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動鏡頭都是有光圈環的,我們在看鏡頭的時候把光圈環開到最大,然後將鏡頭對準亮光處,檢查裏面有沒有灰塵或者發黴,灰塵尚可以接受,畢竟都是這麼多年的鏡頭了,對於很多老鏡頭來說也無法避免,但是要是看見菌絲就要注意了,鏡頭保存不好是會發黴的,而黴菌是會蔓延的,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這支鏡頭很快就要廢了。其實拍習慣了能不能自動對焦倒也無所謂,用順手了配合無反的放大對焦以及峯值對焦,會比自動對焦還要快而且更準,尤其是在弱光環境下,可能有些入門鏡頭會拉風箱,手動對焦完全就是瞬間完成的工作。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一直都用膠片老鏡頭轉接數碼相機拍照,一方面的原因當然是因爲沒有好鏡頭,而相機的套頭又不足以滿足我的拍攝需求。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那些膠片相機上的老鏡頭真的不錯,買個轉接環就能用,素質也不差,完全能滿足自己的拍攝需求,也就沒有必要再去買一支同樣焦段的自動鏡頭了。

膠片時代的很多老鏡頭其實如果保養的好,都是非常好用的,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夠自動對焦,以及不能夠傳輸數據到相機。

其實拍習慣了能不能自動對焦倒也無所謂,用順手了配合無反的放大對焦以及峯值對焦,會比自動對焦還要快而且更準,尤其是在弱光環境下,可能有些入門鏡頭會拉風箱,手動對焦完全就是瞬間完成的工作。

不能保存光圈數據這個就無解了,只能靠記憶,有強迫症的同學要注意了。

用老鏡頭拍照,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便宜。衆所周知,拍照這件事兒,相機只是入門的一個坎兒,還是最小的一個坎兒,輕輕一邁就過去了,但是進門以後才知道,鏡頭和配件纔是無底深坑。隨便一支高端鏡頭可能都要比我們的機身要貴,想要集齊所有常用焦段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而買老鏡頭就簡單的多了。除了少數經典的鏡頭,大部分傳統膠片單反時代各家都有很多出色的定焦鏡頭,價格實惠素質也不差。

一支品相良好的鏡頭是可以用很多很多年的。

但是由於現在市面上幾乎已經沒有全新的膠片鏡頭了,我們想要買一支老鏡頭除了去老相機店就只能上網買了,買鏡頭的時候就得挑一挑了。

首先當然就是外觀的品相,不要聽商家定義的幾成新,應該自己通過實物圖、實物視頻來判斷。外觀不影響鏡頭的使用,如果你不是顏控那就無所謂了。

如果說外觀顏值只會影響到顏控的心情的話,那麼鏡片的質量就直接決定鏡頭的素質了。手動鏡頭都是有光圈環的,我們在看鏡頭的時候把光圈環開到最大,然後將鏡頭對準亮光處,檢查裏面有沒有灰塵或者發黴,灰塵尚可以接受,畢竟都是這麼多年的鏡頭了,對於很多老鏡頭來說也無法避免,但是要是看見菌絲就要注意了,鏡頭保存不好是會發黴的,而黴菌是會蔓延的,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這支鏡頭很快就要廢了。

然後就是檢查鏡頭的鍍膜,鏡頭表面的鍍膜非常重要,它會直接影響到鏡頭的發揮,我們在檢查鏡頭的時候要注意前後鏡片的表面的鍍膜是否有磨花,如果整體完整,鍍膜渾然一體,那麼這支鏡頭保養的就算不錯。其實就算有輕微的劃痕對於成像來說也都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像,但是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一定會不自在。

外觀長相檢查完畢了,然後就是要檢查鏡頭的機械性能了,一般來說老鏡頭上都有兩個環,光圈環和對焦環,如果是變焦鏡頭的話還會有變焦環。對於對焦環和變焦環,我們要轉動它們來試一試阻尼是否順暢,是否會有不易轉動的情況出現,要知道手動對焦的情況下要是對焦環操作起來無論是乾澀還是太過於順滑了那都是很礙事的。

檢查光圈環主要是看鏡頭的光圈葉片能不能正常收縮,光圈葉片上有沒有漏油等。

可能有些老鏡頭爲了控制成本會使用塑料的卡口,我們在買鏡頭的時候最好將自己的機身也帶着,看看卡口有沒有損壞或老化,能不能正常的裝在自己的相機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