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到了西部地區,雖然可以給當地解決就業問題,但是我們要知道西部地區的教育、職業教育條件要比東部地區落得多,職工也不願意來落後的西部地區就業,所以,企業可能很多產業鏈找不到適合的工人,萬一企業因爲搬遷陷入停工停產可不是開玩笑。所以,沒有足夠的利益,僅憑疫情的影響,企業是不可能主動搬到西部地區的。

這次疫情東部地區受影響比較嚴重,而西部地區受的影響較小。有人想這次疫情之後,會不會有很多企業由東部地區轉移到西北地區開工設廠呢?答案是否定的。工廠不會因爲一次疫情就會放棄東部優渥的條件。

第一,在西部地區開設工廠需要有足夠的利益。

人們爲什麼要去西部地區開設工廠?肯定要有足夠的國家扶持政策或者稅收優惠條件,其實西部地區能給予的,東部地區也能夠給予。比如東部地區有大量的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等設置,都有良好的招商引資政策和稅收優惠條件。

另外還有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很多地區對於招商都設有重資獎勵,最高几千萬甚至幾億的獎勵,西部很多財力薄弱的地區是拿不出來的。

第二,開設工廠需要有足夠便利的生產和物流條件。

東部地區是我國首先開發的地區之一,人員密集,交通便利。東部地區不僅有密集的鐵路網,完善的物流渠道,另外還有天然的港口優勢,各種硬件設施都是西部地區無法比擬的。

東部地區有大量的市場,如果廠區設在東部地區,就可以很快實現產品和客戶的溝通。如果將廠區搬到西部地區,產品如何運輸銷售就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真正能夠搬到西部地區的,只有一些不受限制的企業。比如微軟、騰訊等很多互聯網企業將雲計算和數據存儲的機房設置在雲南和貴州等地,主要是由於當地的水電資源豐富,電力成本較低。計算機數據的傳送是不需要多少成本的。

第三,搬遷工廠需要處理好人力資源關係。

搬遷工廠,很多人覺得就是一個廠區的問題,甚至很多人簡化爲土地的問題。其實是想太簡單了,實際上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問題。

工廠的工人絕大多數都是生活在周圍的居民,因爲我們爲的是生產生活的方便,都希望就近找工作。並沒有多少人一天願意冒着通勤三四小時的路程,去上下班的。更何況搬到遙遠的西部地區,即使工廠提供食宿,能去的人也不多。

工人不願意去,以爲就這樣解除勞動合同就可以嗎?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工廠如果搬遷,屬於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用人單位首先應當提前30天告知勞動者,如果和勞動者無法達成一致,那麼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標準,是按照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的標準計算的。

月工資標準按照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包含了獎金、加班費等待遇在內的應發工資。很多老職工一下子可以得到一兩年的工資待遇呢,企業負擔可就重的多了。如果是幾千人的企業,可能光經濟補償金就能上億元。

企業如果主動辦理東部地區,各個地方政府考慮到就業、財政收入減少等因素,絕對不可能會給企業搬遷費的。虧本的買賣企業肯定不會做。

企業到了西部地區,雖然可以給當地解決就業問題,但是我們要知道西部地區的教育、職業教育條件要比東部地區落得多,職工也不願意來落後的西部地區就業,所以,企業可能很多產業鏈找不到適合的工人,萬一企業因爲搬遷陷入停工停產可不是開玩笑。

所以,沒有足夠的利益,僅憑疫情的影響,企業是不可能主動搬到西部地區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