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是古代焚香燒炭之器,有燻爐、香爐、手腳爐之分。古人崇尚焚香,香爐用途極多,主要功能有三點:一是用來薰衣;第二是書房必備之器,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詩句爲證;第三是用來供祀神佛。明代宣德年間所鑄的銅爐屬焚香供祀之類,是專爲郊壇大廟鑄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爐,宣德爐選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樸典雅,當時就十分珍貴。

宣德爐,是由明代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1428〉親自督導、參與監造的銅香爐,簡稱“宣德爐”。它是中國歷史上首次運用風磨銅〈天然黃銅〉經十二煉後鑄成的銅器,開起了我國黃銅鑄器的先河。並親自爲鑄爐銘文落款:“大明宣德年制”。這是歷朝歷代浫見的。有慄殼、棠梨、褐色、藏經紙等多種顏色。大明宣德爐孤品橫空出世,揭開了近六百年古今收藏家對它懸而未解的神祕面紗,而今現身於春拍的現場,可謂是當今收藏界的一大幸事

宣德爐基本形制是敞口、方脣或圓脣,頸矮而細,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口沿上置橋形耳或了形耳或獸形耳,銘文年款多於爐外底,與宣德瓷器款近似。宣德爐的特色:一是原料多,除銅之外,還有金、銀等貴重材料加入,一線拍行藏品徵集,壹叄壹陸柒柒貳,柒柒陸捌王女士。所以爐質特別細膩,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二是煉次繁,一般爐料要經四煉,而宣德爐要經十二煉,因此爐質會更加純細,如嬰兒膚。真爐色澤蘊藏於內,映出黯淡奇光,燦爛自然、柔和;而僞者照於外表,非自然生成。三是閃金光,鎏金或嵌金宣德爐金光閃閃,給人—種不同凡器的感覺。

真假宣德爐不管是圓形還是方型,也不管是陶耳,還是橋耳、半環耳,相同型者,輕浮者爲假,渾厚古樸者爲真。真宣德爐的款識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結構嚴謹,字體規整;而假宣德爐一般爲“大明宣德年制”的六款,隨意書者爲多,字體不規整。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爐真者,金水很厚,呈黃中閃白色;假者,金水薄,不均勻,顯輕浮。

從器型大小而言,現存世宣德爐尺寸8到12釐米的居多,15釐米的少有,大於20釐米的實屬罕見.從宣德爐的色澤而論史籍中有明確記載,佛經紙色爲佳。如有通體滿鎏金並鑲嵌金片者更是鳳毛麟角。此爐將三個經典集於一身。

流傳至今標準的鑑別方法如下:大字撇硬直到腰,明字日月橫同高,德字心上沒有橫,宣字日圓年肥腰,製衣橫不越刀。此爐底款如上所示,無一差遲,實屬難得。孤品驚現,增值無限。鑑別時,首先要知道真宣德爐選用的是一種風磨銅。反覆提煉,北京翰海秋拍藏品徵集,壹叄壹陸柒柒貳,柒柒陸捌王女士。同時銅中加入金、銀等貴金屬,這樣,愈燒愈純,金銀等貴金屬便浮於表面,輕輕擦拭,便泛出光澤,所以說銅質非常精細,而作假者不知其內加入金銀等貴金屬,不瞭解其比例,因此從銅質上能鑑別真僞,須看宣德爐底、足,露銅精者爲真,粗劣者爲假。

總之,宣德爐最奇妙處在於色彩。僞 造的宣德爐色彩炫於外表,真的宣德爐色彩融於內質,從黯淡中放出奇妙的光澤,如同美麗的女子,其肌膚柔滑細膩,惹人撫弄。宣德爐放在火上燒久了,色彩燦爛多變,如果長時間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與從前—樣,僞 造的宣德爐,即使用火培養數十年,一旦脫火,則形容枯槁。

不同時期的宣德爐在精度和質量上都有不同側重點。明代宣德三年鑄爐:重韻味,不管是整體或者細部的設計,都耐人尋味。明代中期至明末清初的爐有拙樸的厚重感。雍正時期的爐線條柔和,而乾隆時的精爐工藝水平達到歷史最高點。值得注意的是,宣德三年爐:底款爲:六字正楷書體、熱印銘文,底款的“德”字心上沒有一橫,有“傳說故事”。進入清代中期,落款也有不省一橫的。明代宣德年後鑄造的各類銘文仿爐,其銘文大都爲小楷字體,書體不規整、且制字的衣橫均未過刀的寫法,直至清代。

真品鑄工質量平均,鑄工相當藝精。僞品鑄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鑄工粗糙。宣德爐造型樸古雅韻,古雅渾厚爲上品,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橋耳爲上。鑄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徑8-12釐米的爐最常見,重量在600__800克之間,屬於手把爐;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宣德三年鑄爐,不以重量評價。進入明中期後,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

宣德爐的外形,其內腔亦有欣賞和斷代價值,反映了匠心和時代的審美情趣。宣德三年鑄爐,爐腔、口、壁等厚。明代中期後,工匠更注重內腔的造型設計,尤其想表達爐腔的縱深感(橫向的和豎向的)。橫向的縱深感以弧線大來體現,豎向的縱深感以爐腔深來表達: 爐壁不等厚,上下厚,中間薄; 爐口壁直,向內腔過度有棱角;內腔底低; 內腔底面徑小; 內腔的最凸處低於外形的最凸處。

真品有自然均勻的使用磨損,特別是在足底。僞品無磨損或人爲打磨。落款熱印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宣德三年爐精巧、韻雅,爐重在六百至八百克。明代中期後,銅爐的整體風格是渾厚、拙樸,重量在一千克以上至幾千克。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緻。時至清代中期,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緻,但總體上渾厚不足。清代晚期及以後,銅爐鑄造的質量每況愈下,無論是包漿紋飾造型都比前期的差。

、仿品鑑別

當代仿。宣德三年宮廷封爐不鑄之後,當時的監造者將原來的工匠再集中起來,另行鑄造。由於原料不足,風磨銅已經用完而不復出,鑄工只能以黃雜銅代之,雖做工與以前一般極盡精緻。形態更爲多變,但銅質終於不及。同時底款有了變化。字數增多,爲“大明宣德五年監工部官吳邦佐造”和“工部員外臣李澄德監造”等,楷款、篆款均有。

明代中期仿。明代中期的正德年間,朝野亦需用銅香爐,因宣德爐已經深入人心,遂沿用宣德爐的造型和款式或稍加變化。此時爐的特色是銅色泛黃,器身鑄有伊斯蘭文。明代中期伊斯蘭文化大量傳入中國,致使正德皇帝亦信奉起伊斯蘭教,所以當時製作的工藝品如銅器、瓷器、景泰藍及許多的物品之上多有伊斯蘭文(迴文)的出現,至明末鑄造的宣德爐上亦沿此風,並且楷書、篆書並用。

明末和清初仿造。該時的工藝美術器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所以宣德爐仿品製作亦美,並沿用明代的失蠟鑄造法,但在造型上與明代相比,惟顯靈巧而已。其胎亦厚重,色有暗紅、橙黃等。款式上除了仿大明宣德款之外,還有署“袖雲居”、“水雲居”、“風月侶”等的篆書方款。

清晚期至民國時期仿。其銅質粗,砂眼多,爐壁薄,分量輕,有的以翻砂法澆鑄,工藝更加粗糙。

收藏宣德爐要點:縱觀宣德爐的收藏,誤區很多,這和現代所唯專家的認知有直接關係。這裏要指正的是:宣德年皇家鑄爐纔是宣德爐,後朝各代民間鑄宣德爐,只能是仿宣德爐。宣德爐問世後,得到各朝代忠愛,但各朝各代官方,均鑄造了各自銘文的銅香爐,也非常精典有朝代特徵。鑄造浠少,正因鑄造浠少,才顯珍貴。但明朝各代民間均未出現仿大明宣德年制的銅爐。民間鑄爐,均印自已的銘文。大量出現仿宣德爐是在明末開始,進入清代盛行,後各朝、各代民間大量私仿,直至現代。

因此:收藏宣德爐精品:

一、宣德三、四年的倆批次銅爐,宣德三年爐爲上品。

二、明·清各代的官方鑄爐。

三、明朝各代的民間鑄爐〈有自已落款〉。

四、清朝各代的民間鑄爐 〈有自已落款〉。

五、明末、清初的仿宣德爐〈比銅質、爐型、工藝、印款銘文〉。

六、清三代的民間仿宣德爐 〈比銅質、爐型、工藝、印款銘文〉。

七、清晚、民國期民間仿宣德爐,〈好爐很少,收藏意義不大〉。

八、文革、現代銅爐:巧生仿宣德爐和巧生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