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策略】從政治局會議看“金融供給側慢牛” ——週末五分鐘全知道(4月第3期)

報告摘要

●19年A股行情躋身歷史前四水平,當前處於分子端與分母端的角力期

19年A股同期表現躋身2000年以來前四(僅次於07、09、15年),主動股票型公募基金業績獲過去十年次高值。背後運行脈絡出現了階段性演變,我們1.6《全球risk-on,春季躁動開啓》翻多市場,3.7《金融供給側慢牛》提出“從快漲到慢牛”,在4.3《週期股迎來絕對和相對收益階段》判斷 “市場從分母端驅動轉向分子端”。市場當前仍處於分母與分子的角力期。

● 政治局會議確認貼現率下行是本輪“金融供給側慢牛”長期驅動力

央行重提“總閘門”、MLF減量續作引市場對分母端惡化擔憂。歷史上04、09年也經歷過分母端(流動性收緊)戰勝分子(經濟復甦)引調整。我們認爲流動性二階轉弱但改革促風險偏好提升,貼現率不會大幅惡化。

分母端央行再提“總閘門”、貨幣政策迴歸“鬆緊適度”會使流動性寬鬆的預期繼續淡化;但不可忽視政治局會議對“結構性”和“體制性”着墨增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需求”的新提法下減稅降費、金融服務實體轉型、國企改革等激發供給端活力的政策會中長期提振市場風險偏好。

分子端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已經基本被市場price-in。4月高頻數據不溫不火,但部分價格及生產端數據出現邊際回落。從“經濟退、政策進”過渡到“經濟穩、政策平”的階段,對分子端持續性保持高頻跟蹤之餘,未來更關注減稅降費、降低成本等結構化改革對企業盈利的託舉。

●政治局會議的定調進一步夯實了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

(1)會議強調改革與高質量發展,“金融供給側改革”將在更優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實現資本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傾斜;(2)會議“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我們提示“金融供給側改革”與“民企紓困”是搭建新經濟寬信用體系的供需兩端;(3)會議重視制度建設與科創板,我們認爲科創板是新經濟寬信用的重要媒介,爲科創類(高質量發展、先進製造)的直接融資提供製度機制;(4)“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改革,擴大外資市場準入”符合金融供給側改革“擴大金融體系對外開放”的思路。

● “金融供給側慢牛”,配置新經濟寬信用的供需兩端

經濟基本面企穩下流動性寬鬆預期轉淡,使市場進入分子與分母的角力期。但改革紅利釋放有助於提振風險偏好,“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下的 “金融供給側慢牛”依然是A股行情主導邏輯。行業配置新經濟寬信用供需兩端:(1)需求端來自科創成長及先進製造,通信、電子(半導體、消費電子)、計算機(軟件)、裝備製造;(2)供給端來自於資本市場戰略地位提升的券商;(3)外資進入受益及季報驗證期高景氣支撐的消費,汽車、家電、白酒。主題投資關注國企改革,養老服務。

● 核心假設風險:海外波動加劇,政策力度不達預期,一季報低於預期。

報告正文

1本週策略觀點

本週值得關注的變化有:1、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爲6.4%,增速與上季度持平。2、工業品價格方面,綜合鋼價指數微幅上漲,全國水泥市場價格環比繼續上揚,化工品價格保持平穩,價差漲跌相當。

我們在上週週報《歷史寬信用見效初期對配置的啓示》提示寬貨幣向寬信用確認見效使A股核心矛盾階段性轉向分子端,本週一季度經濟數據發佈超預期進一步夯實盈利企穩預期。經濟階段性改善相應使得貨幣政策繼續寬鬆的必要性下降,本週央行一季度例會重提“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在經濟增長和流動性邊際收緊的並行期,市場將如何演繹分子or分母端的邏輯?

對此,我們的看法如下——

1. 2019年A股同期表現躋身2000年以來前四水平(僅次於07、09、15年),主動股票型公募基金業績也收穫過去十年來的次高值。行情表現亮眼而背後運行脈絡出現了階段性演變,我們1.6《全球risk-on,春季躁動開啓》翻多市場,3.7《金融供給側慢牛》提出“從快漲到慢牛”,在4.3《週期股迎來絕對和相對收益階段》判斷 “市場從分母端(貼現率)驅動轉向分子端(企業盈利預期)驅動”。本週央行例會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而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市場當前仍處於分母與分子的角力期。19年至今上證綜指已累計上漲31%,是2000年以來的前四水平,同期收益率僅次於牛市07、09、15年;主動配置股票型基金的淨值增長率相應“水漲船高”,收益率均值24%和中位數25%均是過去十年來的次高值。行情亮眼背後,留意運行脈絡出現階段性演變:(1)最初啓動是由貼現率下行所主導——全球流動性緊縮拐點緩和+國內寬信用改善流動性預期,“金融供給側改革”提升資本市場風險偏好;(2)4月以來多信號驗證分子端經濟企穩改善的權重上升——社融向上超預期,PMI、工業增加值、GDP等多數據交叉驗證;(3)本週央行重提“總閘門”、MLF減量續作,流動性寬鬆的二階導趨弱,DDM模型的分子端和分母端仍處於“經濟企穩、政策觀望”的角力期。

【廣發策略】從政治局會議看“金融供給側慢牛” ——週末五分鐘全知道(4月第3期)

2. 我們發現,歷史上自年初開啓的強勢行情初期往往是由“分子”或“分母”的“單邊強勢”所主導,而隨着逐步進入到“分子”與“分母”的“角力抗衡”期,戰勝一方快速惡化是觸發中期調整的根本原因。

04年:分母惡化戰勝分子——年初至4月上證綜指上漲19%,主要由分子端主導(煤電油運促經濟過熱),但隨着投資過度、通脹高企,03年Q4起政策收緊調控,市場也逐漸進入分子與分母的角力期。04年3-4月調控組合拳再度升級,國務院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嚴控過度信貸、央行再度加準、發改委限制過熱行業資本金比例等密集出臺,最終流動性惡化戰勝盈利改善引發市場大幅調整。

09年:分母惡化戰勝分子——年初至8月上證綜指上漲90%,經歷了由流動性主導(四萬億、1月天量信貸)到經濟復甦驅動(Q2經濟數據觸底迎向上拐點)。09年8月上證綜指出現22%的調整,來自於“流動性惡化”戰勝“經濟復甦”,8月央行《Q2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口風轉向,隨後銀監會表態“上半年信貸猛增趨勢不可能持續”,7天回購利率快速上移。即使經濟數據仍在改善,但市場對流動性趨勢逆轉的擔憂觸發20%以上的下跌。

12年:分子惡化戰勝分母——年初至5月上證綜指上漲12%,主要由分母端貼現率主導(歐央行LTRO、2月中央行降準、4月郭樹清上臺推進金融體制改革)。雖然全年貨幣政策寬鬆的基調延續,但隨着Q2經濟數據披露市場也逐漸進入“經濟下行”和“政策寬鬆”的角力期。最終公佈4月工業增加值大幅下滑2.6%至9.3%、擊破市場對經濟復甦的憧憬,信貸低迷、工企利潤下滑加強驗證,降準降息背景下基本面惡化的邏輯再度成爲主導引發市場下跌。

【廣發策略】從政治局會議看“金融供給側慢牛” ——週末五分鐘全知道(4月第3期)

3. 同樣地,當前市場擔憂是否會類似04、09年,分母端(流動性收緊)戰勝分子端(經濟復甦)引發調整?

我們認爲,分母端央行再提“總閘門”、貨幣政策迴歸“鬆緊適度”會使流動性寬鬆的預期繼續淡化;但不可忽視政治局會議對“結構性”和“體制性”着墨增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需求”的新提法會中長期提振市場風險偏好,因此分母端貼現率下行仍是本輪“金融供給側慢牛”的核心驅動力。

刺激式寬鬆邊際“退坡”,流動性預期轉淡、但難以轉向—— 一季度信貸、社融、經濟數據超預期,政治局會議也給予了“總體平穩、好於預期”的肯定,且“六個穩”不見。央行例會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刺激性寬鬆政策的必要性確有下降。但在央行“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下,我們認爲貨幣政策大幅轉向至收緊的可能性也較低,與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提“調節好貨幣供給閘門”相比,3月PPI同比增速0.4%尚處於低位、M1同比增速4.6%剛處於底部企穩時期,因此貨幣政策並不具備大幅轉向的環境,市場進入觀望期。

“結構性”與“體制性”的重要性勝過了“週期性”,改革對風險偏好形成中長期提振——12月政治局會議對經濟任務表述爲“週期性和結構性並重”,而本週政治局會議中對經濟下行壓力的表述爲“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結構性、體制性的”,其中“體制性”爲首提。從近期微觀面動作看,內外部環境壓力下,國企改革與(金融)供給側改革相輔相成,有望朝“資本化、擴散化、綜合化”三大方向加速推進。當下國企改革主要有“效率”和“創新”兩點核心目標:1)效率方面提高資產回報率,強調“做強做優國有資本”,未來A股資本運作將不斷加快,保值增值國企;2)創新方面調整資本結構,格力混改標誌着未來國企可通過轉讓控制權引入民企、外資等戰略投資者,提升市場競爭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需求”的新提法下,減稅降費、金融服務實體轉型、國企改革等激發供給端企業活力的政策將進入釋放紅利期,對風險偏好產生中長期的提振作用。

【廣發策略】從政治局會議看“金融供給側慢牛” ——週末五分鐘全知道(4月第3期)

4. 另一方面,分子端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已經基本被市場price-in,而對經濟改善的持續性市場分歧較大。4月高頻數據不溫不火,但部分價格及生產端數據出現邊際回落。從“經濟退、政策進”過渡到“經濟穩、政策平”的階段,我們對分子端持續性保持高頻跟蹤之餘,未來更關注減稅降費、降低成本等結構化改革對企業盈利的託舉。在社融及信貸數據超預期後,本週一季度經濟數據進一步被市場price-in,市場當前對於分子端更關注企穩後的持續性。我們從4月高頻數據跟蹤來看,截止本週高爐開工率70%尚處於高位、相比3月末的63.8%繼續上行,但六大電廠日均耗煤增速從3月的4.2%回落至本週的-8.3%,水泥和鋼鐵價格相比3月末穩定、南華工業品指數同比增速從3月末的15.5%降至本週的12.7%,部分生產端及價格數據出現回落。階段性市場對分子端高頻跟蹤的必要性上升,在政治局會議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定調下,未來市場將更關注減稅降費、企業降成本等供給要素優化對企業盈利的託舉。

【廣發策略】從政治局會議看“金融供給側慢牛” ——週末五分鐘全知道(4月第3期)

5. 我們3.7日《金融供給側慢牛》提出“金融供給側改革”將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引導貼現率下行將是本輪牛市的核心驅動力。本週政治局會議的定調夯實了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有助於市場預期差彌合。“金融供給側改革”旨在讓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打通新經濟信用擴張渠道,核心要義可以概括爲“擴總量、調結構、促開放、防風險”。本次政治局會議的表述,有助於我們更加清晰的理解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內涵——(1)會議新提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旨在提高供給端企業要素生產率,壓縮無效的供給同時引導資源流向符合高質量發展主線的新經濟領域,“金融供給側改革”提高直接融資的佔比將在更優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實現資本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傾斜;(2)會議強調“要有效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加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提示“金融供給側改革”與“民企紓困”是搭建新經濟寬信用體系的供需兩端,將共同着力於降低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成本;(3)會議提出“要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科創板要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爲核心的證券發行註冊制”,我們認爲科創板是新經濟寬信用的重要媒介,爲科創類(高質量發展、先進製造)企業的直接融資提供製度機制;(4)“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擴大外資市場準入”符合金融供給側改革“擴大金融體系對外開放”的思路。

【廣發策略】從政治局會議看“金融供給側慢牛” ——週末五分鐘全知道(4月第3期)

6. 經濟基本面企穩下流動性寬鬆預期轉淡,使市場進入分子與分母的角力期。但改革紅利釋放有助於提振風險偏好,“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下的 “金融供給側慢牛”依然是A股行情主導邏輯,中央政治局會議夯實其重要性。金融供給側慢牛的配置思路傾向於在新經濟寬信用體系中受益的科技成長類以及受益於上游資源擠壓減弱利潤再分配的中下游。(1)新經濟寬信用的需求端來自科創成長及先進製造,政治局會議“要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爲穩增長的重要依託”強調了先進製造的重要性:通信、電子(半導體、消費電子)、計算機(軟件)、裝備製造;(2)供給端來自於資本市場戰略地位提升的券商;(3)外資進入受益及季報驗證期高景氣支撐的消費,汽車、家電、白酒。主題投資關注國企改革,養老服務。

2本週重要變化

2.1 中觀行業

下游需求

房地產:Wind30大中城市成交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04月19日,3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上漲7.85%,相比上週的6.65%繼續上升,3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成交面積月環比上升9.49%,月同比上漲19.95%,周環比上漲12.24%;國家統計局數據,1-3月房地產新開工面積3.87億平方米,累計同比上漲11.88%;3月單月新開工面積1.99億平方米,同比上升18.06%;1-3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98億平方米,累計同比下降0.86%,3月單月新增銷售面積1.57億平方米,同比上升1.75%。

汽車:乘聯會數據,4月第2周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35%,相比4月第1周的8%大幅下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3月商用車銷量50萬輛,同比上升2.36%;乘用車銷量201萬輛,同比下降6.88%。

港口:3月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爲1910萬標準箱,低於2月的1945萬,同比上升8.78%。

中游製造

鋼鐵:綜合鋼價指數微幅上漲,長材價格全面上漲、板材價格互有漲跌。本週鋼材價格漲跌互現,螺紋鋼價格指數本週漲0.38%至4212.44元/噸,冷軋價格指數跌0.72%至4456.03元/噸。本週鋼材總社會庫存下降6.40%至1334.84萬噸,螺紋鋼社會庫存減少7.57%至709.09萬噸,冷軋庫存漲0.05%至117.31萬噸。本週鋼鐵毛利漲跌互現,螺紋鋼漲0.42%至1193.00 元/噸,冷軋跌1.90%至1187.00 元/噸。3月粗鋼產量8032.60萬噸,同比上漲10.00%;累計產量23106.9.00萬噸,同比上漲9.99%。

水泥:本週全國水泥市場價格環比繼續上揚,漲幅爲0.5%。全國高標42.5水泥均價環比上週上漲0.31%至436.8元/噸。其中華東地區均價環比上週漲0.60%至479.29元/噸,中南地區跌0.36%至460.00元/噸,華北地區保持不變爲431.0元/噸。

化工:化工品價格保持平穩,價差漲跌相當。國內尿素保持不變爲2050.00元/噸,輕質純鹼(華東)保持不變爲1900.00元/噸,PVC(乙炔法)跌0.22%至6797.86元/噸,滌綸長絲(POY)跌0.63%至9078.57元/噸,丁苯橡膠漲3.01%至11471.00元/噸,純MDI跌2.12%至24114.29元/噸,國際化工品價格方面,國際乙烯跌1.15%至920.29美元/噸,國際純苯穩定在630.00美元/噸,國際尿素穩定在233.00美元/噸。

發電量:3月發電量同比增長8.5%,較2月上升5.14%。

上游資源

煤炭與鐵礦石:本週鐵礦石價格上漲,鐵礦石庫存下降,煤炭價格上漲,煤炭庫存下降。國內鐵礦石均價漲0.45%至649.35元/噸,太原古交車板含稅價穩定在1640.00元/噸,秦皇島山西混優平倉5500價格本週漲1.45%至627.20元/噸;庫存方面,秦皇島煤炭庫存本週減少0.78%至639.00萬噸,港口鐵礦石庫存減少2.47%至13836.29萬噸。

國際大宗:WTI本週跌0.86%至63.30美元/桶,Brent漲0.64%至72.01美元/桶,LME金屬價格指數跌0.82%至3001.40,大宗商品CRB指數本週跌0.71%至187.15;BDI指數本週漲8.82%至790.00。

2.2 股市特徵

股市漲跌幅:上證綜指本週漲2.58%,行業漲幅前三爲家用電器(9.71%)、通信(8.52%)和採掘(6.21%);漲幅後三爲農林牧漁(-0.07%)、商業貿易(-0.14%)和房地產(-0.20%)。

動態估值:本週A股總體PE(TTM)從上週17.74倍上升到本週18.35倍,PB(LF)從上週1.78倍上升到本週1.83倍;A股整體剔除金融服務業PE(TTM)從上週25.77倍上升到本週26.69倍,PB(LF)從上週2.24倍上升到本週2.29倍;創業板PE(TTM)從上週159.04倍上升到本週169.11倍,PB(LF)從上週3.63倍上升到本週3.72倍;中小板PE(TTM)從上週46.91倍上升到本週48.09倍,PB(LF)從上週2.90倍上升到本週2.96倍;A股總體總市值較上週上升2.72%;A股總體剔除金融服務業總市值較上週上升2.12%;必需消費相對於週期類上市公司的相對PB由上週2.13倍下降到本週2.12倍;創業板相對於滬深300的相對PE(TTM)從上週12.32倍上升到本週12.67倍;創業板相對於滬深300的相對PB(LF)從上週2.43倍下降到本週2.40倍;本週股權風險溢價從上週0.61%下降到本週0.37%,股市收益率從上週3.88%下降到本週3.75%。

基金規模:本週新發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份額爲77.38億份,上週爲83.38億份;本週基金市場累計份額淨減少369.65億份。

融資融券餘額:截至4月18日週四,融資融券餘額9837.40億,較上週上升1.50%。

限售股解禁:本週限售股解禁1449.45億,預計下週解禁1865.94億。

大小非減持:本週A股整體大小非淨減持6.62億,本週減持最多的行業是商業貿易(-1.01億)、公用事業(-0.89億)、輕工製造(-0.89億),本週增持最多的行業是非銀金融(0.3億)、建築裝飾(0億)、綜合(0億)。

北上資金:本週陸股通北上資金淨流出7.19億元,上週淨流出129.01億元。

AH溢價指數:本週A/H股溢價指數上漲至128.34,上週A/H股溢價指數爲124.66。

2.3 流動性

截止4月20日,央行本週共有4筆逆回購,總額爲3000億元;1筆MLF到期,金額爲3675億元;1筆MLF,金額爲2000億元,公開市場操作淨投放(含國庫現金)1325億元。截至2019年4月19日,R007本週上漲3.08BP至2.76%,SHIB0R隔夜利率上漲0.90BP至2.661%;長三角和珠三角票據直貼利率本週都上揚,長三角漲15.00BP至2.95%,珠三角漲15.00BP至3.00%;期限利差本週下跌11.90BP至0.69%;信用利差漲7.67BP至1.05%。

2.4 海外

美國:週二公佈美國3月製造業產出環比0%,低於預期值0.1%,高於前值 -0.3%;週三公佈美國2月貿易帳-494億美元,高於預期值-534億美元,高於前值-511億美元;週四公佈美國3月零售銷售環比1.6%,高於預期值1%,高於前值-0.2%;週五公佈美國3月營建許可環比-1.7%,低於預期值0.7%,高於前值-2%;美國3月新屋開工環比-0.3%,低於預期值5.4%,高於前值 -12%;

歐元區:週二公佈歐元區4月ZEW經濟景氣指數4.5,高於前值-2.5;週三公佈歐元區3月調和CPI同比終值1.4%,與預期值持平,低於前值1.5%;週五公佈歐元區4月製造業PMI初值47.8,低於預期值48,高於前值47.5;

英國:週二公佈英國3月失業率3%,高於前值2.9%;週三公佈英國3月核心CPI同比1.9%,低於預期值2%,與前值持平;週四公佈英國3月零售銷售同比6.7%,高於預期值4.5%,高於前值4%;

日本:週四公佈日本4月製造業PMI初值49.5,高於前值49.2;週五公佈日本3月CPI同比0.5%,與預期值持平,高於前值0.2%;

本週海外股市:標普500本週跌0.08%收於2905.03點;倫敦富時漲0.31%收於7459.88點;德國DAX漲1.85%收於12222.39點;日經225漲1.51%收於22200.56點;恒生漲0.18%收於29963.26。

2.5 宏觀

GDP: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爲6.4%,增速與上季度持平;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5%,比1-2月份加快3.2個百分點。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79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3%,其中,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726億元,同比增長8.7%;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019年1-3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1871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5%。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61492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比1-2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

3下週公佈數據一覽

下週看點:中國公佈3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美國公佈3月新屋銷售環比;美國公佈一季度GDP平減指數年化季環比初值;歐元區公佈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日本公佈3月失業率;日本公佈3月零售銷售同比。

4月23日週二:美國公佈3月新屋銷售環比;歐元區公佈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

4月25日週四:美國公佈3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初值;日本公佈央行政策利率;

4月26日週五:美國公佈一季度GDP平減指數年化季環比初值;日本公佈3月失業率;日本公佈3月零售銷售同比;

4月27日週六:中國公佈3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

風險提示:

海外風險傳導,經濟下行壓力超預期,一季報低預期。

我們的前期觀點請參考以下報告:

【廣發策略】歷史寬信用見效初期對配置的啓示 ——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4-14

【廣發策略】繼續看多,週期補漲——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4-07

【廣發策略】“金融供給側慢牛”的中觀線索——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3-31

【廣發策略】震盪期如何做配置選擇?——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3-24

【廣發策略】從“幹拔估值”到“去僞求真”——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3-17

【廣發策略】從“快漲”到“慢牛”——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3-10

【廣發策略】底部右側,進攻成長——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3-03

【廣發策略】從12、13、16年“春季躁動”得到的啓示——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2-24

【廣發策略】成長股會重現18Q1的行情嗎?——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2-17

【廣發策略】“春季躁動”顛簸前行——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2-12

【廣發策略】春季躁動逐步進入“顛簸期”——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1-27

【廣發策略】躁動延續,普漲格局——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1-20

【廣發策略】春節躁動後續如何演繹?——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1-13

【廣發策略】全球risk-on,A股春季躁動開啓——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1-06

【廣發策略】“春季躁動”可能會遲到——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01-01

【廣發策略】重回盈利主導,堅守逆週期——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12-23

【廣發策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市場影響幾何——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12-16

【廣發策略】如何看美債利差倒掛對A股影響?——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12-09

【廣發策略】中美貿易走向對A股影響——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11-25

【廣發策略】四季度風格切換的“季度性規律”——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11-18

【廣發策略】本輪小盤股行情持續性如何?——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11-11

【廣發策略】迎接“估值底”——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11-04

【廣發策略】從三季報挖掘配置線索——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10-28

【廣發策略】水窮處迎來階段企穩——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10-21

【廣發策略】行至水窮,韜晦待時 ——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10-14

【廣發策略】絕處逢生,積極因素在累積——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9-24

【廣發策略】底部特徵比較,當前階段如何?——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9-16

【廣發策略】絕處逢生,哪些行業可能“逆襲”?——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9-09

【廣發策略】盈利韌性中的A股——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9-02

【廣發策略】“政策底”到“股價底”之間市場經歷了什麼?——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8-26

【廣發策略】新興市場四連問——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8-19

【廣發策略】絕處逢生,地產接力——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8-12

【廣發策略】消費“強勢股補跌”到了哪個階段?——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8-05

【廣發策略】絕處逢生接下來看好什麼?——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7-29

【廣發策略】回購步伐堅定,業績信號明朗——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7-22

【廣發策略】等待信用緩和,挖掘回購線索——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7-15

【廣發策略】等待“寬信用”夯實底部區域——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7-08

【廣發策略】絕處逢生,成長先飛一會兒——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7-01

【廣發策略】先禮後兵——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6-24

【廣發策略】當前A股環境與2011年有何不同?——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6-17

【廣發策略】成長和價值,誰更偏好“戰略配售基金”?——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6-10

【廣發策略】週期股“折返跑”的條件也在醞釀——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6-03

【廣發策略】部分信用違約不改市場中期邏輯,必須消費比較優勢顯現——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5-27

【廣發策略】部分債券違約,A股市場怎麼看?——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5-20

【廣發策略】當前市場的“兩個等待”——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5-13

【廣發策略】從產能週期看消費行業的投資機會——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5-06

【廣發策略】盈利韌性助攻市場“折返跑”——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5-01

【廣發策略】貨幣中性+緊信用緩和的A股演繹——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4-22

【廣發策略】創業板行情和2013年有何不同?——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4-15

【廣發策略】折返跑,再均衡——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4-08

【廣發策略】三重“預期差”下的風格“糾偏”——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4-01

【廣發策略】“知往鑑今”看本輪貿易戰——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3-25

【廣發策略】此消彼長,週期迴歸——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3-18

【廣發策略】減稅釋放了什麼信號?——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3-11

【廣發策略】兩會是風格切換的分水嶺嗎?——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3-04

【廣發策略】把握兩會左側,前瞻四條主線——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2-25

【廣發策略】右側信號出現之後買什麼?——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2-21

【廣發策略】什麼信號出現可以進場?——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2-11

【廣發策略】利用不可持續衝擊“重估大週期”——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2-04

【廣發策略】弱美元下的“大週期重估”——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1-28

【廣發策略】重估大週期——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1-21

【廣發策略】通脹信號,佈局漲價——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1-15

【廣發策略】原油地產變化下的週期“躁動”——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1-08

【廣發策略】一元復始,週期“躁動”——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8-01-01

【廣發策略】擁抱“質量革命”,迎接供給擴張——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2-24

【廣發策略】利率走勢的三種情景假設——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2-17

【廣發策略】龍頭盛宴擴散,關注中盤龍頭——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2-10

【廣發策略】從產能週期看製造業的投資機會——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2-03

【廣發策略】行業跨年表現有“動量效應”或“反轉效應”嗎?——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1-26

【廣發策略】從供給收縮到供給擴張——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1-19

【廣發策略】不同風格的投資者行爲有何差異?——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1-12

【廣發策略】A股真實回報率之“謎”——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1-5

【廣發策略】從“消費抱團”,到“龍頭抱團”——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0-29

【廣發策略】淡化短期影響,重視長期結構——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0-22

【廣發策略】從三季報預告,尋找短期結構的確定性“錨”——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0-15

【廣發策略】市場會更“熱鬧”,但重要的是結構——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0-08(提出10月份指數傾向於上漲,建議把握低估值、景氣加速消費及GARP成長等方向)

【廣發策略】週期龍頭股估值還能繼續抬升嗎?——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9-24

【廣發策略】當市場“糾結”風格時,估值是最好的“標尺”——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9-17

【廣發策略】增量資金”入市“了嗎?——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9-10(提示當前仍是存量市場)

【廣發策略】中報數據驗證產能週期了嗎?——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9-3

【廣發策略】從盈利角度看市場趨勢及風格——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8-27

【廣發策略】低波動率意味着“方向選擇”嗎?——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8-20

【廣發策略】從歷史對比看供給端政策能否逆轉——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8-13(於市場悲觀之際繼續看好週期股)

【廣發策略】歷史經驗對當前週期股的借鑑——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8-6

【廣發策略】創業板整體尚未進入“右側”——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7-30

【廣發策略】趨同的配置,強化的風格——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7-23

【廣發策略】經驗規律爲何會“失靈”?——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7-16(看好低估值金融、供給收縮週期)

【廣發策略】週期股重回2010?——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7-9

【廣發策略】精選“性價比”,尋找“長跑冠軍”——2017中期策略報告2017-6-26(推薦性價比較高的金融、電解鋁等)

【廣發策略】從相對估值看風格能否轉換——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6-11

【廣發策略】6月可能沒那麼差——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5-30(向悲觀市場傳導做多信號)

【廣發策略】從歷史上三次“抱團”得到的經驗——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5-14

【廣發策略】消費抱團結束的信號是什麼?——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4-23

【廣發策略】消費龍頭到底貴不貴?——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3-26(繼續看好消費白馬估值提升)

【廣發策略】基本面和流動性的賽跑——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3-5

【廣發策略】重拾“海外映射”!——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2-12(全市場首提“海外映射”新邏輯)

【廣發策略】1月轉向樂觀——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7-1-2(看好“春季躁動”行情)

【廣發策略】風格爲何難以轉換?——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6-12-11(認爲市場風格仍然偏向大盤股)

【廣發策略】週期和資本的碰撞——2017年A股年度策略報告2016-12-3(定調17年“上半年仍存風險,下半年或迎轉機”)

【廣發策略】從“調結構”到“調控”——2016年四季度A股策略報告2016-10-12

【廣發策略】到底是“久盤必跌”還是“夯實底部”?——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6-9-11(提示市場“久盤必跌”的風險)

【廣發策略】從賺“改革的預期差”,到賺“調控的時間差”——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6-9-4

【廣發策略】如何同時解決“資產荒”和“流動性陷阱”?——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6-8-7(首推建築、環保等行業)

【廣發策略】熊市反彈的約束將逐漸增加——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6-3-26(對短期市場判斷由樂觀轉向謹慎)

【廣發策略】進入難得的“喘息期”,趁機調整倉位和結構——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6-2-12(短期看“熊市反彈”,中期維持“震盪慢熊”觀點)

【廣發策略】提前開始的“春季躁動”也可能提前結束——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5-11-15(對市場判斷由樂觀轉向謹慎)

【廣發策略】如果水位還會上升,是否還要嘲笑裸泳?——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5-8-23(在市場一片悲觀之際,明確表明樂觀態度)

【廣發策略】還沒到真正瘋狂的時候——創業板與“科網泡沫”的全面比較2015-3-30(認爲創業板仍有大幅上行空間)

【廣發策略】“學習效應”可能犯錯,應該再積極一些!——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5-03-08(在市場面臨調整時堅定樂觀)

【廣發策略】“垃圾時間”結束,“降維進攻”開始!——2月4日降準點評(對市場短期趨勢判斷再次由謹慎轉向樂觀)

【廣發策略】今年“春季躁動”有不同——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5-01-11(對市場短期趨勢判斷由樂觀轉向謹慎)

【廣發策略】“成長股聯盟”面臨瓦解風險!——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4-12-07(提示創業板短期大幅調整風險)

【廣發策略】誰能接捧軍工?——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4-10-26(建議將軍工換倉爲券商,最早在底部堅定推薦券商板塊)

【廣發策略】確實是很高明的一步棋,關注受益行業!——加速折舊政策點評2014-09-25(對市場判斷由謹慎轉向樂觀)

本報告信息

對外發布日期:2019年4月21日

分析師:

戴 康:SAC 執證號:S0260517120004,

SFC CE No. BOA313

鄭愷:SAC 執證號:S026051509004

報告正文請參閱廣發研報系統(可向對口銷售諮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reportdetail/500002597

法律聲明

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廣發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爲準。完整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廣發證券認爲可靠,但廣發證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報告內容亦僅供參考。

在任何情況下,本微信號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廣發證券不對因使用本微信號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做出決策。

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僅反映廣發證券研究人員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

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