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陶瓷既有書籍記載,又有詩文讚頌。首先,明代陶瓷胎體迎光透視,多顯肉紅色。對明清瓷器的胎體有這麼幾種說法:一是明代江西瓷器的胎體迎光透視,多顯肉紅色;明成化胎體透光顯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國仿品則顯青白色。二是在強光下透視明代陶瓷可以看到胎釉是一種粉紅、肉紅或蝦紅色的傾向。不管是迎光透視、強光下透視,還是在日光或燈光下映照,這裏的關鍵是“光”是什麼?怎麼透視?開始筆者拿着明代瓷器在日光下映照,在日光燈下迎光照,在節能燈下透視,在白熾燈下迎光照,就是看不到粉紅、肉紅和蝦紅色,心裏很納悶。

後來,筆者突然醒悟,這裏古人說的光有三種:一是燈,它不是電燈,而是燭燈、燭光;二是太陽、太陽光;三是燃燒的柴火,如竈堂裏的火。你拿着明代的碗盒,點是蠟燭,湊近燭光看,胎體肯定多顯肉紅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盤,迎着通紅的太陽強光透視,胎體肯定顯肉紅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盤,迎着燃燒的柴火透視,胎體肯定呈粉紅、肉紅或蝦紅色。

明洪武 歲寒三友圖玉壺春瓶

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一朝共31年。自洪武二年(1369年)始,明朝政府在景德鎮設御窯廠專門燒造宮廷用瓷。清藍浦《景德鎮陶錄》記明洪武二年:“就鎮之珠山設御窯廠,置官監督,燒造解京”。但是目前尚未發現一件帶真正洪武官窯紀年款的器物,洪武朝瓷器一直未被人們所認識,並有“洪武無瓷”的說法。1964年南京明故宮遺址和1994年景德鎮珠山東門頭出土了洪武官窯標本,經過對考古資料結合館藏文物對比研究後,我們已大致瞭解了洪武官窯的風格,初步揭開了洪武官窯器神祕的面紗。

洪武朝正處於元明交替之際,是一個承上啓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在景德鎮設置了御窯廠,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官窯。它由朝廷督辦,集中全國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專門生產皇家使用的瓷器,燒製手段和配方都嚴格保密,一線拍行藏品徵集及私下交易,壹叄壹陸柒柒貳,柒柒陸捌王女士。對器物的器形,紋飾、品種都有嚴格的規定,禁止民間使用。洪武時期瓷器對後世官窯瓷器的製作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青花瓷作爲民窯在元代主要作爲出口和廟宇供奉的訂燒器,人們生活中並不使用。從洪武時期或稍早,青花瓷開始大量燒造,並普遍在人們生活中使用,以後歷代作爲主流品種,一直沿用至今。洪武時期官窯瓷器流傳很少,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爲例,可定爲洪武朝的器物僅有百餘件,甚爲珍貴。

明洪武 纏枝牡丹紋釉裏紅玉壺春瓶

洪武瓷的胎體比較厚重,但比元代同類產品薄,呈現土黃色或者灰白色,手感均比較平滑。因爲瓷土淘洗的粗細不同,胎質也有粗有細。官窯器因爲工藝精細,一般瓷化程度較高,因而胎體緻密細白。民窯器則大多數胎體略含雜質,氧化鐵黑黃色疵點,偶有小片的窯渣粘附,呈淺灰白色。洪武瓷釉層肥厚光潤,白中泛青,晚期釉色趨淡,有極淡的卵白色。有些民窯器因爲胎體稍粗而呈青灰或灰白色。釉質玻化程度較高,釉面極少有開片現象,釉面細膩、潔淨。

從國內外傳世品中分辨出的洪武瓷可以瞭解,洪武時期官窯瓷器以釉裏紅爲多,釉裏紅是用氧化銅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產生的紅色作爲裝飾的,銅元素對窯爐的溫度和氣氛要求非常嚴格,因此釉裏紅的燒造技術很難掌握,有“千窯難得一紅”之稱。元代只少量的製作,而洪武朝大量燒造

洪武朝正處於元明交替之際,是一個承上啓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由於匠籍制的繼續推行,此時燒造瓷器的是元代制瓷匠人的後代,因此瓷器造型、紋飾、工藝與元代一脈相承。

明洪武 釉裏紅龍紋膽瓶

洪武瓷器的造型,依然帶有元代古樸墩厚的風格,常見的器形有大盤、大碗、軍持、玉壺春瓶、執壺、蓋罐等,洪武大件器物尺寸超過元代器,如罐類,元代器高度多在30釐米左右,而洪武罐一般高度在40釐米左右,有的高達66釐米。碗類有的口徑達41釐米。盤類,元代盤徑多在30~40釐米,超過45釐米的較爲少見,而洪武盤口徑超過45釐米的較多,有的達到55釐米。洪武官窯器大件器物氣勢宏大,反映出洪武時期在器物成型、燒造技藝的成熟。

查閱當今我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洪武瓷資料後不難發現,洪武瓷器的紋飾,依然保留着元代簡練流暢,豪放生動的風格,只是略顯秀氣。紋飾較單調,以植物花卉爲主,有纏枝菊、纏枝牡丹、纏枝蓮、折枝花卉等;此時以龍鳳紋裝飾的器物很少見,目前只見龍紋不見鳳紋。元代瓷器上盛行的極爲生動的人物故事題材,以及麒麟、魚、草蟲等動物紋樣,在洪武瓷器上卻都已消失,這或許與當時朝廷禁令有關。

洪武瓷胎質乾澀,釉質肥厚凝膩,胎質較白、乾澀、間有空隙;釉質肥厚凝膩如堆脂;胎釉結合緊密;釉色呈乳白色,微微閃青灰。器物上常見縮釉現象,露胎處見窯紅。

明洪武 青花纏枝牡丹紋

扁菊是洪武瓷最具代表性的紋飾,呈橢圓形,花蕊作斜網格紋,花蕊外以雙線描花廓花瓣兩層,裏層不填色,外層每個花瓣的頂端和一側留有白邊,用以表現花瓣之間的間隔,使花葉每一層花廓表現得很清楚。這種扁菊花形式有別於元代青花瓷上的菊花紋,爲區分元代與明初瓷器提供了重要依據。外壁的變形蓮瓣與元代比較,洪武瓷器上的變形仰覆蓮瓣邊緣只勾線而不填色,除個別分開畫外,蓮瓣相互借用邊線,元代蓮瓣各自獨立,頸部的蕉葉紋由元代的中莖填色改爲中莖拔白,紋飾用軟筆勾勒,線條流暢,多用沒骨畫法,即不用勾線填色,一筆點畫而成,有些紋飾填色使用小筆填繪(即不用大筆渲染),形成深淡的筆觸。

洪武時期主要燒造青花與釉裏紅兩個品種,青花依然用蘇麻離青料,但髮色少有紫豔的,多數髮色灰黑且淺淡,在紋飾線條中有塊狀黑斑,不暈散;釉裏紅多數成色較淡,爲醬紅色。除青花與釉裏紅,此時有一現象:大件器物不如小件器物髮色豔麗。

盤碗類內底面器壁與器底相接處有一週下凹,俗稱“月亮底”。琢器類器物(瓶罐類器物),由於當時器物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有接胎痕;器物裏釉有白色絞絲紋;洪武瓷器物底足除玉壺春、玉壺春執壺、大碗爲釉底外,其它器物則底足無釉,無釉底足刷有一層橙紅色護胎釉,可見絲刷痕,且常見釉斑自然分佈,大罐底部有沾沙,底足多爲平削足,由於當時工具所限,器物底足修足並不十分規整。

明 洪武 青花纏枝蓮花卉紋大碗

洪武朝民窯造型與元代有相似之處,但胎體趨薄,例如常見的折腰盤,此造型在元代極爲流行。洪武民窯瓷的胎土淘煉粗糙,胎質乾澀,間有空隙,有些胎土發黃,類似漿胎現象,可能是由於火力不足所致;釉面玻璃質感較強且較厚;釉色灰青,有的釉面伴有細碎無色的自然開片;大多底足無釉,足牆較厚,中心有雞心狀突起,旋紋明顯,偶有粘砂現象,隨着工藝的變化,漸漸的足壁由厚到薄,由斜削到直削,由無釉砂底到釉底。

洪武民窯瓷器的紋飾比較簡單,器物內心常繪青花雙圈,內書草書的“福”、“壽”字,也有繪植物,如蘭草、蓮花、月映梅等,器物外壁常繪纏枝蓮、卷草紋、人物紋等。內口沿多有一道青花圈線,或一週幾何紋飾,值得注意的是器物底足外足牆不見青花圈線;畫法用筆簡練、樸實無華,俗稱“一筆點畫”,即在繪畫中沒有勾、勒、點、染,直接繪畫使紋飾一氣呵成。青花用料爲國產的“土青”,色調普遍晦暗,髮色藍中泛灰黑,凝聚出黑褐色斑點、但無暈散現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