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妙第

2020214日星期五

中國的文明的發源地事實上主要是由長江、黃河之外,還有着珠江、漢江、淮河、海河以及遼河五大河流爲載體的人文歷史,其中最重要的則爲漢江文明。

漢江文明對於中華文明有多重要?

首先介紹一下漢江基礎知識:

漢江作爲長江最大的支流,又稱漢水,發源於陝西省西南部秦嶺與米倉山之間的漢中市寧強縣漢源鎮冢山。向東南穿越秦巴山地,流經陝南和鄂西北丹江水庫,出水庫後繼續向東南流,過襄樊,在武漢市匯入長江。全長1532公里,流域面積15.1萬平方公里。流域面積1959年前爲17.43萬平方千米,位居長江水系各流域之首;

古人對漢江的尊崇:

 (漢) hàn ,古人稱之爲雲漢、銀漢、天漢就是指天上的銀河,就是浩瀚的宇宙星空。

《詩經》中有《雲漢》一篇,《詩經·小雅·大東》中也有“惟天有漢、鑑亦有光”的句子。

天漢,即天上的銀河。漢水是效法天上的銀河而存在,有着天上的銀河一樣有其光輝。自然,古人通過類比的方法,將天上的銀河與地上的漢江等同。

古人又將主管名山大川的天神作爲漢水的象徵,連同古代帝王也遠望而祭祀。所以,“漢江”被古人尊稱爲“天漢”。

“天上銀河,地上漢江。”“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古人以軒昂豪邁氣概雄視宇宙。這就是漢江先人的宇宙觀。

漢江文明的重大意義:

在過去史上有“江河淮漢”之說,其中江指的是長江、河指的是黃河,淮指的是淮河,漢指的是漢江,足見漢江在中國的地位。

秦末劉邦從南陽打進關中咸陽,滅掉秦朝,被項羽封爲“漢王”,屬地在今天的陝西漢中。因此,先有漢水、後有漢王。後來“漢王”劉邦憑藉漢江流域的資源舉雄才、出奇兵、勵精圖治戰勝項羽,建立起史上最強大的漢朝、漢代。國勢不但蒸蒸日上,而且漢代人積極進取。張騫班固的經略西域,衛青霍去病的馳騁沙場。開通陸上絲綢之路的,聯通中西方文化交流。直至今天,史書上以及亞洲地區的各個國家將中國人統稱爲漢人,指的是以漢朝這一朝代明明這一地域上生存的人們。

漢朝的三百年,依託於偉大的漢江文明,滋潤的繁衍出漢朝、漢代、漢人、漢族、漢語、漢字、漢文化、漢醫、漢方、漢服、漢賦、漢劇、漢詩等等漢化。

特別強調一下,今天的京劇就是在漢劇的基礎上發展而起。而且,漢醫和中醫的區別在於,含義指的是漢族人的醫療方法。而中醫則涵蓋着苗醫、蒙醫、藏醫、傣醫、道醫等等醫術。至今,韓國和日本仍然將漢醫尊爲漢方、漢藥等的國醫地位。

漢江之美,詩路花語。

漢江流域1532公里,其中濱水區域有着諸多美不勝收的詩意小鎮,而帶“漢”字的城鎮則有着漢源鎮(陝西省漢中市下寧強縣)、漢中市(陝西省)、漢陰市(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陝西省安康)、漢川市(湖北省孝感市)、漢口鎮(湖北省武漢市)、漢陽鎮(湖北省武漢市)。

漢江之水,碧綠清澈。對於漢江流域之美最早描述的就是《詩經》,這部被亞洲地區所有國家奉爲聖典的詩歌集,就是由漢江以及黃河流域的先民薈萃集中彙編而成。

《詩經》是是中國文學中最早的開端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有完整文字的爲305篇,另外6篇又稱之爲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爲笙詩六篇( 南陔、 白華、華黍、由康、崇伍、 由儀)

詩經,究竟有多美?

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思在於倘若不讀《詩經》,便不懂如何說話。

從《詩經》的內涵來說,它是當時的勞動人民詩詞以及歌唱的唱詞合併而成。所以在古代和現代,有不少詩歌藝術家從中汲取養料,並且將古典詩經重新演繹爲時尚歌曲。例如鄧麗君演唱的《在水一方》、《雲河》等都是如此。

詩經文學體裁的價值

詩經文學體裁的價值在於影響了東亞地區人們的思維、思想。

原因何在?

草木之美”: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鳥獸之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衣着之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情感動人:“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修辭就是藝術化的表達,詩經文學體裁的最大價值在於創造出“四字成句,八字成象”的獨有藝術修辭方法。

古人在修辭的時候,竭盡簡約並且意簡言賅運用“四字成句,八字成象”文學體裁,精準高效的傳達出令人夢迴縈繞的美學意境。

詩經體裁的中國文學

詩經文學體裁構建的中國文學最廣泛之處就是“中國成語”,成語是漢語中的一塊瑰寶,雖然一般只是簡單的四個字,但其背後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漢語中上萬條成語,中國成語可以說幾乎90%的語句都是由四個字組成。

例如:拾人牙慧、趨炎附勢、附庸風雅、不共戴天、安步當車按圖索驥暗度陳倉拔苗助長白龍魚服百步穿楊百尺竿頭敗也蕭何程門立雪赤膊上陣出爾反爾出人頭地初出茅廬楚材晉用脣亡齒寒大筆如椽大義滅親待價而沽得隴望蜀得心應手得意忘形、分道揚鑣、分庭抗禮、風聲鶴唳、奉公守法、釜底抽薪、負荊請罪、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等等。

中國成語精煉簡約、意簡言賅的在講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也在傳遞出這個故事中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更重要的是在其中蘊含着中國人的思維以及哲學觀念。同時,通過寓教於樂的成語故事讀者將更清晰地瞭解成語的含義,還讓人們面對物慾橫流的繁複社會中,以詩經的優雅,用成語中包含的哲學道理去處世、出世、入世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典出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典出是唐代鑑真和尚東渡成功,日本長屋王子敬奉佛法,給大唐鑑真大和尚以及隨從衆僧供養一千件袈裟,每一件袈裟上面都繡着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這四句佛偈。

因此,從這文學體裁來說,儘管創作於中國唐代時期,但還是屬於詩經標準的“四字成句,八字成象”文學體裁格式。

詩以言志,中國人用詩詞來抒發內心情感志趣,自古有之,也是我們的傳統,無論悲歡,皆可用詩來表達。在武漢疫情面前,友邦日本朋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表達身同感受心情,希冀相助守望之願。

在日本,有漢語的地方,就有《詩經》。它所承載的文化精神至今滋養着東瀛日本。日本兵庫縣豐岡民間曾出土過公元810年左右的平安時代初期的《詩經》註釋木簡,可見早在1200多年前,《詩經》對日本的影響就已經深入到了社會底層。至今日本仍保留着許多以《詩經》命名的城市、學校、團體、商標等。

例如:富山縣西部高岡市,1609年命名,取自《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後此地成立詩社,名曰“鳳鳴社”。

位於東京都內千代田區鹿鳴館,建成於1883典出《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毀於二戰,現在人們在其舊址立下了一塊黑花崗岩石碑。

靜嘉堂文庫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藏有二十多萬冊古籍和六千來冊古代美術作品,取自《詩經,大雅·既醉》:“其告維何?籩豆靜嘉。朋友攸攝,攝以威儀。”其主體由與三菱有關的各公司支持。

日本學者細井徇所撰《詩經名物圖解》,精緻描繪《詩經》名物,讓典雅詩句中的花草蟲魚都生動起來,宛若眼前。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意義:

說文解字一下:

山川:

指的是山和水。

異域:

指的是相異的領域,此處的異域實指不同的環境、空間或國家。

因此,“山川異域”,它的意思就是我們彼此生活的空間(環境、地域、國家)間隔着千山萬水。

風月:

此處的風月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夜夜笙歌的風月場所”,而是在詩經中所指的“風月”。詩經是由《風》、《雅》、《頌》三個部分組成其中的“風”抑或《風》指的是風情、民俗以及事情,“月”指的是時間。例如詩經中描繪季節之美: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

同天:

同天就是指在同一個藍天下的意思。古人將天譽爲“天道”,“天道”的核心指的是“人道”。因此,在此的意思指的是身同感受的“人道主義”精神。

因此,“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意思指的是儘管我們彼此間隔着千山萬水,但是我們彼此生活在一個藍天下。你們那兒發生的災難我們身同感受,我們秉持人道主義精神來支援你們。

中國一直以來被譽爲詩的國度,那關關的雎鳩聲,交交的黃鳥鳴,夭夭的桃花,蒼蒼的蒹葭,都給人以無限美的遐想。尤其是《詩經》中的那些植物,離我們似乎很遠,又似乎很近。詩經的文學精神已經深入至友邦日本知識分子的骨髓之中,詩經中的詩意也應該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成分。無論我們悲歡離合,只要有一絲生存空間,就要對未來有着“以詩言志”的美好憧憬。

開成四年(839年)春作,時杜牧赴京任左補闕,經過漢江。詩前半寫景,以江鷗之白與江水之綠相映襯,寫出了春天的生機。後半言情,表現了對歲月流逝的感嘆與宦遊生活的厭倦。

《漢江》·杜牧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鏡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王維《漢江臨泛/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漢文化猶如浩瀚的大海,作爲漢文化的源頭——漢江,這一長江最大的支流其歷史地位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有着廣泛的認同。例如韓國的漢城和漢江這一稱呼。

漢江之美,詩路花語。漢江除了沉澱歷史太多的疊翠詩歌,更爲重要的是漢學、漢文化的開源之頭。

詩意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不僅僅是修辭,更洋溢着人文情懷,閃耀着人性光輝。

漢江有多美?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