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曾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对于我们来说,深入到大自然的每一处去领会它们的精美绝伦未免有些难以实现。所以,借助一本好书去了解自然便显得格外重要。今年,中国自然好书奖本着传递自然阅读的乐趣之原则评选出一百本自然好书,现特将其逐一整理推荐给各位读者。月初已为大家整理出25本推荐书籍,此为第二期推荐书单。

读自然好书,让生活美好。

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百本推荐书单

(排名不分先后)

26. 《一本会发芽的书》

作者: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年:2017-12

简介:这本书完全真实呈现了孩子与自然相处的全过程,书的内容均是孩子原生态的自然笔记,不仅记录了一株植物发芽开花的自然历程,更是见证孩子们亲身体验、感知生命,和植物一起成长的一段圆梦之旅。

27.《甬城草木记》

作者:胡冬平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出版年:2017-11

简介:本书记录了宁波城乡常见的75种植物,图文并茂,对植物的记录,既有状物描写,又有科普介绍,还有诸多草木情怀。

28.《盐城丹顶鹤》

作者:吕士成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8-02

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丹顶鹤的科普口袋本。书中用通俗的描述和彩图为读者破译世界珍禽丹顶鹤的自然遗传基因,并解读其历史文化密码,揭示丹顶鹤及其湿地生境的神奇与瑰丽,提出“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理念。

29.《东南亚水果猎人》

作者:杨晓洋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副标题:不乖书生与水果的热恋之旅·初识

出版年:2018-05

简介:本书作者用轻松有趣的笔触给大家介绍了富有代表性的东南亚水果的外形、色味及辨别要点。

30.《万物笔记》

作者:李青松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年:2017-12

简介:本书带着作家的体温和呼吸,以自觉的生态意识,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强调人的责任和担当。

31.《采采卷耳

作者:韩育生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诗经草木魂 

出版年:2018-01

简介:本书除专文探讨《诗经》植物所蕴含的精神外,还介绍了关于植物的知识,对植物的分类、名称、属性、习性等作了确切描述。

32.《企鹅冰书:哪里才是我的家》

作者:金皆竑,林珊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年:2018-05

简介:这是一本在阅读之前,需要放入冰箱的冷冻层冰冻15分钟的冰书。书里的故事简单而尖锐,述说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是如此的脆弱,全球变暖又是怎样在影响着我们星球的结构。

33.《“少年轻科普”丛书(4册)》

作者:史军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07

简介:本书是为小学生精心打造、高质量的原创科普童书。这套书将自然知识融入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之中,配 以清新的手绘插画,让孩子在轻松愉快、非常有趣的气氛中了解科学知识。

34.《鸟类不简单》

作者:黄一峰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04

简介:本书对鸟儿的食物、羽翼、生活和栖息的环境、飞行和运动的方式、繁育的过程和传达信息的方式等,进行了生动而有趣的阐述,带领读者进入不可思议的鸟类世界。

35.《从大熊猫到雪豹》

作者:耿栋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丨蒲公英童书馆

副标题: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的自然科学观察

出版年:2018-01

简介:作者以海拔为线索,从北京到珠峰,介绍了一路的观察。还讲述了作为一个自然观察者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由这些故事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36.《走近非洲动物》

作者:冯羽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01

简介:全书图文并茂,结合AR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将非洲独具代表的动物变成跃然纸上的4D动物;有声有色能互动,“视、听、说、触”多感体验,触发青少年读者无限艺术灵感。

37.《续梦大树杜鹃王》

作者:刘先平

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8-07

简介:本书采用高科技手法将文学、博物学、大自然探险巧妙地融合,展现了几代人追梦、续梦大树杜鹃的故事,歌颂了自然科学之美和科学探险之美,赋予读者崭新和丰厚的阅读体验。

38.《彩虹汉字丛书·触摸阳光草木(盲文版)》

作者:张一清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出版年:2017-11

简介:本书从汉字起源的角度解读了大自然中极具代表性的几种事物的名字。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明文与盲文综合呈现在同一本书中,同时配央视主播精心录制的听书音频,使得这套图书可触摸、可听、可看,帮助盲人读者和明眼读者共读一本书,共享阅读的乐趣。

39.《脚边的美丽·树》

作者:陶隽超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8-05

简介:本书汇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或生态指示价值的树50多种,从专业、科普、人文角度,介绍树的名字由来、文化故事、观赏价值等,图文并茂地、多维度展示了树的美。

40.《云山花事经眼录丛书(四册)》

作者:潘小娴,朱苏权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05

简介:本书是一套赏花阅山、关注自然审美的文化散文集,全书分“春色”“夏影”“秋韵”“冬彩”四册。书中呈现的一家三口简朴恬淡的生活意趣,对都市人有着美好的借鉴意义,堪称亲子教育的生动典范。

41.《万物与花同》

作者:凌云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副标题:24堂人文自然课

出版年:2018-07

简介:本书按全年时间顺序分为24篇,每月2篇,从不同角度亲近人文自然。书中内容基于对众多博物学家和科普工作者的采访及大量资料的查阅,穿插了如何观察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并与其友好相处的知识。

42.《大地的窗口》

作者:[英]珍·古道尔

译者:杨淑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09

简介:珍·古道尔是国际知名的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她说:"人生有许多供我们透视世界、寻找意义的窗口,科学即是其中一扇。"本书正是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让读者了解黑猩猩这个地球上与我们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的种种细节,了解了人类的过去,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甚至人性本身。

43.《草地上的嗡嗡声》

作者:[英]戴夫·古尔森

译者:林金源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一位昆虫学家的自然笔记

出版年:2017-12

简介:2003年,英国昆虫学家戴夫·古尔森在法国中部乡间买下一片荒废的农舍。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努力恢复这片草地的生态系统。在书中,古尔森介绍了这片草地上各种生物在行为与生态方面的诸多迷人细节。

44.《火烈鸟的微笑》

作者:[美]斯蒂芬·杰·古尔德

译者:李刘琪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副标题:生物学家对生命的联想和思索

出版年:2018-07

简介:作为一名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作者展示了达尔文演化论的基本原理和世界观,对它进行了理性、辩证的解释和批判,说明了我们该如何看待时代的演化,以及对待差异应该更为宽容的合理性与重要性。

45.《生命的跃升》

作者:[英]尼克·莱恩

译者:张博然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40亿年演化史上的十大发明珍藏版

出版年:2018-06

简介:过去几十年里,诸多开天辟地的新研究已经为生命的构成带来了生动出彩的见解。以这些新科学发现为源头,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重塑了生命的历史,讲述了演化史的十大“发明”故事,告诉读者这些“发明”如何改变了生命,甚至改变了地球本身。

46.《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作者:[美]约翰·R.麦克尼尔

译者:李芬芳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出版年:2017-07

简介:本书是综观20世纪世界环境变迁的史学力作,指出20世纪对于世界环境史的重要意义,将全球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探索人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改造,揭示未来社会与生态的关系成为人类再也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47.《创造自然》

作者:[德]安德烈娅·武尔夫

译者:边和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出版年:2018-05

简介:亚历山大·冯·洪堡是18世纪众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学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翔实的资料将洪堡的个人传记、旅行历险和自然观念的演变交织在一起,揭示了他在科学史上的枢纽地位。

48.《林奈传》

作者:[英]维尔弗里德·布兰特

译者:徐保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才华横溢的博物学家

出版年:2017-11

简介:这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林奈的第一部中文传记。卡尔·林奈因发明“双名法”作为动植物学名而闻名于世。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为读者讲述了林奈的一生。

49.《来自中国的礼物》

作者:[英]亨利·尼克尔斯

译者:黄建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大熊猫与人类相遇的100年 

出版年:2018-05

简介:相貌憨厚、动作温吞、带着浓浓黑眼圈的大熊猫,绝对是地球上最惹人怜爱的动物之一。本书作者多次来中国采访,关注时下热门的博物学主题,展现了人类从猎杀到保护的历史。

50.《黑夜的终结》

作者:[美]保罗·波嘉德

译者:陈以礼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标题:灯火辉煌的年代,找回对星空的感动

出版年:2017-09

简介:书中作者为了找寻儿时记忆中的灿烂星空,开启了一场跨越全球的寻星之旅,一路从地表夜晚最明亮的地方追寻到最黑暗的地方。全书内容结合科普、文学和哲学,宛若一部壮阔绚丽的星空史诗。

——————

信息来源|中国自然好书奖

排版|多拉

图片|网络

为时代发声

为城市立传

为读者增福祉

若您喜欢这份书单

请不吝分享

传递自然阅读的乐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