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海水蒸發加快,一開始,陸地上的植物因爲降水量增加,會進入增長旺盛期,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當海洋被蒸發殆盡之後,陸地上只有一些沙漠植被和一些根系發達的低矮灌木或許還有生存的可能。放大來看,如果地球上失去了海洋,晝夜的溫差必然會急劇增加,地球將面臨極端氣候的挑戰。

如果地球失去海洋

大海會從地球上消失?這在大多數人看來無疑屬於無稽之談,但這可能是未來真實的景象。而科學家推測,10億年後,太陽的亮度要比現在增加7%,這足以使海水沸騰直至全

部蒸發。換句話說,10億年後,地球上將不再擁有海洋。

氣候變極端

我們知道,水對平衡大氣溫度非常重要,因此海洋在地球上一直扮演着氣溫緩衝帶的角色。沙漠的晝夜溫差大得嚇人,這是因爲沙漠吸熱和散熱的速度都非常快。而在海洋環繞的地區,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在大洋之中,有許多四季如春的島國,如塞班島、斐濟島等等,這些島嶼上的晝夜溫差只有幾度,不敏感的人或許都察覺不到。這正是海洋起到了緩衝作用的結果。放大來看,如果地球上失去了海洋,晝夜的溫差必然會急劇增加,地球將面臨極端氣候的挑戰。

生物變稀少

隨着海水溫度的上升,海洋中的生物生存環境會受到最爲直接的威脅,淺層海水中的生物不得不試圖向更深的海水中“移民”,以找到一個相對“涼爽”的居所,而深層海水中的生物生存空間將被壓縮,並要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海洋生物圈競爭激烈,當海水完全蒸發,海洋生物將全部滅絕,無一倖免。

海洋作爲海陸間水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大氣中的水氣和陸地中的河流等等都有着極大的影響。隨着海水蒸發加快,一開始,陸地上的植物因爲降水量增加,會進入增長旺盛期,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當海洋被蒸發殆盡之後,陸地上只有一些沙漠植被和一些根系發達的低矮灌木或許還有生存的可能;陸地動物的遭遇和植物類似,剛開始海水蒸發時,因爲植被的茂盛,降水的增加,一些乾旱地區的動物因此受益,族羣發展進入繁盛時期。但是隨着海洋消失,大批陸地生物死亡,只有一些能夠生活在土壤裏的動物、沙漠動物和極地動物有可能存活下來。但是考慮到海水完全消失時地球表面的氣溫會高達70℃,因此基本可以確定,當地球失去大海時,整個地球已經成爲了一顆“死星”。

人類的唯一出路就是找到太陽系外適宜人類居住,同樣有着廣袤海洋的宜居星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