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復工後如何搞好防控?)

湖南:全省規模工業企業復工率42.3% 員工到崗率23%

位於湖南益陽資陽區長春經開區的奧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緊張生產。 央廣網 圖

據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統計,截至2月16日,全省共有6995戶規模工業企業開工復工,企業復工率42.3%;到崗人數65.88萬人,員工到崗率23%。

應對“復工潮”,園區如何織好“防控網”,勞動密集型企業如何做到防控“不留死角”?記者從省工信廳瞭解到,株洲高新區、湖南龍行天下運動用品有限公司的摸索,可資借鑑。

園區:提供防疫“彈藥”,守住排查關口,指導企業“作戰”

連日來,早上8時許,株洲高新區各個復工企業的大門口已是“嚴陣以待”,佩戴口罩、體溫測量、手部消毒、信息登記等工作,是進門必經程序。一些有條件的企業,檢查人員還穿上了工業隔離服,手持體溫槍,噴灑消毒液,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打好防疫戰,首先要保障‘彈藥’。”株洲高新區產業局副局長吳瓊瑛介紹,至2月16日,園區178家規模工業企業已有146家工業企業復工,規模企業復工率達82%,在全市10個縣市區中排第一。從農曆大年初二開始,園區就提前採購、多方調度,目前已分批次向園區企業提供了38萬隻口罩、2000多桶消毒液、300餘把體溫槍等防疫物資。其中絕大部分爲免費發放,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後的人員安全。

其次是把好企業人員防疫篩查的關口。目前,株洲高新區已對轄區2萬多名企業復工人員進行摸排篩查、登記在冊,並且“持續追蹤、每日更新”,確保“不留死角、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對湖北籍或疫區返回人員進行臨時隔離觀察,或暫緩返崗;對非疫區外地回來的、身體無異狀人員,以自費自願、政府補貼的形式,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指導復工企業“作戰”。企業復工復產前必須落實“七個必須”,復工復產後必須做到“五個嚴禁”。2月12日以來,株洲高新區(天元區)225名副科級以上幹部在接受防疫知識培訓後,作爲聯絡員陸續進駐企業,“一對一”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幫扶企業做好防疫防控。如,人員進門檢查、消毒是否到位,員工用餐是否分餐,辦公、生產、食堂等區域是否按時消毒,所有員工在生產、辦公區域是否全程佩戴口罩等。一旦有人員出現異常情況,衛健部門需在半個小時內上門檢查。

“結合溫暖企業‘四聯行動’,規模以上企業一般選派1至2名聯絡員,小微企業1人負責多家,企業相對集中和用工規模較大的企業選派3人以上組成專門工作組,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將防控措施升級成‘高配’,讓企業安心生產,員工安心上班。”株洲高新區產業局局長聶敏林說。

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門嚴把關,用餐分開喫,工位間隔坐

湖南龍行天下運動用品有限公司是常德市最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共有員工2482名,至2月16日已有1887名員工復工。

記者在該公司看到,公司關閉了6處大門,只留一處統一進出。所有人員進入廠區大門必須通過六道關,首先進行體溫檢測,如果沒有異常,消毒雙手、鞋底,更換口罩,登記信息,再次消毒雙手後,工作人員將發放一張寫有“正常”字樣的綠色圓形標籤,佩戴此標籤的人員才能進入大門,進廠車輛也要進行門把手消毒。

工廠實行全程封閉式管理,大部分員工喫住都在廠區。宿舍每天由專人消毒兩次。該公司實行“一人一檔”制度,對每人每天的體溫測量等健康信息存檔備案。對於部分家住在附近的員工,必須承諾如實報告並清楚記錄行動軌跡、人員交往信息等,確保無異常情況發生。

食堂採取分餐、分批法,飯、菜由工作人員統一擺放,原本8人的餐桌只坐兩人,並且統一朝向,避免面對面用餐。公司食堂負責人劉海霞介紹,用餐後的飯盒,由食堂工作人員統一來收,避免人員擁擠帶來交叉感染的隱患。

員工用餐後進入車間,要再次測量體溫並進行登記。車間班組長還會統一發放新口罩,讓員工更換掉原有口罩。員工工位也進行了調整,每兩人之間間隔兩個工位,間隔距離超過了1米。

“加大防疫物資採購力度,確保復工、防疫兩不誤。”公司總務主任諶能攀表示,目前公司儲備口罩6萬個、消毒液700多公斤、一次性手套約2萬副等,大概能使用10天。


延伸閱讀
  • 湖北這鄰省最早提出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結合 憑啥?
  • 浙江湖州億元補助企業復工:新員工補助千元
  • 復工一週 中國經濟怎麼樣?看大數據給出的答案
黃丁月 本文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鍾煜豪 責任編輯:黃丁月_NA181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