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就離不開茶和酒,中國是茶的故鄉。唐代陸羽所著《茶經》更是介紹了唐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而在《全唐詩》中關於茶葉流傳至今的竟多有達四百餘首。黃山屬於皖南山區,古稱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新安畫派、徽派建築、徽雕、徽州美食等更是影響深遠。一般我們說的徽州地域包括:歙縣、黟縣、休寧縣、祁門縣、屯溪區、徽州區和黃山風景區;宣城地區的績溪縣和江西婺源縣等。而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皖江文化構成了安徽文化(皖文化),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憑藉奇特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一直受到古今中外遊客的青睞。

徽州俗語“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 十三四歲 往外一丟”,古徽州男子到了十三四歲就要開始外出闖蕩當學徒學做事情,早早自立謀生。古徽州人的這種教育方式加上他們“講道義、重誠信、誠信爲本、以義取利”經商理念,以及對於讀書的重視造就了曾影響中外的徽商。

徽州人愛喝茶,幾乎家家戶戶一年四季都喝茶,在徽州鄉村,家家種茶,人人飲茶,影響中外的中國十大名茶就有黃山毛峯、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黃山茶葉包含了綠茶、紅茶等(茶葉按分類有綠茶、紅茶、烏龍茶等),而黃山毛峯就屬於綠茶系列,茶葉綠中略泛微黃,色澤油潤光亮,尖芽緊偎葉中,酷似雀舌,全身白色細絨毫(即茶界說的“白毫加身”)。黃山毛峯機制茶比較平整,而手工炒製茶,外形微卷。因其茶葉外形像金黃色的魚狀葉片也被爲黃金片。黃山毛峯的沖泡次數一般在3泡到5泡左右。

根據茶葉產地以及採摘時間,製作方法的不同,也有所差別。一般來說手工茶比機器茶做的茶口感好,穀雨時期製作的茶葉比清明、明前的茶葉口感濃,採摘時間越早,味道越淡,沖泡次數也多些。價格方面,就同一時期同一產地手工茶比機器茶貴;而不同時期的茶葉,採摘時間越早會越貴,明前茶因爲量少,形狀外形好看受到很多企事業單位的歡迎,明前茶葉比清明時期的茶葉貴,穀雨前的茶葉價格因茶葉口感,性價比高,廣泛受到普通大衆喜愛。

黃山毛峯根據地理環境的不同,茶葉口感也有一定的差別。由於高海拔地區常年關照充足,雨霧繚繞,同期黃山毛峯高山手工茶口感最佳。而黃山毛峯一般生產流程有:採摘、挑選、殺青、烘焙、剔茶等,爲製作出好的黃山毛峯對茶葉的採摘、茶藝師傅對烘焙火力、殺青時間控制都有質量要求。黃山毛峯一般採摘時間在3月到5月(陽曆)。一般將黃山毛峯茶葉分爲四個時間段即:明前毛峯、清明黃芽、雨前毛峯、穀雨毛峯。3月到清明節4月4日以前採摘的,我們稱之爲明前毛峯,它的特點是,芽頭小,同時相對飽滿,葉片很小或未開片。

明前毛峯極品稱爲“雀舌”(別稱明前黃芽,明前毛峯)此階段茶葉特點,口感偏淡,同時沖泡次數少。

清明期間(清明前後一段時間)採摘的一般稱爲清明黃芽,此階段茶葉芽頭飽滿,同時茶葉芽頭比略大,味道會比明前的茶葉口感濃些。清明黃芽之後,穀雨前的,雨前黃山毛峯(也稱黃山毛峯雨前茶)口感濃,芽頭大,葉片開片也大,這個時期的茶葉量大,多爲機器製作,也因爲這段時期茶葉價格便宜,沖泡次數相對多等特點,受到普通消費者喜愛。

品茶所用茶具按好次排序:

一、煮茶茶具:瓦罐、陶器、瓷罐、銅壺;

二、泡茶治水:山泉、雨水、井水;

三、喝茶的茶具以紫砂爲第一,其他器具次之;

品茶也可以品位人生,人生百態,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本文編輯:萌哥蛋蛋看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