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ddhjzz

『軍媒新銳,原創陣地』

整天和各種寄生蟲打交道

這樣的畫面光是想象

就令人頭皮發麻

然而,國家973首席科學家

海軍軍醫大學熱帶傳染病學

教研室主任潘衛慶卻

常年與成百上千種蟲子“親密接觸”

瘧疾、血吸蟲病和

肝吸蟲病等寄生蟲病

是我國已流行千年的古老疾病

爲了實現科技克蟲

早在1993年

潘衛慶就遠赴德國海德堡大學

分子生物學中心深造

鑑於潘衛慶出色的學術業績

海德堡大學開出每年8.5萬馬克的高薪

面對給予的優厚待遇

他毅然決定回國工作

用科研成果爲國爭光

國內多個地區仍有寄生蟲病流行

科學界始終沒出現

有效的寄生蟲病疫苗

懷着一顆爲國爲民“防蟲”的初心

潘衛慶始終耕耘在寄生蟲學

這一枯燥、寂寞的研究領域

一點一滴把這門

倍受冷落的學科做大做強

面對當時國內薄弱的科研條件

他並沒有氣餒,帶領團隊白手起家

傾注了半輩子心血

潘衛慶牽頭建起了針對寄生蟲

這種特殊病原體疫苗研發技術平臺

標準與參數全部與國際接軌

身爲一名40多年軍齡的科研“老兵”

潘衛慶一刻也未放鬆過

在熱帶傳染病學領域的軍事醫學研究

負責組建併成功獲批

軍隊熱帶醫學重點實驗室

2012年,潘衛慶不幸查出肺癌噩耗襲來

他沒有害怕或恐懼

依然忘我地投入工作

歷經兩次大手術和數次化療後

他對大多數人隱瞞了病情

主動參與組織了3屆“中-美-泰”

軍隊熱帶傳染病研討會

並在大會作了4次軍事醫學專題報告

2016年,他的病情又出現了腦轉移

腦部手術後需要全腦放療以預防復發

但這將會影響認知功能

考慮到數項在研的

國家和軍隊的重點課題

帶教的數名研究生學業未滿

他最終選擇放棄全腦放療

只能接受靶向藥物治療

默默忍受着這種治療的強烈副作用

爲了給軍事醫學事業再做點事情

他願意拿生命來賭一把

雖已年逾六旬

可他常不知疲憊地在實驗室裏

化驗試劑測算數據到深夜

誰都不曾想到

這位著名寄生蟲病學家

6年前就身患癌症

至今已經過數次化療

2017年12月

由潘衛慶主編的我國第一部

《軍事熱帶傳染病學》正式出版

從此我國軍事醫學界

有了自己的熱帶傳染病專著

時至今日,爲了徹底攻克寄生蟲病

潘衛慶課題組已建立起由9種技術

構成的寄生蟲病防治研發集成體系

技術覆蓋了三大寄生蟲病的

診斷和疫苗研發領域

相關成果已應用於國內多地的疾控部門

2018年1月,潘衛慶作爲項目

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8年7月

中央軍委習近平主席簽署通令

爲3位軍隊科研人員記功

其中潘衛慶的名字赫然在列

喜報傳來那一刻

他仍在實驗室裏埋頭忙碌

36年,他看淡生死只爭朝夕

堅持與寄生蟲戰鬥

爲我國的傳染病

防疫事業作出貢獻

編輯:張旭

文:王澤鋒 宋家寧

「當代海軍」(微信號:ddhjzz)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