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2017年给哈佛大学毕业生做毕业演讲时分享了一个他最喜欢的故事:

约翰•F•肯尼迪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了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于是他走过去问这人在干什么。看门人回答说:“总统先生,我正在帮助把一个人送往月球。”

在演讲中他阐述了自己最重要的观点,人不能只有目标:

“人只有目标是不够的,你还要为他人创造目标感”。

目标标感并不等同于目的性,更不代表功利和势利。目标感,只是让你的行动有效。帮助他人、清理屋子、读一本闲书、组织一次聚会,都需要目标感。

达成大目标,首要是能拆成小目标。Facebook的老板扎克伯格是个中高手。他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公布自己的新年计划,这些计划也年年全部实现。

目标感很强的人,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不太受欢迎,因为会让周围的人产生压力。但是没关系,你的目标是赢,他们的目标是舒服。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生活中总有些事情需要与人合作完成,但也有些事情需要你一个人独自前行。

马化腾在回忆腾讯成长经历时说, OICQ(QQ的前身)在开发时,他设定了一个重要的目标——体量小,别人都是1M多,他要做到200多K,因为当时上网速度就是10几K。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扛住了大半的压力,可以说是有点一意孤行,但是结果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这个小小的差别让OICQ在众多即时通讯软件中拉开了第一步的差距。

OKR是“Objectives Key Results”的缩写,全称是“目标和关键成果”。Objectives回答“我们想做什么?”,Key Results回答“我们如何知道是否达成了目标”。也就是说,这套系统的主要构成就是目标与达成目标的关键结果。Google等硅谷公司最先采用了这套OKR管理方法,目前国内一些互联网公司,如豌豆荚、知乎、领英等以知识付费为主的公司也都在使用。

从0到1推行OKR系统可以使用CRAFT流程,先在组织内部试点OKR系统,再平滑推广到整个组织,能够减少阻力、提高成功率。

虽然OKR看上去简单,但却能为那些希望提升专注度、促进战略对齐和员工敬业度的公司带来巨大的价值。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不可或缺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没有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人能够成功。

世界上任何个人的独自活动,都是清醒而目标明确的

成功是用目标的阶梯搭建的。你为什么没有成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定下长远的目标。有人设定目标只想摆脱目前的困境,有一顿可口的饭菜;有的人却立志成为百万甚至亿万富翁。这也就决定了两者若干年之后的生活状态天差地别。

这本书,它不同于市面上的一些成功学书籍,致力于打鸡血、灌鸡汤,正相反,这本书的作者霍尔沃森对传统的成功学观点提出了质疑。她真正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实践分析,告诉我们:

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会有什么样的出发点,把握方向,讲究策略,建立目标,终会成功。

不论这种“成功”是世俗意义上的,还是仅仅是对自身而言的,都值得庆贺。

因为成功,就是一种人生的成长,太多的功利心反而会让你迷失方向,而更加注重过程,才能让你切实体会成长的乐趣。

世界上任何个人的独自活动,都是清醒而目标明确的

关于如何提升效率,最经典的理论可能就是艾森豪威尔法则了,艾森豪威尔法则简单说就是在开始工作之前要先有一个大局观,对全局有一个预判,先做重要且有意义的,再做不重要但是紧急的,最后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

这话乍一听没毛病,但是到了真正实践的时候你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当很多重要且有意义的事堆积成山,到底先做哪个再做哪个?

针对这个问题,《尽管去做》的作者戴维·艾伦告诉我们,这招早不灵了!想要适应新时代的工作,就得学会新的思维和新的工作方法。

《尽管去做》这本书不同于传统的时间和行动管理的书籍,它创造性地提出由横向和纵向管理法支撑起来的“尽管去做”工作方法,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管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始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效率。

“尽管去做”就是这样一个指路图,它帮助我们达到一种精力集中又轻松自如的状态,这种状态,恰恰也是一个人获得最高效率时候的显著特点。


世界上任何个人的独自活动,都是清醒而目标明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