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是一個最壞的好時代。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中國白酒在行業新拐點處,面臨着歷史性的發展新機遇。白酒行業正步入新的發展週期。此輪新週期體現出的中國經濟運行週期、行業週期、產品週期與市場週期複合疊加。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簡稱“貴州茅臺”)等主流行業龍頭持續領跑行業,傳統營銷與新技術在新週期內得以廣泛應用,行業分化日益凸顯,行業領袖品牌與二三線品牌距離逐步拉開。不同酒企也正在拿出不同的增長祕笈。

10月28日貴州茅臺發佈三季報顯示,公司前3季度實現收入522.42億元,同比增長23.0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47.34億元,同比增長23.77%。基本每股收益達19.69元/股,比上年提升了23.77%。總資產達1471.4767億元,比上年度末增長9.31%。

三季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累計營收和淨利,延續兩位數增長勢頭。業內人士稱,超過20%的增長對於茅臺這樣一家體量十分龐大的企業來說已是十分不易。而且包括總資產在內,均創歷史最高峯值。貴州茅臺經營指標繼續明顯好於行業,持續“企業發展、經銷商盈利、消費者受益、股東分享成長”的多方共贏局面。

換擋優質發展通道 以競合促發展

近年來,全國白酒行業已逐漸擺脫整體低迷,開始企穩復甦向好。行業集中明顯加快;消費升級明顯加快,模式變革明顯加快。作爲行業龍頭,貴州茅臺積極求變,換擋優質發展通道。

隨着近期貴州茅臺集團中高層班底的更新到位,實現了管理層年齡結構、知識結構的進一步優化,爲企業未來長期發展增加了新的後勁。貴州茅臺集團換帥後,新一任董事長李保芳主動求變。

與過去十年來中國白酒的“戰國時代”不同,這一輪復甦週期中名酒品牌們開始嘗試走“競合”道路,諸多名優酒圍繞品質、產區、品牌進行交流溝通,試圖構築中國白酒的全新形象。李保芳掌舵茅臺之後,曾先後策動了醬酒一二梯隊“尋根拜水”“茅五會”“茅洋會”等一系列行業領軍企業領袖的會晤。

李保芳帶給了行業一股“新風”,那就是“主和不稱霸”,倡導名優酒摒棄過往將互相視爲“競爭對手”的理念,共同推進產品、品牌、渠道的進一步前行,並在國際市場上抱團出征。

貴州茅臺倡導競合理念,帶頭推動行業發展,也在樹立行業骨幹企業的風範,幫助和支持中小企業。優化競合生態,推動競合發展。在茅臺的倡導、踐行下,酒業從以往低層次的競爭生態正在向更高一級的競合生態積極轉化和轉變。當前酒業初步形成的“競合生態”和大型龍頭企業間的常來常往、常規協作,對此茅臺發揮了引領和表率作用。

今年以來,茅臺以行業龍頭的姿態大力擴展兩翼,實施的茅臺酒與系列酒“兩輪驅動”戰略效應持續。茅臺醬香系列酒和習酒的快速發展爲千億品牌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茅臺更主動對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積極穩妥推進海外市場佈局和渠道建設,打造“中國白酒”整體品牌,帶動更多中國白酒企業走出去。

報告期內,公司茅臺酒銷售額爲462.65億元,系列酒爲59.33億元。按照銷售渠道來看,通過直銷實現銷售收入38.7億元,通過批發渠道實現銷售收入483.2億元;按照地區劃分來看,國內實現銷售收入504.55億元,國外實現銷售收入17.4億元。

白酒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從前三季度的表現上看,貴州茅臺已經開始切換擋位,找到自身在新的發展通道中的發展脈搏,這很重要。

穩健增長 成爲投資者的避風港

近年來滬深兩市經歷了熊轉牛、牛轉熊的幾輪切換,但貴州茅臺並未受到股市波動的太大影響,而是穩紮穩打、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讓中國的價值投資者們找到了一個投資的避風港。

對於茅臺集團1-9月經濟運行情況,貴州茅臺高層的給出的評價是,從目標看,預算總體有效;從貢獻看,實力進一步增強;從質量看,結構效益雙提升;從品牌看,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從發展看,子公司協同力增強。但仍存在子公司發展不均衡、部分品牌經營和渠道發展模式不成熟等問題。高層穩健發展的定力,給市場帶來更大信心。

分析人士表示,從今年以來頻頻推出的重大舉措看,茅臺終端市場的把控能力、企業內部治理的水準與力度以及產品條線的合理化佈局,均比以往有大幅度提升。茅臺醬香系列酒圍繞“抓基礎、強管理、穩增長、保盈利、大單品”十五字方針,進一步加強了市場的基礎建設和管理工作,進一步夯實市場基礎。

機構的研報紛紛表示對於貴州茅臺的業績表現的肯定。中信證券分析師薛緣表示,Q3量減增速放緩,長期維持穩健成長。中泰證券認爲,茅臺增速放緩,穩健前行。渠道動銷依舊強勁,全年收入增速有望達20%以上。華泰證券表示,行業增速放緩但茅臺領先地位仍然穩固,維持“增持”評級。興業證券的觀點是,應該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待一個優秀公司的發展,漲價能力和提價空間的重要性要大於提價節奏和幅度,當前豐厚的渠道利潤爲茅臺創造了提價的空間,而強渠道掌控力又爲茅臺創造了提價能力,無論是業績還是股價,在公司具備兩項能力的前提下都大可不必過於擔心。

從今年三季報的前十大股東情況顯示,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滬港通)仍然穩居第二大股東地位,隨後是易方達香港、中央匯金、中國證金、工行-上證50交易型基金、貴州金控、GIC PRIVATE LIMITED、社保一零一等老面孔,證明大多數機構的持倉並未在今年6-9月發生太大的倉位變化,機構持續看好貴州茅臺的前景,特別是來自香港的投資機構和投資者,更是對貴州茅臺情有獨鍾。

業內關注到,貴州茅臺的增長速度有所減緩。對於其中原因,一位白酒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貴州茅臺發展至今已經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公司,發展放緩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如果把比較範圍放大到與過去五年的三季報對比,茅臺本年三季報所顯示的業績仍然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2018年前三季度累計營收和淨利,延續兩位數增長勢頭。超過20%的增長對於茅臺這樣一家體量十分龐大的企業來說已是十分不易。而且包括總資產在內,均創歷史最高峯值。

未來發展 做大做足酒文化

近年來,白酒企業紛紛建立起自己的粉絲羣,強化品牌忠誠度,也在類型多樣的活動和互動交流中,產生更加豐富的品牌形象。在中高端產品增長提速與市場擴容的大環境下,文化戰略被賦予了更多的品牌重任。

2017年9月30日,第一屆全球茅粉節在貴州茅臺集團所在地茅臺鎮開幕,這是一個集茅臺珍品展、"茅粉"-大師面對面、工藝拍賣會、茅臺文化知識普及、廠區遊等交流活動的互動平臺。計劃把“茅粉節”打造成獨具茅臺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貴州茅臺看來,企業賣的不再是差異化的商品,而是“互動性”與“專屬化”的品牌。隨着業績與品牌能量的強勢增長,茅臺開始尋求更具傳承感和親切感的文化戰略,以更易接近的形象和姿態與消費者實現了情感與形式上的互動。

貴州茅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會計師楊建軍表示,從總體上看,1-9月,工作完成基本符合預期,呈現“銷售穩定增長、效益穩步提升、結構調整趨優、貢獻持續增強”的良好態勢。

面對工作中存在的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楊建軍表示,下一步要從七個方面着手,推動茅臺發展再上新臺階: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提高發展質量;抓好2019年生產,確保安全生產、質量穩定;緊盯目標任務,做好明年規劃;實施集團管控,提高管理水平;持續助力扶貧事業,實現全面小康;強力推進,落實重大項目投資;全面落實,紮實推進子公司清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