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信羣刷到一張短信截圖

這張圖一經發出就引發不少廣州人的熱議

有市民認爲廣州某學校在推廣普通話時

採取的方式不恰當,甚至是對粵語的歧視

因此向區政府提出了訴求

其實在推廣普通話的大環境下

廣州大部分學校都開始推行普教了

推廣普通話這一行爲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課間也不能說粵語或其他的方言的行爲

實在是令有點說不過去了

現在有些廣州人表示

每次看到廣州的小朋友不會說粵語

都感到痛心,擔心粵語文化日漸式微

1

現在很多廣州的00後、10後已經不會說粵語了。

還記得去年有一個名爲《我是廣州人,但不會廣州話》的視頻,刷爆了廣州人的朋友圈。

視頻中,那位小朋友說她是廣州人,但不會粵語這一幕就令人扎心了。

但後來那一句“我也不是很想學粵語”,讓大家突然意識到,如果現在廣州大部分幼兒園、小學的小朋友都不會講粵語,甚至是不願講粵語的時候,我們這代人可能是會講粵語的最後一代人了。

2

不知道大家們有沒有遇見過這些場景:

在地鐵上,一個奶奶牽着自己孫子的手,和站在一旁孩子的媽媽聊天,倆人都是說着很流利的粵語,聽口音就知道是地道的廣州人。但轉頭跟小朋友聊天時,奶奶居然用非常蹩腳的"煲冬瓜"跟他說話。

或者有時候在街上聽見幾個小朋友的對話,那一口純正的普通話讓我以爲他們不是本地人。但聽到他們身邊的那兩個大人不時冒出幾句粵語後,我才知道:原來現在的00後、10後都不講粵語啦。

其實,現在用普通話跟孩子交流的的廣州家庭,應該說是挺常見了吧。

只是覺得,像粵語作爲廣州人,甚至部分廣東地區人們的母語,隨着語言“大一統”,它的處境變得越發尷尬了。

3

之前看重刷使徒行者刷到很多這樣的彈幕:

雖然我不是廣東人,但看港片就一定不能聽配音版的;

粵語聽起來就是特別有感覺、特別有味道;

粵語聽起來感覺好斯文哦~

粵語真的有一種耐人尋味的魅力,獨特的音調、有趣的詞彙都讓粵語非常生動悅耳。也有很多人說會講粵語的人都自帶幽默感,隨便聊個天都能說出很多詼諧金句:

遠睇似公主,近睇似番薯

聞一聞無曬精神,索一索無曬知覺

着鞋唔着襪,大方兼老實

小菌加大菌,食左當補品

無論愛你有幾深,買粒鑽石最君真

行到氹氹轉,今晚實腳軟

......

除此之外,我們的粵語歌也是出了名的好聽!但隨着韓流的興起,國內歌唱綜藝的火爆,聽粵語歌大的我們,現在還有多少人會堅持聽粵語歌呢?

記得許廷鏗在新推新歌《停半分鐘聽一闋歌》的適合,他曾說過這麼一段話:

其實我不算廣東歌的虔誠信徒

因爲我曾經都有一段時間

完全沒有聽廣東歌

但當我再次接觸廣東歌時

我發現廣東歌的獨特是其他語言無可替代的

有些事情會隨時間慢慢蒸發

而很多時候都會不其然的消失了

如果廣東歌都有這樣的一日

我想在她真正消失前送一首歌給她

感謝她帶給我的所有回憶

不願看到粵語歌會隨着時間慢慢消失,也不願看見我們的粵語文化愈發淡化。所以,別丟失了我們自己最獨有的粵語文化,在接受大環境的文化的前提下,也要把粵語好好傳承給下一代啊!

粵語可以說是廣東人的一個標籤

希望這個標籤可以一直保存下去

而不是被吐槽:

大家都是廣州人怎麼不說廣州話

推廣普通話很有必要

但也不能丟了粵語

讓孩子接觸廣府文化和粵語薰陶

同樣是有必要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