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AI金融評論消息,日前央行已批准美國第三方支付公司PayPal通過旗下美銀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收購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付寶”)70%的股權,成爲國付寶實際控制人,該公司也成爲第一家進入我國境內市場的外資支付機構。

據瞭解,國付寶是一家主要面向電子商務、跨境商貿、航空旅遊等行業企業提供支付產品及行業配套解決方案的支付機構,是海航集團擁有的四張支付牌照之一;海航集團旗下的北京智融信達科技有限公司此前持有其70%股份。

此前,由於違反清算管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等相關規定,國付寶曾被央行營業管理部給予警告處罰並被罰沒 4646.2 萬元。

而PayPal自然不是唯一一家萌生踏足中國市場念頭的外資支付機構。2018年3月,央行宣佈將明確外商投資支付機構准入條件和監管要求,通過對內資、外資同等對待的方式,爲外資支付機構降低進入中國境內市場的門檻。

很快,在2018年5月,英國跨境支付公司World First就向中國央行遞交了關於申請支付業務許可的來函。然而在今年1月份,World First主動撤回了相關申請文件,隨後即官宣了被螞蟻金服收購的消息。

PayPal的順利入華,被視爲監管層想要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雙向開放的信號,同時也是優化中國支付市場改革、提高中國支付行業服務水平的契機。但中國境內市場這條路,資深玩家PayPal可能需要多費些功夫。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認爲,非銀行支付看,支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已經形成雙寡頭壟斷的格局,構建了封閉的生態系統,短期內難以撼動;而國內5‰左右的費率,遠遠低於國際上1.5—2%的收費水平。

費率優勢和用戶黏性的阻攔,加上對國內製度、文化的適應需要時間,因此短期內外資支付機構將不會選擇與國內支付機構短兵相接,而很可能將發展重點放在跨境支付,這也是PayPal更爲擅長的部分。統計數據顯示,PayPal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2.86億活躍支付賬戶,支持全球100多種貨幣交易。

除了新的市場環境較爲複雜以外,PayPal自身的營收增長也並不如預期順利。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淨營收爲43.0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8.57億美元增長12%,稍遜於華爾街預期的43.4億美元;淨利潤爲8.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26億美元增長56%。

同時,PayPal向下修訂全年收入增幅預測,全年淨營收介乎176億美元至178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長14%至15%(此前爲16%-17%)。PayPal表示,產品整合的延遲和其他因素將導致其全年營收低於此前的預測。

雷鋒網雷鋒網 (公衆號:雷鋒網) 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