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中国式家长》的游戏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该游戏销售至今刚满一个月,已经在一家知名游戏商城上取得全球周销量排行第2名。这款受到网友追捧的游戏,让玩家更能体会父母的不易。有网友坦言,自己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让孩子放弃娱乐刻苦学习,并表示由这款游戏“理解了家长当年的选择”。(10月30日《北京青年报》)

名为《中国式家长》的游戏火爆互联网,受到广大游戏玩家的追捧。归根结底,这款“家长游戏”是一款现实主义的模拟游戏,游戏模拟一个人从出生到高考的整段过程,非常写实,让每个玩家想起童年的往事,从中找到自己童年和学生时代家庭生活的影子,让人感同身受,这才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中国式家长

但是,不要就此过度夸大这款“家长游戏”的社会价值。既不要想当然的以为这款“家长游戏”能让尚未为人父母的玩家在品尝到教育子女的酸甜苦辣,就可以理解价值当年的选择,对父母有更多换位思考的体谅感恩,也不要想当然的以为这款“家长游戏”能够改变作为家长的玩家的家庭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最多只能是游戏制作方出品方忽悠人的一种广告宣传。

事实上很多80后、90后非常反感和痛恨他们父母当年对他们采取的教育模式,送他们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培训班。但是,当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为人父母之后,不仅自然而然懂了父母当年教育子女的不容易,而且成为自己最讨厌模样的父母。他们对子女采取的教育模式,基本上重复着他们父母当年采取的教育模式。

因为现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每一个爱孩子的家长都被裹挟进去。不管年轻的爸爸妈妈是否真的从内心深处认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但为了不让孩子未来在竞争中落败,不得不把自己童年遭受到的痛苦强加在了他们的孩子身上,甚至对子女的要求比当年父母对自己还要严厉的多。前几年电视剧《虎妈猫爸》热播,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但并没有带来当下年轻的爸爸妈妈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一切照旧。

更何况,游戏可以重复N次,但人生只有一次,无法重来。在“家长游戏”中,玩家可以有N次的试错机会,可以真正完全按照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教育子女。但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却不敢这样做,这么做如同在冒险。

总之,游戏终究是游戏,指望玩家从游戏中吸取太多的营养成分,推动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这几乎没有可能。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最终还是要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格局,降低分数在升学中的作用,真正缓解每一个家长心中的教育焦虑,这才能让家长可以心平气和的教育子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