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與茶的祕密,苦與甜的記憶,記憶因爲某些細節才得以清晰的留存。是色澤,是聲音,是味道。具體到某一天天空和草地的顏色,具體到某一天喝過一輩子也忘不了的茶。一捧紫砂泥土,一碗清冷泉水,經藝術之手幾番精雕細琢,將散碎柔軟的東西,交付烈火,便幻化出渾然天成的紫砂壺,凝聚着滄桑多舛的歷史和文化。於是,簡單的東西有了生命,有了靈性。

紫砂壺之所以受到茶人喜愛,一方面是造型美觀,另一方面泡茶時有許多優點:(一)紫砂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用紫砂壺沏茶,不失原味。(二)紫砂壺透氣性能好正在加載紫砂壺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暑天越宿不餿。久置不用,也不會有宿雜氣,只要用時先滿貯沸水,立刻傾出,再浸入冷水中沖洗,元氣即可恢復,泡茶仍得原味。(三)紫砂壺能吸收茶汁壺內壁不刷,沏茶而絕無異味。紫砂壺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鏽”,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這與紫砂壺胎質具有一定的氣孔率有關,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四)紫砂壺冷熱急變性能好寒冬臘月,壺內注入沸水,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同時砂質傳熱緩慢,泡茶後握持不會炙手。而且還可以置於文火上烹燒加溫,不會因受火而裂。(五)紫砂使用越久壺身色澤越發光亮照人,氣韻溫雅。紫砂壺長久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變得越發光潤可愛,所以聞龍在《茶箋》中說:“摩掌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陽羨茗壺系》說:“壺經久用,滌拭口加,自發闇然之光,入可見鑒。”

時大彬(1573——1648),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時朋的兒子,他對紫砂陶的泥料配製、成型技法、造型設計與銘刻,都極有研究,確立了至今仍爲紫砂業沿襲的用泥片和鑲接那種憑空成型的高難度技術體系。他精選紫砂泥調配成各種泥色,用以製品,形成古樸雄渾的風格。據後人簡要統計,其存世作品,包括見於著述的不過數十件而已。

大彬的作品,除茶具之外,還有文房清玩。其顯著的藝術特點之一是自署款識。時大彬早先往往請人代筆署款。在交接許多文人雅士以後,時大彬便揣摩名家書體,發憤苦學。功夫不負有心人,時大彬終於寫得一手好字。他削竹爲刃,以竹代筆,在壺藝作品上署名。其書法深得許多名士的讚賞。以至於後來把大彬書法作爲辨別作品真僞的標準之一。

香港著名收藏家羅桂祥先生曾經研究過海內外有明確紀年的大彬壺或同時代茶壺的體積,最大的屬於1965年南京中華門外馬家山明司禮監太監吳徑墓出土的紫砂提樑壺,連同提樑在內也只有17.7釐米高。同時出土的有紀年墓誌,對於我們認識時大彬時代紫砂壺的面貌提供了可靠的借鑑依據。據初步調查,明代紫砂壺的高度以11釐米至16釐米居多,也就是中、小型壺佔絕大多數,超過20釐米高度的紫砂壺基本沒有。太大的壺體不符合當時人們“每一客,壺一把”的飲茶時尚,而且過大的容量茶香易渙散,既浪費茶葉而且情趣皆無。

時大彬首創了調砂制壺法,即在紫砂泥料內調入硐砂。在紫砂壺燒製成型後,壺表會呈現細小顆粒,達到”銀砂閃點“的效果,古人稱讚爲”砂粗,質古。肌理勻“。這種工藝是很多時壺的一個重要特點,紫砂提樑大壺和書扁壺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多以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取勝,很少見到圖案裝飾和詩詞題記。

判斷時大彬的紫砂壺,首先我們要泥料,跟泥色來判斷,時大彬那時候的泥料主要以紅泥、黃泥爲主,但是注意後期仿時大彬的紫砂壺的也有用這種泥料。說到時大彬紫砂壺鑑定,那我們首先看的就是落款,其次才判斷是否屬於大彬紫砂壺,一線拍行秋拍藏品徵集及私下交易,壹叄壹陸柒柒貳,柒柒陸捌王女士。時大彬落款方式以刻款爲主。大彬壺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大多屬中型壺,而且多爲光素無紋,追求素面素心,爲的是呈現紫砂的色彩美。後要提及的是,大彬壺真品陰刻款識多在壺底或底與柄之間的空隙處,字體近似歐、柳,結構搭配有力而結實,刻法深峻有力,流暢自如,功力深。

紫砂壺除了作者本身的名頭,壺本身的質地,工藝的高低,保存現狀的好壞,綜合決定了成交價格的高低。以目前拍賣市場對時大彬紫砂壺的喜愛程度,價值還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