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虹宇/ 沈旭慧,湖州师范学院。内容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摘要: 衰弱与抑郁是两种常见的老年健康问题,两者临床症状有许多重叠,其因果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老年人衰弱与抑郁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发病机制、干预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今后研究及临床制定护理计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衰弱; 老年抑郁; 疾病筛查; 老龄化


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截至2017年底, 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 090万人, 占总人口的17.3%, 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 831万人, 占总人口的11.4%。衰弱和抑郁是对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两种疾病。老年人衰弱和抑郁之间有许多相似性,约73%的重度抑郁患者和约86%的主要表现为躯体抑郁状的老年人会被诊断为衰弱,而衰弱常被误诊为重度抑郁,可能导致患者不合理的服用抗抑郁药。

尽管老年人衰弱和抑郁存在很多共同特征,但仍然是两种不同的综合征,阐明二者之间的联系对老年人预防疾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老年人衰弱与抑郁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发病机制、干预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今后研究及临床制定护理计划提供参考。


1衰弱的概念及诊断方法

1.1衰弱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年龄不再是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指标,“衰弱”这一概念则更能准确反映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能够更加准确预测不良后果。衰弱是指老年人在多方面,例如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的生理储备能力的衰退,从而使得老年人对抗各种应激的能力减弱。患有衰弱的老年人极易受到内源性和外源性暴露源的影响,会面临高风险的健康负面影响,例如跌倒、活动减少、独立性下降、频繁住院、残疾甚至死亡。早期诊断衰弱可有效识别出有高致残、跌倒、住院、骨折和死亡风险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为6.9~21%。衰弱前期患病率为48.51%,65岁以上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为12.2%,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25%,85 岁及以上患病率为 67%。由此可见,衰弱的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且更容易在女性身上出现。由于缺乏对衰弱的统一诊断标准,因此衰弱的患病率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2衰弱的诊断

  现今临床并未统一关于诊断衰弱的“金标准”,诊断衰弱有多种工具,例如Fried衰弱表型、衰弱指数 (FI)、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FS)、Tilburg 衰弱评估量表 (TFI)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Fried衰弱表型及FI。是Fried衰弱表型将衰弱分为5个表型,即体质量下降、活动力下降、步速减缓、握力不足和疲乏。其中1年内体质量下降5%被认为是阳性;男性每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量<383 kcal,女性体力活动能量消耗量<270 kcal为阳性;做每件事都感觉很费力则疲乏为阳性。符合其中1个或2个症状是衰弱前期的表现,符合3个或以上症状者被认为是衰弱。


2老年抑郁的概念以及诊断方法

2.1老年抑郁的症状及流行病学

  老年抑郁是指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的重度抑郁障碍,是一组特殊的抑郁相关症候群。老年抑郁病程较其他类型的抑郁更长,老年抑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紊乱、兴趣减退、精力丧失、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食欲和体质量改变、注意力不集中、无价值感或出现自杀观念。患有抑郁的老年人形容自己变得焦虑或者“感觉非常糟糕”,但悲伤这种典型的抑郁状可能并不突出,因此老年抑郁也被称为“没有悲伤的抑郁”。不同于衰弱,老年抑郁患病率与年龄增长无关,但与性别有关。有研究显示老年女性抑郁患病率高于男性。马来西亚老年抑郁的患病率在亚洲最高,为16.5%。国内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武汉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的调整患病率为5.9%,且女性、有孤独感、罹患慢性病、身体移动困难、自我照料困难和与他人相处困难等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2老年抑郁的诊断

  对于老年抑郁早期的筛查工具有老年抑郁量表(GDS简洁版)、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CES-D抑郁自评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虽然量表可以反映老年人的抑郁评分,但是筛查工具本身并不能作出诊断,而只是表示患有精神健康障碍的风险或可能性,有助于发现可疑患者,患者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检查进行诊断。国外指南推荐采用3个步骤来诊断老年抑郁,首先使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然后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简明版)来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分级管理,最后对患者进行评估或转诊精神科进行阳性筛查。


3老年人衰弱与抑郁的相关性


老年人衰弱与抑郁存在高度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衰弱和抑郁都会增加出现类似不良健康结果的风险,例如:二者都会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减少,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或者是缺乏参与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衰弱和抑郁都呈动态变化,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变化,例如,当利用FI诊断患者是否衰弱时,抑郁会被纳入FI作为衰弱的症状,导致临床医生很难将抑郁和衰弱区分开来。从而证明老年抑郁和衰弱二者之间是一个复杂的双向因果关系:抑郁症状增加了衰弱的风险,反之亦然。


3.1衰弱引起老年抑郁

  老年抑郁很难与重度衰弱区分开,衰弱前期的老年人与未患衰弱的老年人相比,对待事物更会出现消极态度。在由衰弱前期进展为衰弱时,消极情绪也逐渐演变为抑郁。在虚弱的不同阶段,老年人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抑郁类型。国外一项针对百岁老人的研究中发现,衰弱的老年人其患有抑郁的风险远高于未发生衰弱的老人,有51.1%的衰弱老年人患有抑郁,有21.1%的处于衰弱前期的老年人患有抑郁。但在此项研究中,患者情绪体验会被健康状态影响,例如:患者希望自己有一个比现在更好的身体状况,那么其情绪可能表现为抑郁,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这项研究提示在未来临床中应该用更加全面的方法测评衰弱。意大利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对888名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随访,结果表示在9年的随访过程后,在研究前已患有衰弱的老年人新发抑郁的风险为26%。步速减缓这一症状也被认为会导致老年抑郁的发生,有些学者认为步速减缓是早期抑郁、情绪低落、失去生活兴趣的标志之一。步态速度的降低可能会导致体力活动下降,这种老年人更可能在社会上被孤立,增加老年人将来患抑郁的风险。这些研究均表明衰弱会导致抑郁发生,但也存在局限性与不足,例如:研究中未明确指出抑郁与衰弱的关系;研究中纳入严重抑郁、认知障碍、痴呆或中风的老年人,可能会导致衰弱综合征与单一疾病的结果混淆。


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3.2老年抑郁引起衰弱

  由老年抑郁诱发衰弱有更强的前瞻性关系,抑郁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加速衰老的疾病。抑郁带来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影响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评价,从而改变衰弱和主观健康之间的关系,使老年人的行为和活动产生变化,以及社会活动参与减少,致使老年人功能状态恶化,最终引起衰弱。65岁及以上患有抑郁的老年人比没有抑郁的人更容易出现衰弱,其衰弱患病率高达80%。血管性抑郁是老年抑郁的常见类型之一,由于脑血管负担过高,脑血管缺血破坏了额侧神经回路,而导致抑郁。

血管性抑郁也被认为是衰弱前兆,如果脑白质病变的部位更为前倾,临床表现可能是晚期抑郁,而如果脑白质病变的部位更为后倾,则可能表现为步态紊乱、衰弱的表现。有研究表明,血管性抑郁患者的衰弱发病率明显高于单纯抑郁者或单纯血管负担者。除病理因素外,有研究发现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老年抑郁患者中,衰弱的患病率比无抑郁的老年人高3.63倍;未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老年抑郁患者,其衰弱患病率比无抑郁老年人高2.05倍。也就是说,使用抗抑郁药对老年人的衰弱患病率存在影响。

基于抗抑郁药的影响,研究认为是由于男、女性在服用抗抑郁药后药物代谢、分布、不良反应都有所差异,致使老年男性抑郁患者比老年女性抑郁患者更容易出现衰弱。这些研究均表明老年抑郁也是衰弱的危险因素。因为抑郁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很可能先于衰弱出现,因此控制老年抑郁可能是预防衰弱及其不良后果的一个重要目标。


4发病机制


  目前,老年抑郁和衰弱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进一步了解这些重叠的病因机制对促进老年抑郁和衰弱治疗的发展和制定高危人群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4.1炎症假说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慢性炎症在老年人抑郁和衰弱中的影响,虚弱与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正相关,这些炎症标志物的升高表明炎症和免疫下降的是衰弱的发生机制。类似地,老年抑郁中的“炎症假说”也被提出,其中炎症过程被认为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变化,从而导致一些人易发生老年抑郁。在促炎症细胞因子中,IL-6水平升高也会导致老年抑郁的发生。


4.2激素假说

激素失调可能是导致老年抑郁和衰弱的共同潜在机制,低水平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衰弱和老年抑郁有关,特别是在女性人群中更为显著。皮质醇调节失调也被证实与衰弱和老年抑郁有关。这些发现表明神经内分泌失调可能是晚年抑郁和虚弱的共同潜在机制,但这些研究中的涉及的激素有所不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


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3细胞端例假说

通过端粒长度缩短来决定的细胞加速老化也可能与抑郁和衰弱有关。有研究发现老年抑郁患者的细胞端粒较短,但也有学者认为细胞加速老化与衰弱和老年抑郁无关,还需进一步研究阐明。


5老年抑郁和衰弱的治疗措施

基于两种疾病的相关关系,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老年人比例非常相对较高。早期对患有老年抑郁或衰弱的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另一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5.1老年抑郁的治疗措施

  目前,针对老年抑郁的治疗,临床上采取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抑郁患者的症状,还可以降低老年人自杀风险。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心理治疗、音乐疗法以及电休克治疗。对于中轻度抑郁的老年人,更建议采取心理治疗,对于重度或精神病性抑郁采取电休克疗法。由于多种抗抑郁药物在老年抑郁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报告较少,并且服用药物会带来一定不良反应,老年人因记忆力减退导致错服、漏服药物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会导致不良后果。

国外有研究认为锻炼、心理健康咨询和改善饮食结构对促进老年人身体表现具有积极意义,并且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关系,以及收集过去的美好回忆这些快乐的因素也是治疗老年抑郁的有效方法。适度的运动也可以有效减轻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运动对减轻抑郁状的作用与抗抑郁药物以及心理疗法相比,效果相等甚至运动疗法效果更好。中医认为老年抑郁的病机为肝郁气滞,可采用针灸、耳穴压豆、方剂等方式为患者疏肝理气、行气开郁,达到治疗老年抑郁的效果。

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2衰弱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出现衰弱的老年人中,有26.5%的人能恢复到衰弱前的状态。这一研究证实了衰弱是一种可逆的综合征。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恢复行动,患者有可能恢复至患病前的状态,并降低衰弱的风险。

对于衰弱目前采取4种干预措施:①运动干预:通过每天的平衡和步态训练,例如:前臂支撑俯卧位,上下楼练习。肌肉力量练习可以增加衰弱老人的移动能力、改善骨密度、增加步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健康状态、减少跌倒风险以及提高生活质量。②营养干预:按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选用营养均衡、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易于消化吸收、富含纤维的饮食。但对于锻炼干预与营养干预,均需持续实施才能取得效果。③药物干预: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跌倒,改善平衡,因此常被用于治疗衰弱。但目前尚无高质量证据证实激素或抗炎药物能够改善衰弱状态。④通过调整医疗模式进行干预: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中、重度的老年衰弱患者要谨慎制定干预目标,避免过度医疗。

在诸多干预措施中,体育锻炼被认为是最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风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由于抑郁症状与衰弱的发生相关,提示改善抑郁的措施可能减轻衰弱的表现及其相关的不良后果。


6小结

  老年抑郁和衰弱是与老年综合征密切相关的健康问题,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对衰弱及老年抑郁进行更全面的诊断,探讨老年衰弱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对早期发现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高危因素和不良后果具有积极意义,并可能有助于制定治疗及护理方案,改善老年人抑郁及衰弱症状,延缓老年人功能下降以及降低死亡风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