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顯然,解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退化問題,應是金融業改革與發展的首要問題,否則金融業快速發展就失去了意義,且不僅金融業繁榮不可持續,更會加劇金融泡沫化和風險化,引發社會經濟資源嚴重錯配。同時,資本市場進一步降低新三板、創業板及中小板門檻,用企業成長潛力、企業誠信度、企業發展目標作爲市場準入門檻主要參考值,大大提高實體經濟直接融資能力,使金融對實體經濟融資得到提高。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曾經,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第五屆金融街論壇演講時,提出當前金融領域有三大問題值得高度關注:一是貨幣供給與槓桿率的問題;二現代金融發展的趨勢與有效監管問題;二是金融業快速發展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問題。

雖然,金融業的三個問題都是目前貨幣政策調控與宏觀金融管理新要求下不可迴避和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但筆者認爲解決金融業快速發展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足問題應是核心問題,也是重中之重。因爲金融業存在最大宗旨和要義在於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如果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能因爲業務快速發展而得到提高,抑或是退化,金融業快速發展本身就沒有意義;且這種金融發展就會失去牢固的經濟基礎支撐,最終會化爲海市蜃樓般的破滅。

而從目前看,金融業由於不能正確處理好經濟與金融之間的關係,過分看重自身利益,無法抗拒各種高利驅動,出現了業務快速發展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足甚至是退化趨向,其表現在四方面:首先,服務實體經濟理念跟不上實體經濟發展形勢,致使服務節奏落後。近年來,金融業無論在銀行信貸上還是資本市場融資方面,都存在“重大輕小”、“重國企國輕民企”傾向,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展動態、狀況及現實需要知之甚少,或不願去了解,使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困局始終得不到根本解決。其次,資金流動方向跟不上實體經濟需求節拍,致使支持方向錯位。金融機構由於受高利驅動,無論信貸市場還是資本市場,資金脫實向虛現象嚴重,導致資本市場、信貸市場、房地產市場加槓桿和高泡沫化傾向,使中央政府各種金融政策難以實施到位,或被“截留挪用”:一方面使實體經濟陷入“嗷嗷待哺”困局,一方面金融泡沫又推動了中國產業經濟泡沫的加劇。

再次,金融服務模式與實體經濟運行客觀現實脫節,致使服務有效性不足。這方面,銀行機構表現得尤爲突出,對實體經濟幾乎都按大型國有企業要求,實行“全面”、“嚴格”的擔保抵押貸款制度,過分強調防範自身風險,而實體經濟多爲民營中小微企業,財務管理相對不規範、一些成長性企業缺乏有效擔保抵押物。爲此,大量中小微企業被擋在銀行信貸大門之外,導致銀行貸款難放和企業貸款難兩難尷尬困局,大大抵消了銀行信貸的有效性。最後,金融服務產品創新與實體經濟發展特點不相容,致使服務力度不準。目前,金融產品創新可謂日新月異,尤其中間業務理財產品多達幾萬個品種,平均每天都有數百個品種誕生,但仔細研究,針對中小微實體經濟的不多,大都爲大型國企或上市公司而“創新發明”;無論銀行信貸市場的貸款品種、理財產品,還是資本市場融資規定,都有向大型國企傾斜跡象;且推出的中間業務或理財產品往往成本高,實體經濟難以承擔。如此,金融服務手段遠遠跟不上實體經濟多樣化金融服務需求,也無法對實體經濟實現精準扶持,最後使支持實體經濟陷入“疲軟無力”狀態。

顯然,解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退化問題,應是金融業改革與發展的首要問題,否則金融業快速發展就失去了意義,且不僅金融業繁榮不可持續,更會加劇金融泡沫化和風險化,引發社會經濟資源嚴重錯配。從目前看,金融業應在四方面做出努力,確保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隨金融業務發展而快速提升:一要切實端正經營指導思想,把支持實體經濟當着重要使命,提高金融服務責任性。即摒棄高利驅動意識,遏制資金“脫實向虛”,迴歸金融服務本位,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與實體經濟“共生死、同命運”信念。同時,消除金融服務門第觀念,對大型國企和中小微企業平均用力,平等對待,使實體實體融資環境逐漸生態化。二要切實改變金融創新方向,把滿足實體經濟需要當着檢驗金融創新是否符合時代要求的唯一標準,提高金融服務針對性。即在金融產品創新上放棄把自身效益放在首位的做法,認真開展調查研究,進行科學論證,抓住實體經濟需求特點及其存在的問題或困難,做到創新圍繞需求轉,創新圍繞破解融資瓶頸轉,使金融產品創新始終保持鮮活生命力,切實改變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困局,並樂爲實體經濟接受,推動金融創新社會效益最大化。

三要轉變經營模式,把滿足實體經濟融資特點和能力當着“指揮棒”,提高金融服務有效性。即銀行信貸服務模式和資本市場融資模式要有根本改觀,信貸服務上要進一步降低准入門檻,大力培育實體經濟誠信意識,從全部依靠擔保抵押貸款逐步向信用方式轉變,從根本上破解實體經濟融資難題;同時,資本市場進一步降低新三板、創業板及中小板門檻,用企業成長潛力、企業誠信度、企業發展目標作爲市場準入門檻主要參考值,大大提高實體經濟直接融資能力,使金融對實體經濟融資得到提高。四要改變因循守舊金融服務方式,圍繞國家重大產業佈局和產業政策做文章,提高金融服務的靈活性。即圍繞國家戰略規劃,積極配合產業政策,對社會經濟重點領域如“雙創”、“一帶一路”等產業項目給予重點支持;緊緊抓住實體經濟融資鏈條中的薄弱環節,對小微企業和“三農”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同時,按照“十二五”規劃要求,切實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引導出口結構升級,嚴控“兩高一剩”等國家限制性行業的信貸投放,促進淘汰落後產能,防止盲目重複建設,使金融業防風險能力得到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