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表面上是事业大叔汉末最强诸侯之一,背地里是却是网文标配鲜肉男主,没错,我说的是袁绍,袁本初。

之前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看见有人问:如果拿袁绍和王思聪比,究竟哪个更厉害一些?

单看家世,袁绍同学一门三公,从祖父开始,他伯父、他爹、他叔父都是位列三公的人物,就拿他叔父袁隗来说,掌管国家财政大权的大司徒,就算那时候党锢之祸闹的风生水起,那也不妨碍袁家是权势家族。

一个官二代和一个富二代,官僚阶级和资本阶级的攀比,不过是权钱之间的较量,相生相克的道理大家心里头也是清楚的,我们压下不提,今天要说的是袁绍一介庶子,是怎么到后来名动天下的。

在封建社会,汉朝遵循周朝有严格的礼乐制度,朝廷取士多从勋贵家族中提拔有才能的子弟,有才能的人想要出仕得有上官的举荐,又或者有能上达天听的名声,并不存在什么读书人出人头地的捷径。

即便是鼎盛如唐朝,科举致仕的寒门子弟也寥寥无几,真正打开科举方便之门的还是明清时候的事情。

我们刚刚提过,袁绍是一个权贵世家的庶子,家里头出了四个正国级的干部,后台硬不硬?

单家世这一条,袁绍就已经压了同辈子弟不少了,更何况他伯父袁成早逝,膝下无子,于是将他过继在自己名下,此时袁绍的名分从一个走马章台的纨绔庶子变成了一个承袭衣钵的正房嫡子。

袁绍的亲生父亲袁成官拜司空,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自然不会不照拂一二,再加上还有个做司徒的叔叔,逢人就夸我家本初长得又好看,待人又和气,也算不辜负我兄长的在天之灵啊。

那别人一听当然就得跟着捧两句,少郎君年少有为,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良才,当然也是两位大人栽培的好,刚好濮阳有个空缺,得有劳少郎君了。

一来二去,不到二十岁的袁绍,就成了濮阳县的县长。

做官,家世名声一点都不能少,名声是那个时代仕途道路上最好的敲门砖。从小在官僚世家长大的袁绍,对于这一点自然不会陌生。

英雄记里说他:弱冠除复阳长,有清能名。

袁绍出任濮阳县长后,处事公正对待百姓也不错,挣出了一个清正能干的好名声,他自己个人条件又好,长得姿貌威武,颜值高的人在哪里都不会混得太差。

家世好,名声好,这都是次要条件,真正让袁绍在后期在讨伐谋逆战役中人心所向的,还是他铲除宦官乱政,平息党锢之祸的功绩。

彼时宦官手中的权利日益鼎盛,士子手中的权益却越发得少,汉室江山被一群阉人握在了手里,袁绍暂时退出了明面上的政治舞台,开始为父母结庐守孝,期限到了也隐居不出,坚决不与宦官集团同流合污。

与此同时,本就年少任侠素有德名的袁绍,利用自己的身份暗中接应反宦官集团的同道中人,为其谋事大开方便之门,后来这事被叔父袁隗知道了,迫于宦官势力质问他难道要袁家满门倾覆吗?

袁绍依旧不为所动,他联系了几位密友,其中便有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开始为铲除宦官集团做准备,这时,黄巾起义爆发了。

宦官集团被迫停止迫害士人的行为,何进的一封辟召将袁绍重新召回朝堂,灵帝病危后,宦官诓骗何太后,代掌幼皇权利意图谋害何进,收拢兵权。

何进此人虽为大将军,但犹豫难断总受旁人唆使,袁绍无奈献计兵谏太后,宦官铤而走险斩杀何进,袁绍便佯诈奉诏兵变皇城,屠戮宦官,就此平息了党锢之祸。

但他没想到的是,何进召回的董卓,居然拥兵自重操控皇位废立,意图掌权天下。

原本凭着平息党锢之祸这件大功,又有叔父袁隗的支持,五世三公的夙愿其实不难实现,可偏偏袁绍仍有一腔热血,仍旧有汉室臣子的风骨。

董卓在满朝文武面前要废立新皇,碍于他的兵威没有人敢吱声,唯有袁绍默默地站了出来。

董卓:如果你不让我立他,那么所有刘姓皇室就一个也不用活了!

袁绍:董公以为只有你的宝剑是锋利的,袁绍的宝剑难道就是生锈的吗?

留下这句话后,做了个长揖横刀离去,并且挂印出走毫不畏惧。

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如此振聋发聩之声,天下任何英雄听了也会热血沸腾,董卓只能安抚性地赐下冀州牧,将此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渊博的家学还有少年的声名给了他最大的助益,一门三公的荣耀使得袁家学生桃李天下,少时的贤名还有铲除党锢之祸的事迹,再加上这一句顶天立地的豪言壮语,此时的袁绍已是那时世人眼中的忠直臣子。

各路豪杰纷纷来投,讨伐董卓的大旗猎猎作响,却掩饰不住狗苟蝇营的利益分割,董卓没有倒下,讨谋逆军反而分崩离析。

袁绍举起的大旗被曹操斩获了硕果,昔日的密友摇身一变,成了执掌重权的丞相,自己先行统一的河北也为他做了嫁衣。

官渡之战后,袁绍再难反复,最后缠绵病榻,抱着永远不能实现的五世三公梦,长眠黄土。

纵观袁绍这一生,从无名庶子到名动一方,都是在为名声二字所累。

身为名门子弟,他便要清明能干;身为汉室臣子,他便要肃清宦官;身为忠直臣子,他便要讨伐谋逆,一直到身死换来的也就是市井巷陌,百姓的几声悲哭流涕。

他成不了曹操那样的枭雄,因为他不具备曹操的魄力;他也成不了董卓那样的奸雄,因为他一心还有家族声名。

袁绍的一生,成功在家世名声上,也失败在家世名声之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