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蔡博士說,要是遇到更復雜的骨折手術,醫生還可以拿着3D打印模型先模擬演練做一次手術,然後再進行真實手術。在手術前,蔡喜雨博士利用3D打印技術直接打印了一個和黃先生斷腿一模一樣的骨折腿,模型是1:1大小。

3D打印很多人已經不陌生了。最近中大五院就有一位醫生打印出了一條骨折的腿。爲什麼要打印骨折的腿,而不是完好的腿?

最近珠海有位黃先生不慎走路時摔倒,結果腿骨骨折,髖部劇痛。醫生給他拍了X光片,一看是右股骨轉子間骨折。這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部位。醫生診斷後認爲需要手術治療。主持手術的是中大五院創傷與關節外科的蔡喜雨博士。

這個手術的麻煩之處在於傷者部位。右股骨大轉子、小轉子是個“地形”比較複雜的地方。骨折手術一般來說,如果是大腿骨或小腿骨都好說,這裏比較簡單,骨折骨裂只要X光片就能清晰的看到,但骨頭之間的關節部位情況就複雜了。比如人的腳踝、手肘、膝蓋。這些部位是不同骨頭之間的結合部,骨頭與骨頭之間相互咬合在一起,骨折骨裂之外還可能伴隨有脫位。

要在這些部位做手術,就要做好“敵情偵查”,僅憑X光片就不夠了,因爲這些地方拍出來的片子有盲區。要完全搞清楚情況,醫生纔好確定從哪個地方進行切口,到底從什麼地方復位,手術的程序怎麼確定。

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這個難題漸漸可以轉移給機器。比如比X光片更清楚的CT,CT是逐層掃描,可以看的比X光片更清楚,但它也有盲區。有沒有更直觀的方法讓醫生能完全看清楚地形,就像那些模擬軍用地圖一樣?

這就要用到3D打印了。在手術前,蔡喜雨博士利用3D打印技術直接打印了一個和黃先生斷腿一模一樣的骨折腿,模型是1:1大小。在手術前,醫生們拿在手裏反覆研究,很快就確定了手術方案。最後手術順利完成。

蔡喜雨博士對3D打印技術的威力有個形象的比喻,X光片相當於你去相親之前,對方給了你一張照片,做CT相當於對方跟你視頻聊天,3D打印相當於見面。要相親還是見面靠譜啊,做手術,當然是3D打印靠譜啦。

蔡博士說,要是遇到更復雜的骨折手術,醫生還可以拿着3D打印模型先模擬演練做一次手術,然後再進行真實手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