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山、深圳、廣州、東莞等都是工業大市,全國排名前十的存在,加在一起的工業“巨無霸”,也是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經濟的根本。而粵港澳大灣區,從香港、澳門到廣州深圳珠海,再到江門肇慶,可以說是三級遞減,像大瀑布一樣。

粵港澳大灣區有多好,用數據一一告訴你!

不僅在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將來很可能成爲全世界最大的灣區和大都市圈。

粵港澳大灣區的今天有多好,用數據告訴你!明天會更好

學界預測,整個粵港澳大灣區2050年人口將達到1.2至1.4億的龐大規模,比現在大約翻一番,更樂觀的說可能是1.5億。

人口流入、經濟增長、創新加速……這個世界級城市羣,正快速崛起。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珠三角9個城市和香港、澳門,成爲國家戰略後,目前已經可以和世界三大灣區“掰手腕”了。

粵港澳大灣區的今天有多好,用數據告訴你!明天會更好

中國社科院研究了2018灣區整體影響力,粵港澳大灣區高於東京灣區,排在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之後。經濟影響力更是排在榜首。

如果把粵港澳大灣區單獨作爲一個“國家”來看,GDP總量可排在全球第13位。

相比其他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在人口、面積、客運和貨運量上,佔有明顯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更是對標舊金山灣區,深圳是奔着打造新“硅谷”的目標去的。

粵港澳大灣區的今天有多好,用數據告訴你!明天會更好

2017年,廣東省綜合創新能力就超過了江蘇,成爲全國第一,在研發投入、技術轉移和創新載體方面,領先其它省份。

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功能綜合能力,毫無疑問是全國第一。

工業總產值,深圳、廣州、佛山都排在東莞之前,全國前十的噸位。

佛山、深圳、廣州、東莞等都是工業大市,全國排名前十的存在,加在一起的工業“巨無霸”,也是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經濟的根本。

粵港澳大灣區的今天有多好,用數據告訴你!明天會更好

2015年,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僅6669.9萬,到2018年就達到了7115.9萬,三年來猛增446萬人。

珠三角9市是常住人口數量增幅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區域。尤其是廣州、深圳,人口吸引了爲全國之冠。

2018年,廣州、深圳兩個超級大城市的人口分別比上年淨增40.60萬人和49.83萬人,超過西安、杭州、成都等拼命“搶人”的城市。

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剛剛達到59.58%,距離發達國家及格線還有15個百分點。據此估算,還有2億人將湧入城市,大灣區是首選。

專家預測粵港澳大灣區2050年人口將達到1.2至1.4億,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深圳的城市化率已經達100%,整個珠三角平均達到了84%,比較高了。更重要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連片的優勢。

拿長三角來對比,上海是“單核心”,馬力很足,遙遙領先,而珠三角是“多核心”,廣深港基本上並駕齊驅,而且增長都很快。

從一個樓市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自媒體“城市戰爭”曾做過對比,從夜景燈光圖來看,珠三角的多核心,讓這裏形成了連片的“都市區”,全國獨一無二。

粵港澳大灣區的今天有多好,用數據告訴你!明天會更好

珠三角的燈光面積比長三角略小,排名全國第二,但“連片度”是四大城市羣中最高的。大灣區11個城市已經全部連成片,嚴絲合縫,相互之間基本沒有“暗處”,其燈光輪廓,就像一個城市那樣完整。

幾乎分不清哪裏是市區、哪裏是郊區,幾乎遍地都是市區。

簡單地對比就能看到,長三角的整體比較均衡,經濟總量大、人均GDP高的城市多,相互之間的落差沒有那麼大。

粵港澳大灣區的今天有多好,用數據告訴你!明天會更好

而粵港澳大灣區,從香港、澳門到廣州深圳珠海,再到江門肇慶,可以說是三級遞減,像大瀑布一樣。

澳門、香港的人均GDP分別超過54萬元、32萬元,深圳、珠海、廣州在15萬-20萬元之間,佛山、中山、東莞位於10萬-15萬區間,而惠州、江門、肇慶還不到10萬。這樣一來,城市之間的輻射、拉動、躍升空間就非常大。

9月9日,廣州宣佈將砸210億,從南沙建高速公路連接深中通道,戰略性地提升南沙作爲整個珠三角交通樞紐的地位。深中通道,變成了“深廣中通道”。

8月底傳出消息,廣州地鐵將把18號線一路貫穿中山、珠海,貫通三座城市,打通珠西的地鐵大動脈。

粵港澳大灣區的今天有多好,用數據告訴你!明天會更好

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還有激烈的競爭,交通樞紐的爭奪,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也是爲什麼廣州一定要打通深中通道的原因。

粵港澳大灣區的今天有多好,用數據告訴你!明天會更好

你爭我趕,才能避免被邊緣化,搶佔發展的先機。

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空港羣和海港羣,機場客運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位列全球四大灣區之首,年機場旅客吞吐量達2億人次。

未來,香港機場、廣州白雲機場都將躋身世界十大機場。預計到2030年,大灣區客貨運需求量達3.87億人次和2000萬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