韩妙第

2020214日星期五

中国的文明的发源地事实上主要是由长江、黄河之外,还有着珠江、汉江、淮河、海河以及辽河五大河流为载体的人文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则为汉江文明。

汉江文明对于中华文明有多重要?

首先介绍一下汉江基础知识:

汉江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又称汉水,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汉中市宁强县汉源镇冢山。向东南穿越秦巴山地,流经陕南和鄂西北丹江水库,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樊,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

古人对汉江的尊崇:

 (汉) hàn ,古人称之为云汉、银汉、天汉就是指天上的银河,就是浩瀚的宇宙星空。

《诗经》中有《云汉》一篇,《诗经·小雅·大东》中也有“惟天有汉、鉴亦有光”的句子。

天汉,即天上的银河。汉水是效法天上的银河而存在,有着天上的银河一样有其光辉。自然,古人通过类比的方法,将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汉江等同。

古人又将主管名山大川的天神作为汉水的象征,连同古代帝王也远望而祭祀。所以,“汉江”被古人尊称为“天汉”。

“天上银河,地上汉江。”“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古人以轩昂豪迈气概雄视宇宙。这就是汉江先人的宇宙观。

汉江文明的重大意义:

在过去史上有“江河淮汉”之说,其中江指的是长江、河指的是黄河,淮指的是淮河,汉指的是汉江,足见汉江在中国的地位。

秦末刘邦从南阳打进关中咸阳,灭掉秦朝,被项羽封为“汉王”,属地在今天的陕西汉中。因此,先有汉水、后有汉王。后来“汉王”刘邦凭借汉江流域的资源举雄才、出奇兵、励精图治战胜项羽,建立起史上最强大的汉朝、汉代。国势不但蒸蒸日上,而且汉代人积极进取。张骞班固的经略西域,卫青霍去病的驰骋沙场。开通陆上丝绸之路的,联通中西方文化交流。直至今天,史书上以及亚洲地区的各个国家将中国人统称为汉人,指的是以汉朝这一朝代明明这一地域上生存的人们。

汉朝的三百年,依托于伟大的汉江文明,滋润的繁衍出汉朝、汉代、汉人、汉族、汉语、汉字、汉文化、汉医、汉方、汉服、汉赋、汉剧、汉诗等等汉化。

特别强调一下,今天的京剧就是在汉剧的基础上发展而起。而且,汉医和中医的区别在于,含义指的是汉族人的医疗方法。而中医则涵盖着苗医、蒙医、藏医、傣医、道医等等医术。至今,韩国和日本仍然将汉医尊为汉方、汉药等的国医地位。

汉江之美,诗路花语。

汉江流域1532公里,其中滨水区域有着诸多美不胜收的诗意小镇,而带“汉”字的城镇则有着汉源镇(陕西省汉中市下宁强县)、汉中市(陕西省)、汉阴市(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陕西省安康)、汉川市(湖北省孝感市)、汉口镇(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镇(湖北省武汉市)。

汉江之水,碧绿清澈。对于汉江流域之美最早描述的就是《诗经》,这部被亚洲地区所有国家奉为圣典的诗歌集,就是由汉江以及黄河流域的先民荟萃集中汇编而成。

《诗经》是是中国文学中最早的开端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有完整文字的为305篇,另外6篇又称之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 白华、华黍、由康、崇伍、 由仪)

诗经,究竟有多美?

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意思在于倘若不读《诗经》,便不懂如何说话。

从《诗经》的内涵来说,它是当时的劳动人民诗词以及歌唱的唱词合并而成。所以在古代和现代,有不少诗歌艺术家从中汲取养料,并且将古典诗经重新演绎为时尚歌曲。例如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云河》等都是如此。

诗经文学体裁的价值

诗经文学体裁的价值在于影响了东亚地区人们的思维、思想。

原因何在?

草木之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鸟兽之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衣着之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情感动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修辞就是艺术化的表达,诗经文学体裁的最大价值在于创造出“四字成句,八字成象”的独有艺术修辞方法。

古人在修辞的时候,竭尽简约并且意简言赅运用“四字成句,八字成象”文学体裁,精准高效的传达出令人梦回萦绕的美学意境。

诗经体裁的中国文学

诗经文学体裁构建的中国文学最广泛之处就是“中国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一块瑰宝,虽然一般只是简单的四个字,但其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汉语中上万条成语,中国成语可以说几乎90%的语句都是由四个字组成。

例如:拾人牙慧、趋炎附势、附庸风雅、不共戴天、安步当车按图索骥暗度陈仓拔苗助长白龙鱼服百步穿杨百尺竿头败也萧何程门立雪赤膊上阵出尔反尔出人头地初出茅庐楚材晋用唇亡齿寒大笔如椽大义灭亲待价而沽得陇望蜀得心应手得意忘形、分道扬镳、分庭抗礼、风声鹤唳、奉公守法、釜底抽薪、负荆请罪、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等等。

中国成语精炼简约、意简言赅的在讲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也在传递出这个故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重要的是在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思维以及哲学观念。同时,通过寓教于乐的成语故事读者将更清晰地了解成语的含义,还让人们面对物欲横流的繁复社会中,以诗经的优雅,用成语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去处世、出世、入世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典出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典出是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成功,日本长屋王子敬奉佛法,给大唐鉴真大和尚以及随从众僧供养一千件袈裟,每一件袈裟上面都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四句佛偈。

因此,从这文学体裁来说,尽管创作于中国唐代时期,但还是属于诗经标准的“四字成句,八字成象”文学体裁格式。

诗以言志,中国人用诗词来抒发内心情感志趣,自古有之,也是我们的传统,无论悲欢,皆可用诗来表达。在武汉疫情面前,友邦日本朋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达身同感受心情,希冀相助守望之愿。

在日本,有汉语的地方,就有《诗经》。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至今滋养着东瀛日本。日本兵库县丰冈民间曾出土过公元810年左右的平安时代初期的《诗经》注释木简,可见早在1200多年前,《诗经》对日本的影响就已经深入到了社会底层。至今日本仍保留着许多以《诗经》命名的城市、学校、团体、商标等。

例如:富山县西部高冈市,1609年命名,取自《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此地成立诗社,名曰“凤鸣社”。

位于东京都内千代田区鹿鸣馆,建成于1883典出《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毁于二战,现在人们在其旧址立下了一块黑花岗岩石碑。

静嘉堂文库位于东京都世田谷区,藏有二十多万册古籍和六千来册古代美术作品,取自《诗经,大雅·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其主体由与三菱有关的各公司支持。

日本学者细井徇所撰《诗经名物图解》,精致描绘《诗经》名物,让典雅诗句中的花草虫鱼都生动起来,宛若眼前。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意义:

说文解字一下:

山川:

指的是山和水。

异域:

指的是相异的领域,此处的异域实指不同的环境、空间或国家。

因此,“山川异域”,它的意思就是我们彼此生活的空间(环境、地域、国家)间隔着千山万水。

风月:

此处的风月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夜夜笙歌的风月场所”,而是在诗经中所指的“风月”。诗经是由《风》、《雅》、《颂》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的“风”抑或《风》指的是风情、民俗以及事情,“月”指的是时间。例如诗经中描绘季节之美: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同天:

同天就是指在同一个蓝天下的意思。古人将天誉为“天道”,“天道”的核心指的是“人道”。因此,在此的意思指的是身同感受的“人道主义”精神。

因此,“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意思指的是尽管我们彼此间隔着千山万水,但是我们彼此生活在一个蓝天下。你们那儿发生的灾难我们身同感受,我们秉持人道主义精神来支援你们。

中国一直以来被誉为诗的国度,那关关的雎鸠声,交交的黄鸟鸣,夭夭的桃花,苍苍的蒹葭,都给人以无限美的遐想。尤其是《诗经》中的那些植物,离我们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诗经的文学精神已经深入至友邦日本知识分子的骨髓之中,诗经中的诗意也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成分。无论我们悲欢离合,只要有一丝生存空间,就要对未来有着“以诗言志”的美好憧憬。

开成四年(839年)春作,时杜牧赴京任左补阙,经过汉江。诗前半写景,以江鸥之白与江水之绿相映衬,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后半言情,表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与宦游生活的厌倦。

《汉江》·杜牧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镜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王维《汉江临泛/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文化犹如浩瀚的大海,作为汉文化的源头——汉江,这一长江最大的支流其历史地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有着广泛的认同。例如韩国的汉城和汉江这一称呼。

汉江之美,诗路花语。汉江除了沉淀历史太多的叠翠诗歌,更为重要的是汉学、汉文化的开源之头。

诗意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不仅仅是修辞,更洋溢着人文情怀,闪耀着人性光辉。

汉江有多美?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