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写来,忽然想到央视《开讲啦》易中天老师的那一期, 在节目中,易中天老师在回答青年代表的提问时,时不时的把双手插在衣服的口袋里,引发一位浙大大四学生的质疑。对此,易中天进行了有力的反击,使得整个“对峙”呈一边倒的局面,许多人评论:小伙子气盛,不过,姜还是老的辣!

易中天针对小伙子手插口袋的质问,反问:如果我不把手插在衣服兜里,拿出来以后搁哪儿?同时模仿了三个动作:交叉身前,背在身后,双手抱头。

我当时的感受是“出彩,大师就是大师,反驳都这么幽默。”

想在想来:“手掌插兜是演说中手势动作的大忌啊,马老师怎么可以做这一动作呢,这太肆意,太孤傲了吧。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啊。如果双手抱拳自然抚于胸前,或双手自然下垂倒显得谦恭些。于是,我又回看了那一期的视频,看完之后,我的想法变了。易老师手插口袋的这一动作,看着十分的自然,像邻家大伯的感觉,十分的可爱。如果双手交叉身前,背在身后或者自然下垂,倒显得生疏、正式、拘谨,手插口袋的动作,显得很亲民,很接地气,一点都不突兀。

我是一名培训从业者,也是演讲爱好者,从入行以来,就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右手拿话筒,左手拿翻页笔,在讲授的过程中,双手应该做出怎样的动作,听众的感受才是最好的?”

刚巧前段时间参加了一场有关演讲技巧的外训,讲师提到了演讲中的手势,最近同事又在周会上提到了《课堂呈现之手法》,引发了我对这一内容的关注?

其实,我对演说中手势动作的理解是这样的,你的手势动作一定要配合你所要呈现的内容;其次,手势动作一定要符合你那一刻的情感;最后,你的手势动作一定要迎合听众的情绪。我不知这么说对不对?如果有大师看到,也欢迎指正。

演说时,手势的合理运用,可以让你的演说更丰富,让你的演说充满活力,是一出好戏。试想你在演说时,如果你的手一动不动,会给听众以怎样的感觉?恐怕会是一场事故吧。

看到有些讲者会刻意模仿别人的手势,别人怎么做你也怎么做,因为那不是你,最后你会发现,别人的手势动作怎么那么和谐,而你却看起来不那么自然。所以,做你自己,你就是你,颜色不一样的你。

你只需要把握好一些原则和忌讳,就可慢慢形成你自己的标志性手势。

第一,放开。如何把握呢?比如你用双手拿话筒,就会显的小家子气,很拘谨,不够大方,不舒展。说来惭愧,在上两天的故事分享中,我就是用双手拿的话筒动作,为什么我会用双手拿话筒呢?第一,可能是上台有些紧张;第二呢,可能是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左手该如何放。试着张开你的手臂,抱着“嘲笑我吧,我就爱丢脸”的心态,感受一下放开到底是怎样的感觉。私下里练的时候,可以夸张一些,上台之后因为紧张会收一些,也许手势动作就恰到好处了。

第二,不做忌讳的手势动作:1.不双手下垂,《培训师TTT》中有提到“不双手下垂,不背对学员······”;2.不双臂交叉;3.不手臂背后;4.不手掌插兜。

可能有些人会问了,为什么哪些大咖在演说时,就做了这些忌讳的动作?为什么我在演说中就做了这些手势,但是听众依然很喜欢听我说,听得津津有味。因为有内容啊,现在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比起形式,我们更在意内容。

我就见过,公司内部的一位大区高经在没有讲台、桌子遮挡的台上,左手拿话筒,右手插在裤子口袋里做分享。看着觉得挺刺眼,可是听众一点都不在意,因为内容够好。

我们也看到过好多培训年限5年以上,7年以上,甚至10年以上的培训讲师,全程念PPT,没有一点成熟培训师的样子,更别提步法、手势等标准呈现了,可是讲完却掌声雷动,还是因为内容够好。所以,如果你的演讲内容足够精彩,你也可以不在意哪些标准。

更多精彩内容,请期待《不演说,何以领袖?手不动,你往哪儿放?(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