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物愛好者王先生反映,昨天(10月6日)他和朋友一起尋訪鎮江丹陽三城巷的南朝石刻,發現一羣年輕人在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和梁簡文帝蕭綱莊陵石刻旁忙碌着,有的在石刻上鋪拓紙,有的忙着拓印。丹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文物科科長張益表示,文物拓印需要專門的技術,操作不當會對石刻造成污損和損壞,因此涉及文物的拓印需經文物部門許可,並由專業人士操作。

文物愛好者王先生反映,昨天(10月6日)他和朋友一起尋訪鎮江丹陽三城巷的南朝石刻,發現一羣年輕人在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和梁簡文帝蕭綱莊陵石刻旁忙碌着,有的在石刻上鋪拓紙,有的忙着拓印。這樣的操作到底是在幹嗎?對文物有沒有影響呢?王先生詢問專業人士後得知,這羣年輕人很可能是在拓印文物,隨後王先生立刻向丹陽文物部門舉報。

誰幹的?國寶南朝石刻遭非法拓印

10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鎮江丹陽三城巷,在一處草叢中,找到了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發現石刻上已經出現了類似墨汁的痕跡。南朝石刻的文保員陶師傅表示,接到相關投訴後,他及時趕到了現場,記錄下車牌照等相關信息後勸離了拓印者。“他們都是學生,我說上面不允許拓印,給撕了下來。”文保員陶師傅說。

視頻加載中...

監控視頻顯示,這羣年輕人前前後後忙活了很長時間。丹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文物科科長張益表示,文物拓印需要專門的技術,操作不當會對石刻造成污損和損壞,因此涉及文物的拓印需經文物部門許可,並由專業人士操作。

我國《文物複製拓印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複製、拓印文物,應當依法履行審批手續。依據相關法律,未經許可私拓違法,可以處 2 萬元以下罰款,如果對文物造成損壞,可以追究刑事責任。目前,丹陽文物部門已經向警方報案,等待進一步調查處理。

“要請專業部門對文物上疑似的墨點,進一步取樣,根據檢驗的結果決定採取哪種措施來清除。可能還要等公安找到相關人員的信息。”張益說。

誰幹的?國寶南朝石刻遭非法拓印

記者瞭解到,南朝石刻分散在南京、句容、丹陽三地,其中南京21處,集中在棲霞和江寧區,句容1處;丹陽11處,石刻的造型生動,氣勢雄偉,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珍品。爲了監護南朝石刻,文物部門也採取了多種措施。“有專職文保員定時巡查,有高清攝像頭,手機上有APP可以實時監控文物的情況。”張益說,爲了對南朝石刻更好地保護,他們委託江蘇省考古研究所對南朝石刻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勘探之後,根據調查情況,形成保護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

不僅丹陽的國保石刻遭非法拓印,2014年,南京"國保"蕭景、蕭憺陵墓石刻也曾遭非法拓印。墓碑上拓印的文字,究竟有多大價值呢?2014年9月27日上午,記者在南京十月廣場附近的草叢中,找到了這處蕭景墓石刻。在石柱底座上,仍然殘留着墨點。刻有碑文的立面更是被墨汁染了個全黑,草叢中也到處都是帶有墨跡的紙片。

記者瞭解到,不法分子來此拓片,和南朝石刻上的“字”有關。被污染蕭景墓文保石刻,碑文上的文字均屬於書法藝術價值極高的南朝梁時“反左書”。此字體在現今發現的南朝陵墓神道石柱上僅有兩例:一是丹陽梁文帝蕭順之陵墓神道東側石柱;另一就是在南京蕭景墓神道西側石柱。記者登錄了幾家電商平臺網站,發現不少商家都在出售拓片,一幅拓字,通過地下交易或網上交易,可以賣得數千元錢。

誰幹的?國寶南朝石刻遭非法拓印

我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修復、複製、拓印一級文物的,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審覈後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且限量拓印或複製,主要用於研究,絕對不允許在市場上銷售。律師表示,出售拓片的行爲也屬違規,電商平臺應該加強管理。“文物的拓片是禁止銷售的,如果消費者在電商平臺發現類似物品銷售,和平臺聯繫,對物品下架和封號。如果電商平臺沒有及時處理也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江蘇蘇博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國皓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