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蓋頂圓光內施淺黃色琺琅釉爲地,描繪五隻紅色蝙蝠環繞一個圖案化的壽字飛舞,寓意五福捧壽。如金鑲寶石蝙蝠簪、青玉鳳蝠紋如意、白玉五蝠捧壽帶扣、栽絨金地藍色團蝠紋毯、紅木雲蝠紋翹頭案、黑漆描金五蝠雲紋靠背椅、黑漆描金蓮蝠紋寶座式筆架。

(原標題:故宮六百年鑑賞④|傳統工藝裏的蝙蝠: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雖然新冠病毒的原始宿主與蝙蝠不無關係,然而蝙蝠何罪?

如果追溯“蝙蝠”二字,由於在漢字中諧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納吉之意。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如果要選一個應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的話,蝙蝠一定是少不了的。

今年是故宮600年誕辰。“澎湃新聞·古代藝術”推出的“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即是故宮博物院工藝美術藏品中的蝙蝠形象。

故宮博物院藏的金鑲寶石蝙蝠簪

提起蝙蝠,人們往往嗤之以鼻。這種似獸似鳥的動物,習於夜間活動。在民間故事中,也多是充當“騎牆派”的典型。然而,在中國吉祥崇尚習俗中,因其諧音,卻是“福”的象徵,堪稱是中國祈福第一吉祥物。蝙蝠是哺乳綱,冀手目動物的通稱。對於這種形體奇特的動物,中國民間俗傳是老鼠喫鹽變成的,這是一種誤說。蝙蝠和老鼠並沒有分類學上的親緣關係,只不過其外形有某種相似而已。古人也以鼠稱呼蝙蝠,叫做“天鼠”、“飛鼠”或“仙鼠”。由於蝙蝠會飛,多在夜間行動,也有“夜燕”別名,但比較正式的名稱是“伏冀”。《本草綱目》引唐人蘇恭之語;“伏冀者,以其晝伏有翼也。”

對於這樣一種神祕物種,古人對其形象的最早記錄卻可追溯至新時器時期紅山文化的玉蝙蝠。此後在商代、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可見到帶有蝙蝠紋飾的器物。其中在我國出土的西漢蝙蝠形柿蒂座連弧紋鏡,其柿蒂構成蝙蝠形,旁有鐫刻的銘文“長相思,毋相忘,常富貴,樂未央”。顯然,這裏的“蝙蝠”是富貴之“富”的諧音與形象化。這一時期的蝙蝠形紋飾造型基本把握了對象的基本特徵,具有直觀性的特點,用剪影式、單純化的形象來表現生命的姿態。紋樣既寫實又誇張,單純洗練、粗放古樸,不視細節修飾,也沒有個性表達,表現的是異常簡潔單純的粗輪廓粗線條的整體形象。是一種粗輪廓的寫實,不拘泥於細節,構成一種古拙的風格,呈現出中華本土的藝術審美傳統。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作爲象徵“福”的吉祥物,蝙蝠在明代已經普遍流行,清代帶有蝙蝠形象的各種祥圖案更是屢見不鮮。例如:幾個童子抓蝙蝠往罈子裏裝,構成“納福迎祥”圖案,二隻蝙蝠稱“雙福”,五隻蝙蝠組成“五福捧壽”、“五福和合”、“五福臨門”、“五福長慶”、“平安五福自天來”等五福系列。更多的是與其它吉祥物配合,演繹出“福壽如意”、“福山壽海”、“福分無疆”、“福緣善慶”、“翹盼福音”、“引福入堂”、“多福多壽多貴子”等衆多的流行圖案,不勝枚舉。如果在中國傳統的吉祥物中選一個應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話,非“蝠”莫屬。

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蝙蝠”紋飾在陶瓷、漆器、服飾、傢俱、文房等生活用品中隨處可見,它們或是以礬紅彩繪就“紅蝠”,寓意“洪福齊天”;或是與“壽桃”相結合,寓意“福壽雙全”;或是與牡丹、蝴蝶相結合,寓意“富貴萬壽”;或是五蝠圍繞一個“壽”字,寓意“五蝠捧壽”……其變化之豐富、應用之廣泛前所未有、令人驚歎。

一、“洪福齊天”

紅彩蝙蝠是清代瓷器上常見的吉祥紋飾之一,因“紅蝠”諧音“洪福”,故清代瓷器多以紅色蝙蝠紋寓意“洪福齊天”。

松石綠地礬紅彩雲蝠紋葫蘆瓶

松石綠地礬紅彩雲蝠紋葫蘆瓶,清乾隆,口徑3.5釐米,底徑11.4釐米,高33.3釐米。

葫蘆形瓶是中國古代陶瓷中的傳統造型,葫蘆的多籽與纏繞的藤蔓被人類賦予多子多孫和延綿不斷繁衍的含義。葫蘆也是道教的聖物,既是通往仙境的法物,也是存放金丹的容器。

此瓶呈寶葫蘆形,小口,短頸,上腹較小,下腹較大。束腰。圈足。瓶內施松石綠釉,外壁松石綠地礬紅彩雲蝠紋裝飾。圈足內施松石綠釉,外底中心留白,礬紅彩單方欄內署礬紅彩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瓶上的“紅蝠”與“洪福”諧音,寓意“洪福齊天”。

從器型看,此瓶造型飽滿端莊,無論是紋樣還是造型均反映了乾隆時期對“福文化”的理解和追求。

黃地粉彩紅蝠紋盤

黃地粉彩紅蝠紋盤,清同治,高2.8釐米,口徑7.7釐米,足徑4.2釐米。

盤敞口,弧腹,圈足,足內紅彩書“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器裏爲黃地紅彩蝙蝠紋裝飾,蝙蝠紋以紅彩勾邊,再描一層金彩,內填紅彩,其羽翼的筋脈以金彩勾繪。盤外壁爲白地粉彩折枝牡丹紋、西蕃蓮、蓮花紋3朵,口沿飾金彩。由於“蝠”與“福”同音,寓意“洪福齊天”。

青花礬紅彩雲蝠紋直頸瓶

青花礬紅彩雲蝠直頸瓶,清宣統,高33.5釐米,口徑7.8釐米,足徑15釐米。清宮舊藏。

瓶小口,直頸,圓腹,圈足。外壁以青花礬紅彩裝飾。以青料描繪祥雲,以礬紅彩描繪蝙蝠,寓意“洪福齊天”。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

二、“天賜五福”

《尚書·洪範》中有云:“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是古代中國人對人生幸福追求的目標。故宮博物院藏的取“天賜五福”吉祥寓意的工藝精品有很多,其中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豔麗奇巧,令人愛不釋手;青花桃蝠紋橄欖式瓶則於清秀中顯露出古樸剛勁之風。

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

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長49釐米。

《晉書》記載:王敦“每酒後輒詠魏武帝樂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邊盡缺。”唐代詩人李賀《始爲奉禮憶昌谷山居》詩中有:“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之句。可見晉唐時代,我國已有如意。當時如意的功能主要是用來搔癢。

作爲工藝美術品的如意,以清代爲多,明代亦有但今天已少見。如意的品類有琺琅如意、木嵌鑲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康熙年間,如意大量出現在皇宮。溥儀時期,如意仍是皇帝與后妃們的把玩之物,寢殿中、寶座旁隨處可見,取吉祥、順心之蘊義,甚至皇帝還以如意賞賜親近的王公大臣。

此如意是雕鏤點嵌相結合的一件作品,通體鵝黃色。如意柄鏤雕作纏繞的枝幹狀,奇巧玲瓏,如不事刀工天然而成。在如意首上嵌有粉碧璽花、碧玉葉、白玉果的桃枝,愈增其富麗。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花枝間點綴着5只金蝙蝠,蝙蝠或以紅寶石作身,或以大珍珠爲體,金翅之上還嵌有小紅寶石。寓“天賜五福”之意。此物豔麗奇巧,令人愛不釋手。

青花桃蝠紋橄欖式瓶

青花桃蝠紋橄欖式瓶,高39.3釐米,口徑10釐米,足徑12.3釐米。

瓶撇口,細長頸,腹下漸斂,圈足外撇。瓶身以桃樹爲主題紋飾,樹上結桃實9枚,桃花20朵,樹下繪靈芝、竹子,空間繪蝙蝠5只。口、足際各繪雙弦紋一週。底足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雍正朝官窯瓷器以造型端莊、做工精細著稱。此瓶造型秀麗,構圖疏密得當,工藝精巧。青花畫風仿明永樂、宣德風格,以點染的重筆模仿鐵結晶斑點,於清秀中顯露出古樸剛勁之風。圖案中的桃實、桃花、桃枝、蝙蝠、靈芝、竹子等,在傳統文化中均屬於吉祥圖案,寓意福壽吉祥。此瓶爲雍正官窯青花瓷器的傑出之作。

三、“五蝠捧壽”

紅雕漆“五蝠捧壽”鼻菸壺

紅雕漆“五蝠捧壽”鼻菸壺,清乾隆,口徑1.9釐米,高7釐米。

所謂雕漆,是在已經制好的木胎上層層塗漆,達到一定厚度後,雕刻出具有層次分明、主題突出之效果的花紋。由於必須在每層漆晾乾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繼續髹塗,而乾隆朝的每件雕漆作品至少要塗50層,因此,其製作週期較之瓷器或玉器要長很多,成品數量相對較少。

這件雕漆鼻菸壺應是在乾隆年間由清宮造辦處畫樣後交蘇州織造成做的。鼻菸壺侈口,豐肩,扁腹微鼓,平底,圈足極矮。內爲銅胎,頸、腹部雕紅漆“卍”字錦地五蝠捧壽紋,無款。附銀蓮瓣紋嵌碧璽蓋,蓋下連象牙匙。口、足鎏金。刀法快利,紋飾精細纖巧,具有乾隆朝雕漆的顯著特點。圍繞圖案化壽字的5只蝙蝠一律採用俯視構圖,儘管設計略顯呆板,但類似的紋樣在其它材質的官造器物上比較常見,可以視作一種典型的宮廷風格。

銀累絲燒藍五蝠捧壽委角盒

銀累絲燒藍五蝠捧壽委角盒,清,長16.5釐米,寬12.3釐米,高9釐米。

此盒作工精細,富麗堂皇,當爲后妃盛首飾之用。盒爲銀胎,四方委角形,左右兩側設銅鍍金提環。各面均以料石圍邊,內嵌開光,開光內飾銀累絲花葉紋及燒藍花卉、動物等紋飾。特別是蓋面的製作更爲精緻:四角各鏨刻松鼠,活潑可愛,中間嵌燒藍五蝠捧壽紋。此盒的銀累絲製作精良,技藝高超,細微處亦精益求精,可謂累絲工藝中的精品。

掐絲琺琅五福捧壽圓盒

掐絲琺琅五福捧壽捧盒,清晚期,口徑29.6釐米,高17.3釐米。

圓盒子口,鼓腹,平底,圈足。蓋頂圓光內施淺黃色琺琅釉爲地,描繪五隻紅色蝙蝠環繞一個圖案化的壽字飛舞,寓意五福捧壽。器壁通體施藍色琺琅釉,四開光兩兩相對,蓋壁的開光內裝飾花鳥紋,盒壁的開光內裝飾花卉紋。外底方框內有“大清工藝局造” 掐絲六字款。從掐絲瑣碎繁密、釉較乾澀、器表光滑無砂眼、圖案呆板等特徵推斷,這件圓盒應屬晚清作品。

由於製作耗時廢銅,掐絲琺琅工藝在乾隆末年開始走下坡路,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內外交困,宮廷琺琅工藝的發展遭受毀滅性打擊,帶有官款的琺琅器只有零星發現。同治、光緒年間,內府所需琺琅器幾乎全由北京民間作坊生產,再加上外銷暢通的刺激,民間琺琅工藝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較之乾隆時期差距甚遠。此件圓盒署“大清工藝局造”款,證明其由清宮燒製,彌足珍貴。

四、“福壽雙全”

畫琺琅桃蝠紋瓶

畫琺琅桃蝠紋瓶,清康熙,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製造,高13.6釐米,口徑4.1釐米,腹徑7.4釐米,足徑4.1釐米。清宮舊藏。

瓶侈口,細頸,鼓腹,圈足,口、足邊鍍金。通體以白色琺琅釉爲地,彩繪古樹桃實、壽石翠竹、流雲蝙蝠等。足內白色琺琅釉地,寶藍色雙線方框內楷書“康熙御製”四字款。桃蝠紋寓意福壽吉祥。此瓶畫面清新豔麗,風格寫實,繪製精湛,用筆工整而又不失灑脫大方,徹底改變了早期畫琺琅器釉料施用濃厚、釉色灰澀、氣泡密集等工藝上的不足,是康熙晚期畫琺琅工藝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

匏制福壽紋桃式盒

匏制福壽紋桃式盒,通高7.6釐米,內口最大徑8.9釐米。

盒爲桃式,蓋、身以子母口相合,恰如剖開之二爿桃實,寫實生動。蓋頂、底面均飾凸起的桃枝、桃葉、桃花、桃實紋,蓋面邊緣刻畫一隻蝙蝠,蓋頂枝葉間有“乾隆賞玩”四字款識。桃實紋飾陽起較高,花葉、枝條次之,款識又低淺許多,區分出多個層次,極具浮雕感。物象變化豐富,栩栩如生,花筋葉脈均能彷彿,殊爲不易。蓋面微弧,底面稍平,以突出的桃實作爲矮足,尤見巧思。其中蝙蝠取諧音爲“福”,壽桃象徵“長壽”,寓意“福壽雙全”。

依此桃式盒的式樣,爲對稱的匏體,從中剖開,將蓋部的口邊去掉,即成二部分相合的子母口,且將蒂柄之斑痕也一併去掉,可謂匠心獨運。

五、“壽山福海”

端石壽山福海紋硯

端石壽山福海紋硯,清乾隆,長22釐米,寬15釐米,厚3釐米。清宮舊藏。

硯以端石制,石質細膩,色黝紫,堅潤如舊坑端石。橢圓形硯式,硯堂寬闊,硯池處雕飾蝙蝠雲紋,5只展翅的蝙蝠錯落有致,寓五福之吉意。硯邊周飾雲紋。硯背面雕刻海水仙山圖,意寓壽山福海之祥瑞。

此硯雕工圓潤,石質精良,隨形配有紫檀木盒,爲宮廷造辦處硯作所制。

青花壽山福海紋花口瓶

青花壽山福海紋花口瓶,高25.5釐米,口徑7.5釐米,足徑10.8釐米。

瓶花口,瓜棱式頸,溜肩,圓腹,圈足微外撇。頸部繪折枝花卉,腹部繪一株桃樹,樹枝上結有數枚壽桃,樹下繪山石與江崖海水紋,空間繪飛蝠,近底處繪變形如意頭和折枝蓮紋各一週。足內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構思奇巧,青花濃重豔麗並有暈散,具有仿明代永、宣青花的藝術效果。紋飾爲吉祥圖案,寓意“壽山福海”。

湖色壽山福海暗花綾袷襯衣

湖色壽山福海暗花綾袷襯衣,清嘉慶,身長146釐米,兩袖通長167釐米,袖口寬17釐米,下襬寬124釐米。清宮舊藏。

襯衣圓領,大襟右衽,平袖,不開裾。衣以湖色壽山福海紋綾爲面,白素綢爲裏,領緣鑲石青緞邊,襟綴銅鎏金鏨花扣四。此爲清代后妃的便服。襯衣織造細膩,構圖嚴謹,提花清晰規整,爲杭州織造局織造。領口系墨書黃紙籤,正面書:“嘉慶十七年二月初二日收,四執事交”,背面書“綠綾袷襯衣一件”。

黑漆描金蓮蝠紋寶座式筆架

青玉鳳蝠紋如意

此外,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還有很多取“蝠”之吉祥寓意的工藝精品。如金鑲寶石蝙蝠簪、青玉鳳蝠紋如意、白玉五蝠捧壽帶扣、栽絨金地藍色團蝠紋毯、紅木雲蝠紋翹頭案、黑漆描金五蝠雲紋靠背椅、黑漆描金蓮蝠紋寶座式筆架……涉及領域之廣、院藏精品之多,絕非三言兩語可道盡。

張玥寧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張玥寧_NB1275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