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我們今人乘船漂 蕩在紹興的河道上,常還能在古橋的間壁石上 看到各種意蘊深遠的橋聯,再加上橋聯的書寫又體現了中國書法的韻律美,使得橋樑更呈現出一種形式與內容的共通美感,古樸雅緻,韻味無窮。可以這麼說,紹興的橋,不同的人能看到 不同的價值。

打開 Google 地圖,定位到東經 120°、北緯30°,我們由東海海域經杭州灣入錢塘江方向,可以看到在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的這一片陸地,地表江河縱橫,湖泊密佈,大小湖泊透亮如一面面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明鏡,縱橫稠密的水網把這一大片土地分隔成無數不規則的小塊。

這個被水道交織環繞的地方叫紹興。切換成高清衛星雲圖,我們還可以看見,這塊地方除了一小片北部平原(包括水網平原和濱海平原),向南逐漸過渡爲丘陵山地,整個外圈從西到南再到東,幾乎全都是山地。

西部爲龍門山,中部爲會稽山,東部及東南部爲四明山 - 天台山,將北部水網平原重重環繞。四山之間,又錯落鑲嵌着三個盆地 :浦陽江流域的諸暨盆地,曹娥江流域的新嵊盆地以及三界 - 章鎮盆地,可以說紹興就是一個山環水繞的地方,正像南宋紹興籍詩人陸游詩裏寫的那樣:“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所要說到的紹興城,正是位於北部水網平原位置。

古橋萬座,渡世津樑

從紹興北站出來,即便是五月,南方火熱 而溫潤的氣息還是猝不及防地撲面而來。坐在 去酒店的出租車上,放眼望去,地勢平曠,綠 意蔥蘢,似乎但凡從北京出來,看哪裏都覺得 綠色多、水分多、空氣新鮮。

車入城區,右手邊的視野裏,一座石橋突 然撲入眼簾,坐在我身邊的朋友一個激靈就叫 起來 :“快看,那有橋!”

司機在前面笑起來,“哈哈哈,這橋算什麼, 後面多的是。你們不知道嗎?紹興是有名的橋鄉,水鄉,還是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

黃酒小鎮東浦 攝影 / 湯偉星

行前做過功課,紹興是橋鄉、水鄉自然知道 的,但這“知道”就如教科書裏的知識,只能 用來對付卷子上的填空題,親眼看見實景的感 覺,是和紙上知識點全然不同的。雖然有首歌唱道 :“北京的橋啊,千姿百態……”可北京的橋,幾乎都是立交橋、過街天橋,橋下都是車, 根本不是水啊,在我的概念裏,從來都沒把它們當作橋來看。我總覺着,真正的橋就應該是架在水上,幫人過河用的,有橋橋渡,無橋自渡, 這個“渡”,都跟水有關。現在,這第一座被我 們親見的紹興的橋,石質,帶着歲月沉澱的暗色, 在藍天碧水的映襯下,凌空飛架,我們甚至都 來不及知道這座橋的名字,卻一下被它點醒了。

汽車進入紹興的古城,我們正爲窗外的水鄉風景興奮着,車正巧就在一座古石橋邊停了下來,原來我們入住的地方到了。這是府山腳 下,2500 年以來,歷朝歷代紹興的古城核心地帶。這裏的橋,古味更加濃郁,石材長滿綠苔,石 縫中生出青草,有着更爲深遠的歷史感。半圓 形的橋拱,與水裏的倒影相連,正好合成一個圓, 恰如點睛之筆。站在橋拱,望出去,古橋一座 接着一座,幻影一個套着一個,倒影重重疊疊, 虛實相生,莫辨真幻。

石浦碼頭的船幫古蹟 攝影 / 程昌福

雲淡風輕的午後,我們就已經信步在古越 城的龍山後街上了。

河道兩岸種植着濃密的綠柳,低枝拂潭, 掩映水中,波光橋影相接,天地一皆縹碧。傍 花隨柳,穿行如畫般的美景之中,心身無比輕 快。經過古老的倉橋,這裏的府山腳下有一個春波亭,裏面正好有幾位越劇票友吹拉彈唱, 自娛自樂,歌聲甜潤婉轉,仿似字字滾落於碧水之中。她們演唱的越劇正是我喜歡的劇種, 起源就在紹興的嵊州。我喜歡越劇也是緣於小 時候家裏有個戲劇迷的文藝媽,從小被各種劇薰陶,作爲一個好動好玩坐不住的小姑娘,並 不懂什麼劇種什麼流派,只是單純覺得那哼哼 唧唧、慢慢悠悠的劇裏,只有越劇的扮相清麗 自然,不誇張,好接受,裏面的姑娘甜美俏麗, 小生也丰神俊逸,唱的調調又婉轉好聽,還常常演的是愛情故事,以至於當年惟一能陪着孃親看下去的,只有越劇了。我就這樣靠坐在河邊的木椅上,閉着眼睛,聽了半晌,直到票友 們張羅着撤臺子了,我才驚覺時光已逝。現代 人都是在忙碌中把時光打發了,沒幹正事兒彷彿即是對時間的浪費,而能將這樣一個日色正 好的五月天,拿來閒坐在紹興河邊聽戲,真乃是人生的奢侈了。

石浦老街攔街殿內景 攝影 / 程昌福

遊走紹興老城你會發現,人們的房屋大多 傍水而建,只在河岸兩側留出寬一米左右的人行步道,沿途商店酒肆通常設有雨廊翻軒,供人休憩。而被河道隔開的兩岸居民之間的往來, 靠的就是這橋。

紹興盛產青石,也爲架橋提供了便利。據 清光緒癸巳年繪製的《紹興府衢路圖》所示, 當時城市面積爲 7.4 平方公里,城內有橋樑 229 座,這種密度,爲水城威尼斯在“二戰”前橋 梁密度的 45 倍,爲清末蘇州城內橋樑密度的 2 倍。隨着紹興城市擴容,橋樑更是點多面廣, 據 1993 年的統計,紹興 8279 平方公里的全境 裏有橋 10610 座。

紹興不僅橋多密度大,而且歷史悠久,橋型豐富。其建橋歷史可追溯到遠古河姆渡文化時期,現存古橋宋以前 13 座,明以前 41 座, 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 550 座。其中古纖道橋、 八字橋、光相橋、廣寧橋、泗龍橋、太平橋、謝公 橋、題扇橋、迎恩橋、拜王橋、接渡橋、融光橋、 涇口大橋、西跨湖橋,皆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 位。2008 年,“紹興古橋營造技藝”列入國家非 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橋樑形式涵蓋梁式、拱式、 梁拱組合式、纖道式,應有盡有,橋型系列完整。故而橋樑專家茅以升說 :“我國古代傳統的石橋 千姿百態,幾盡見於此鄉。”

垂虹玉帶門前事, 萬古名橋出越州

紹興是我國典型的水鄉,河港縱 橫,有“橋鄉”之稱,迄今保存 了宋代至民國時期各類橋樑,據 不完全統計有 700 多座。紹興的 古橋歷史悠久,橋型系列比較完 整,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佔有重 要地位。橋樑專家茅以升說,“我 國古代傳統的石橋千姿百態,幾盡見於此鄉”。

紹興的橋可以說是紹興水鄉一種特殊的文 化承載體。和西方“橋都”威尼斯不同的是, 紹興的橋不僅有橋的功用,橋的美觀,更沉澱着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跟橋有關的橋聯詩文難以盡數,各具風采 ;橋諺、橋碑和橋的典故, 也是生動豐富、別具一格。紹興的橋不僅構成了 特有的水鄉交通景觀,也是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

可以這麼說,紹興的橋,不同的人能看到 不同的價值。你可以單單看風景,看造型優美 的石拱橋在綠樹藍天的映襯下,架凌於碧水之 上,柔波盪漾,橋孔倒映成一輪圓滿,一橋未 盡,一橋又至,層層疊疊,光影無限。你還可以看石材,看年代,看設計風格,那就又值得 一番鑽研了。若是你還了解一些這裏的名人逸事、傳說典故、歷史地理,那你很難不讓艄公在過橋時把船停一下,讓你把橋上那副對聯看個清楚。

我們在遊東湖的時候,看到兩座石橋上的 楹聯,一聯比一聯妙。霞川橋上有聯曰 :

剪取鏡湖一曲水,縮成瀛洲三山圖。

東湖是古鑑湖的一部分,後來形成了一處 天然山水大盆景似的景區,景觀精美集中。這 副對聯可以說是由小寫大,又由大聚小,妙筆 生花地表達了東湖是紹興稽山鏡水的景觀縮影這一主旨。

鑑湖風光 攝影 / 金偉國

再往前走,見一秦橋,有聯曰 :

聞木樨香乎?知游魚樂否?

這對聯,精妙俏皮,寥寥十字,給遊人扔 下兩個問號,讓你自己去揣摩典故,尋味意趣, 順帶還把橋南的桂嶺和橋下的游魚寫進去了。

紹興的橋何以這麼有特色?據說古時紹興 要新建一座橋樑,除了擇址十分講究之外,破 土動工前,橋樑主持者還會四處奔走,聘請文 才泰斗或名人雅士爲橋樑題聯。紹興最不缺的 就是文人高士,他們題聯時,自會盡展才學, 將橋的地理位置、與橋有關的名人典故,甚至紹 興作爲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等特點巧妙 地融入楹聯之中。題聯的文字確定後,再由著 名的石匠精雕細刻而成。所以我們今人乘船漂 蕩在紹興的河道上,常還能在古橋的間壁石上 看到各種意蘊深遠的橋聯,再加上橋聯的書寫又體現了中國書法的韻律美,使得橋樑更呈現出一種形式與內容的共通美感,古樸雅緻,韻味無窮。

比如八字橋,也可算是紹興最值得一看的 古橋了,這不僅因爲現存的古橋中它最老,更因爲它的設計實在精巧獨特。此橋位於紹興越 城區八字橋直街東端的三河交匯處,始建於南 宋嘉泰年間,寶佑四年重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再建,1982 年修繕。“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這座橋以石材構建,石壁石柱墩式石橋,結構造型奇妙到令人叫絕。因爲這裏地處三街,位於三河四路的交叉點,橋呈東西向,三向四面落坡,相當於陸連三路,水通南北, 設計者幾乎是超前地使用了現代立交橋的思路, 用石頭砌成了一座古式立交石橋。不僅考慮到 人行的陸路交通,而且在石橋二落坡下再設二橋洞,使得橋下的水路通達,解決了複雜的水陸兩用交通問題。八字橋所在河道南承鑑湖之水,北達杭州古運河,漸漸成爲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

垂虹玉帶門前事,萬古名橋出越州。紹興的橋,水上凌波,源於渡人,與這裏的自然地理相輔相成。名士之鄉,使這裏的水、橋、船, 又時時處處蘊含着文化的意味。環境造就人, 文化底蘊豐厚的地方,整體人羣的文化水平也自不一般,不然,看不懂橋、聽不懂話、行個酒令做不出詩來,在這兒真是連朋友都不好交,這, 算不算得紹興“士比鯽魚多”的一個因由呢。

水城裏的烏篷船

沿河古道,十步一橋,河邊不時能看見幾 只靜靜泊在水面上的烏篷船,閒適而清雅。烏黑的頂篷,兩頭尖翹的造型,幾乎成了紹興水城的一個獨特的象徵。

因爲紹興特殊的地理環境,這裏千百年來形成了以舟爲馬、以河爲路、以橋爲市的水鄉特點。烏篷船曾經是紹興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捕魚捉蝦、走親訪友、婚喪嫁娶,甚 至看個社戲都離不開它。周作人在散文裏這樣 給朋友介紹紹興的烏篷船 :“我要說的是一種很有趣的東西,這便是船。你在家鄉平常總坐人 力車,電車,或是汽車,但在我的故鄉那裏這些都沒有,除了在城內或山上是用轎子以外, 普通代步都是用船。”

“普通代步都是用船”,這種水鄉生活實在令人好奇。周作人說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電車的那樣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來回總要預備一天。你 坐在船上,應該是遊山的態度,看看四周物色, 隨處可見的山,岸旁的烏柏,河邊的紅寥和白殤, 漁舍,各式各樣的橋,睏倦的時候睡在艙中拿出隨筆來看,或者衝一碗清茶喝喝。”

雁雨茶藝館 攝影 / 徐寶根

坐在船上長時間無所事事,的確能磨出人的耐性,耐性磨到頭,就能養出順其自然的心性和閒淡的雅性,這倒令我想起了南宗的山水 畫。南宗山水畫不僅寫意江南風光、丘陵湖水、 花柳雜樹,整個畫面也會令人感到簡約天趣, 詩意盎然,說不定這風格就是文人畫家們坐在 船上,看山看水看樹看花,百無聊賴中反觀自然與人生,悟出來的生機和意趣。

不過,現在的紹興人也不再像從前那樣以 船爲交通工具了,現在紹興的烏篷船,是預備給遊客乘坐觀光的。遊人可在古城內的烏篷船碼頭乘坐,也可在東湖、柯巖等景區乘坐。景區乘坐是看景區的美景,比如在東湖乘坐烏篷船, 既可以進到石宕狹窄的深處,看到罕見的石刻石景,還可以坐在船上看水上戲臺上的演出, 有時還能看到烏篷船嫁娶的傳統習俗。而在古城內乘坐,更能體驗到細緻獨特的水城風情和文化。沿龍山後街走到倉橋直街,會看到一個烏篷船碼頭,從這裏上船,行進到人民西路酒務橋的這一段水上航程,古色古香,很有韻味, 據說很多紹興風情的鏡頭都是從此段得來。

另外,城市廣場、魯迅故居也是遊客乘坐烏 篷船比較集中的地方。

只是現在乘坐烏篷船,在船上的時間是全 不如舊時坐船那麼悠閒散慢了,舊時候,坐船嫌日色慢,現在坐船是怕時間過得太快。因爲 遊人坐烏篷船,要麼按時計價,要麼按路線收費, 往往還沒坐夠,就該下船了。

小學時我們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威尼斯的小艇》,說的是西方水城威尼斯的交通工具小船貢多拉,威尼斯的貢多拉和水城紹興的烏篷船 有異曲同工之妙。貢多拉船身狹長,首尾翹起, 因爲威尼斯城有很多地方水道窄到兩條船都不 能並行,所以就衍化出輕盈纖細、兩頭尖尖的月牙形小舟。紹興的烏篷船也是兩頭尖翹,船身狹長,輕盈便捷,這大約是兩座水城的人們不 約而同的智慧結晶。水城的小船,惟有能自如地穿行在蜿蜒曲折的狹窄水巷纔是王道。

貢多拉以櫟木板爲材料,黑漆塗抹七遍, 呈現黑色。紹興的“烏”篷船,自然也是黑漆。以前紹興也有白篷船,但那多是夜航船,因爲夜間在黑漆漆的水面上行駛,爲利於航行安全便於識別,就不用黑色而用“白篷”。現在,在紹 興已經見不到白篷船了。

不過,貢多拉和烏篷船也有明顯的不同。貢 多拉小船是開敞的,沒有頂篷覆蓋,而烏篷船 的船艙有半圓形的船篷,人可以坐在船艙裏面喝酒對飲,外面全然看不見。這就像意大利的披薩, 所有的餡兒都是露在外面的,而中國的包子餃子 餡兒都是藏在裏面的 ;也像意大利的餐廳都愛沿 街擺一排餐桌,漂亮精緻的桌布餐具,盡顯風情, 亮成一道城市風景,而中國人進餐館則更愛上二 樓雅座,有不讓別人看到的包間更好。

當然,烏篷船有船篷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晴雨兩用。烏篷船的船篷用竹片編成,中夾竹箬,下雨天的時候可以遮擋雨水,竹片上會塗上好幾遍桐油黑漆,有利於雨水下滑。烏篷的設計還有更精緻的細節,三扇船篷,只有兩扇是固定的,稱 “定篷”,定篷之間的那扇可以滑動,更講究一點的烏篷船,還會把滑動的那扇篷做成透光的,用 一片片一寸見方可以透光的薄蠣殼鑲嵌,叫做“明 瓦”,魯迅小時候到東關去看五猖會就是乘坐這 種“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去的。晴天時移開明瓦能通風透陽,放眼四望 ;雨天時蓋上明瓦又可擋雨遮風,聽雨喝茶,“船底江聲篷背面,遊人聽得最分明”,這樣的盪舟行水,又是別有一番情趣。

烏篷船行則輕快,泊則閒雅,甚至連它的划行技藝,也是獨特而古拙的。船行走的動力主要靠腳蹬槳,而行走的方向則是靠手掌舵來控制, 烏篷船行進時,船伕手腳並用,走河穿巷十分靈 活。這種行船方式,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蘋洲煙雨”,“白玉長堤路,烏篷小畫船”,烏篷船是紹興的獨特風景,而乘坐烏篷船經過的古街、古道、古建築、 古橋樑,更是紹興水鄉古樸風情更爲直觀的鋪陳。在紹興如果不乘坐烏篷船在老城水巷中穿行一 次,一定會錯失很多水鄉橋都的意趣。小船薄薄, 漂浮水上,手撫清波,看兩邊粉磚黛瓦的沿河老街,聽身後艄公有節奏的吱呀搖櫓,流走的那些河水,穿過的那些石橋,都是在向你講述這座水城千百年來的故事。

東方威尼斯是這樣形成的

江南那麼多水鄉,爲什麼偏偏是紹興,形成 了以船爲車、街隨河走的水城佈局,成爲一座“東 方威尼斯”呢?

我們先來看看紹興爲什麼這麼多水。紹興距離錢塘江口杭州灣有 20 千米,北部 擁有 40 千米的海岸線。雖然現在的紹興城並不濱海,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規模圍海造田之前,站在紹興的府山望海亭上,是可以直接看到海的。

正是海洋先後三次叩門,海進和海退,造成了紹興多水的地貌。據《紹興市志》介紹 :“在 第四紀全新世,距今約 7000 年左右,最後一次海進時,寧紹平原淪爲一片淺海,海水直漫會稽山和四明山地北麓的紹興漓渚、平水和上虞豐惠、 章鎮一帶。由於泥沙來源豐富,溺谷淤淺不暢, 填低淤高,長期沉積 ;同時海水漸退,淺海和海灣填高而變爲坦蕩的濱海溼地和湖沼窪地,紹虞平原成陸。”

海退後的紹虞平原,吸引了在幾次海侵期間躲進南部會稽、四明山地的于越先民,他們經過了長期動盪的遷徙農業和狩獵生活之後,隨着海侵的消退,又逐漸從山地出來,向山麓的沖積扇平原地帶過渡。

于越先民爲了適應多水環境的生存,發明了中國最早的榫卯結構以在泥沼之上修建住宅,發明了水稻種植,大禹在這裏治服洪水, 人們獲得了更加自由而舒展的生存機會。

可以說,紹興是在遠古時期海進海退的自 然地理條件下,漸漸在泥濘沼澤中生長起來的城市。寧紹平原上的于越先民先後經歷了河姆渡時期、大禹治水後的夏商周時期,一直到了公 元前 490 年,越王勾踐利用臥龍山一帶的地形, 在沿山麓的一片平地上築起了勾踐小城,這一 片水鄉窪地,纔開始有了紹興城的雛形。

從越國時的一座水沼泥澤中的小城,演變成最終一河兩街、傍橋而市、家家臨水、戶戶看波的 豐美水城,這中間紹興經歷了些什麼?這種好奇, 不光我們今天的遊客有,古人也一樣好奇。

明代有一位酷愛旅行的官員叫王士性,他 在旅行地理方面的建樹可以說直追徐霞客。他 在其著作《廣志繹》裏這樣作答 :“紹興城市, 一街則有一河,鄉村一里半里亦然,水道如棋局佈列,此非天造地設也?或雲 :‘漕渠增一支河月河,動費官幣數十萬,而當時疏鑿之時, 何以用得如許民力不竭?’餘曰 :‘不然,此本澤國,其初只漫水,稍有漲成沙洲處則聚居之, 故曰菰蘆中人。久之,居者或運泥土平基,或 作圩岸溝瀆種藝,或浚浦港行舟往來,日久非一時,人衆非一力,故河道漸成,甃砌漸起, 橋樑街市漸飾。’”

王士性的澤國沙洲只說了部分原因,而紹 興城內形成水網密佈、河道縱橫的局面的決定性原因更在於東漢大型水利工程——鑑湖在後世的逐漸湮滅。

攝影 / 郭民軍

東漢修築鑑湖時,以城南爲上游,城北爲下游,湖水穿城而過,是以確保紹興城內河道的活水源頭。唐宋期間,原本穿城而過的鑑湖,由於受源於會稽山、四明山麓衆多溪溝的影響,泥沙不斷淤積,湖底逐漸升高,鑑湖漸漸失去了蓄水防洪的功能。南宋以後,大批北方居民南遷紹興, 豪強紛紛圍湖爲田,湖面也漸漸縮小。鑑湖的湮廢消失,給紹興城周圍留下了大大小小許多自然湖泊,據《會稽志》記載 :鑑湖消失後,形成東西兩大湖羣,其中東湖羣有浮湖、白塔洋、謝憩 湖、康家湖、泉湖、西葑湖等等 ;西湖羣有周湖、 孔湖、鑄湖、贔石湖、容山湖、秋湖、陽湖等等,它們與蕭紹運河、北部灌溉河渠以及曹娥江、浦陽江等自然河流連成一體,自成其道。

由於紹興境內大量河湖的存在,自然地阻 隔了古時紹興陸路交通的發展,船運反倒成爲 這裏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河道商貿也成爲紹興 人的重要經濟來源。當地城鄉的居民,開始沿河建房、砌石爲埠,到南宋時,府城之內,已形成街隨河走,河隨街流的“一街一河”、“一河 兩街”及“有河無街”的街河佈局。與城內河網相適應,又陸續新建了一批大型橋樑,如至今猶存的八字橋等。所設9座城門裏有7座都是水門。紹興這時的城鄉水上交通發達,達到 了“堰限江河,津通漕輸,航甌舶閩,浮鄞達吳” 的程度,有“控四郡 ( 杭州、寧波、台州、金華 ) 而勢雄,布八邑 ( 山陰、會稽、蕭山、餘姚、上虞、 嵊縣、新昌、諸暨 ) 而地廣”之稱。

而今,我們來到紹興,就看到了“東方威 尼斯”的景象——依山瀕海、水網交錯,因水而有橋,因橋而生景 ;因水而有船,因船而生趣。這裏既有“千道水陌紹興流,萬古名橋出越州” 的豪氣,也有“越山長青水長白,越人常家山 水國”的溫潤;既有“白玉長堤路,烏篷小畫船” 的小清新,也有“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的宏闊。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園勝景。無論是紹興古城,還是 紹興周邊如東浦、安昌等古鎮,都保留下了濃郁古雅的水城情韻。

選自《中國三峽》雜誌8月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