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共計有400多位皇帝,這些皇帝像流星一樣劃過歷史的長河,留下了璀璨的一筆。縱觀這些皇帝,有的出身草莽、市井、皇親貴族,甚至乞丐奴僕。

這其中也不乏有在其他方面特別有建樹的皇帝能人,只是一入帝王家,從此身家性命與王朝國祚休慼與共,又哪裏容得下個人的小愛好呢?更別說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以至於誤己誤國,黎民生靈塗炭,國破生死!下面盤點一下歷史上三位特別的皇帝,明明可以靠才華在其他方面各領風騷,獨樹一幟,卻偏偏當了帝王,以至於輕則國亂民苦,重則身死國滅!天賦對於某些常人來說,是上天的恩賜;但是對於皇帝來說可能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件壞事!因爲術業有專攻,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當你過度把熱情投身於自己喜歡的事物上,其他的主業就會由此而耽誤!最終導致本末倒置,悲情收場!

第一位,悲情詩詞人,最文人皇帝李後主。

當一個人被歷史記住的不是因爲他顯貴的皇帝身份而是他的詩詞歌賦、書法、繪畫、音律這些文人的藝術成就,歷史上恐怕也就這麼一位吧,苦情的詩人,悲情的亡國之君李後主。李煜生於皇宮,長於婦人之手,交與宮娥女眷,沉浸在溫柔鄉里,造就了李煜貪圖享樂,優柔寡斷的性格,缺乏陽剛之氣,更多了男歡女愛細膩的情感。這樣的環境造就的人最適合舞文弄墨、吹拉彈唱的藝人或者說叫藝術家;然而,命運和他開了一個玩笑,讓他做皇帝;既然不喜歡做皇帝,也不適合做皇帝,乾脆驕奢淫逸,貪圖享樂,國事荒蕪,卻把詩詞創作搞得風生水起,及至亡國後的歲月裏,詩詞一點沒丟,反而亡國後的悽楚慘狀更觸發了更多詩詞的創作。以至於,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第二位,宋徽宗趙佶,本是藝術家,奈何生在帝王家,落得身死國滅,亡國之君的罵名。

同是藝術家的宋徽宗趙佶,在發揮自身興趣愛好,天賦上面絲毫不弱於李煜。趙佶啥都感興趣,啥都精通就是對治國沒興趣,所以從讓童貫蔡京等人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民變譁然。在對藝術的追求上,宋徽宗可謂少有的執着;追求石藝園藝,不惜濫用民力,搶佔人民的財物,激起民變;醉心書畫中,不問國事;趙佶繪畫造詣特別高,還在書法上自創瘦金體。宋徽宗不僅自己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而且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 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爲“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但是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亡國之君,不僅匆匆退位坑了兒子,還連同自己及皇族一起經歷靖康恥的洗禮!

第三位,文盲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卑微,然卻可以完成北逐蒙元,恢復中華的壯舉。朱元璋自知讀書少,即位之後狠下功夫,不僅文化水平大大提高,才華和治國策略也很有一套。然而,他的後世子孫之中竟出了這麼奇葩的一位。從小疏於管教,貪圖玩樂,不學無術,以至於不識字,就這樣文盲的皇子還做了皇帝。做了皇帝就好好治理國家唄,這位可不安分,幾年都不上朝,把國家政事扔給宦官親信打理,自己專心做木匠活。這位木匠活那做的一個棒啊,可謂魯班在世,這哥們兒還真是個巧奪天工的木匠!而且是木匠中的奇才!只要他看過的東西,無論大小,無論多麼複雜的工藝,他都能琢磨出來,而且做得惟妙惟肖,木工、雕刻無不精通,工藝之精湛,令真正的手工藝大師都歎爲觀止。爲了印證一下自己的手藝,命太監拿着他的作品,悄悄地到集市上去賣,沒想到非常搶手,賣了個好價錢,他開心地手舞足蹈!最要命的是這哥們兒無師自通,真正的自學成才,不得不承認藝術天賦是多麼重要呀。這要是生到現在,靠這門手藝衝出國門走向世界是指日可待啊,不僅賺個盆滿鉢滿,還能揚名立萬,真真的前途不可限量……只是啊只是,歷史不容假設,因此纔有諸多遺憾。

木匠活做好了,大明江山也日薄西山了,其後繼者崇禎帝勤政治國,廢寢忘食,最終卻不能扭轉大廈將傾的結局;朱由校爲大明的滅亡埋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九泉之下,文盲木匠皇帝面對乞丐起家的朱元璋該說點什麼呢?

400多位皇帝中,當屬這三位最奇葩,沒有第四位,以副業被歷史記住,而皇帝卻做得一塌糊塗!大家怎麼看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