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投資更美好:投資者教育系列節目之】九十三

本期嘉賓:知名IT評論家包冉

【核心觀點】

1、耐克Mag官方零售價4999元,但在炒鞋市場上最終拍賣價是70萬元,漲幅達到13902.8%。

2、限量版發售球鞋在各個二手交易平臺上像當年鬱金香一樣的金融炒作標的物。

3、無論是時尚潮鞋還是所謂盲盒,都是充滿了誘惑的金融標的物。

4、當所謂莊家進入運動鞋、玩偶領域之後,他們以利而來,得利而去,割完韭菜,馬上轉頭就跑。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新聞背景】

“70後炒房,80後炒股,90後炒幣,95後炒鞋”“球鞋一面牆,堪比一套房。”“炒鞋年入百萬”,“炒鞋賺首付”“10年前你錯過炒房,5年前你錯過炒比特幣,難道你現在還要錯過炒鞋嗎?” 2019年,窄衆球鞋圈子突然變成了一場資本狂歡。球鞋市場門檻很低,任何人都可以成爲黃牛。曾經Sneaker文化擁躉變成了逐利投機者,爲了搶一雙限量款,在排隊中建立起患難情誼已經不在,更多新入局炒鞋者只會充好錢包,盯着K線,靜待出手。據央廣網報道,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球鞋中,26個熱門款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超過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成交量。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耐克Mag是一雙限量版鞋,全球發售只有89雙。這雙鞋最大特點是能自動繫鞋帶,其官方零售價是4999元,但是經過大量炒作後,它最終拍賣價爲70萬,漲幅達到13902.8%。

事實上,一直以來都有很多運動鞋愛好者,也就是以運動鞋爲代表時尚潮流文化愛好者。由於部分官方發售限量版球鞋太少,所以愛好者經常在線下或者線上進行二手交易,於是滋生了以二手限量版運動鞋爲目標交易市場。

在這種交易市場中,肯定存在着產品溢價,比如耐克Mag全球僅89雙,這種稀缺性就使得很多時尚潮鞋變成了一個炒作標的物。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上圖是位於上海南京東路喬丹L1,每到新品發佈時候,都會引發逾千人提前到門店蹲守,就如同當年蘋果發佈iPhone手機場景。他們排隊購買的是限量版發售球鞋,而這種限量版發售球鞋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各個二手交易平臺上像股票、像房地產、像當年鬱金香一樣的金融炒作標的物。

據一家二手鞋交易市場統計,過去一年以來,全球發售2639款限量版球鞋中有1106款球鞋價格下跌,佔比到41.9%。跌幅最大一款發售價799元,目前僅有125元,跌到“地板價”。另有760款限量版球鞋價格漲幅超過20%,483款漲幅超過50%。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在今年7-9月份,國內二手球鞋交易市場跌宕起伏, 7、8月份有不少球鞋二手現場鞋價格快速上升,但到9月份很多球鞋卻高開低走。

比如說今年8月20號,一款NIKE SB DUNK所謂紫龍蝦價格飆升到8000元以上,引發了很多Sneaker,即真正鞋狗、真正球鞋文化愛好者反感。在很多知名論壇上,大家都在發言稱要抵制這種亂象,不能讓那些不懂球鞋,不愛好球鞋文化炒家將市場搞亂,反而使得真正愛好球鞋人買不起鞋、買不到鞋。

買不起鞋,很好理解,動輒一雙球鞋大幾千塊錢,上萬塊錢,幾萬塊錢。買不到鞋則是大量黃牛以及背後莊家在一個時間窗口期內完全壟斷市場,或者說在炒作市場,鎖定了相關球鞋資源。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事實上,以金融炒作爲目的的球鞋文化,會帶來非常惡劣後果。第一是使得很多年輕人完全不顧球鞋本身使用價值,投身到炒鞋領域,迷失了心志,喪失了初心。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第二是嚴重滋生了所謂假鞋生產鏈條,世界上諸多品牌球鞋代工生產都是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做一雙高仿或者一模一樣鞋一點難度都沒有,當大量假貨、高仿貨充斥市場以後,市場是沒有任何安全邊界所言。

第三會誘使越來越多原來專注於炒房、專注於炒股票、專注於炒其他金融標的物的所謂莊家、玩家蜂擁進入此類亞文化細分領域,他們以利而來,得利而去,割完韭菜,馬上轉頭就跑。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新聞背景】

說到“炒”這個字,大多數人都不會有好的聯想,類比以前炒比特幣,看似是一個新風口,但總是伴隨着收割與韭菜。炒鞋,使得真正的球鞋愛好者們成爲被收割韭菜,炒來炒去,那些低端炒鞋玩家也變成高端玩家韭菜。當鞋子定義被改變後,鞋子金融屬性逐漸凸顯。甚至炒鞋從某種程度上已經類似於炒股,買賣報價被列在一列,K線在紅綠間切換。有些平臺甚至出現耐克指數、阿迪達斯指數、AJ指數。以一雙OFF-WHITE和耐克聯名鞋Waffle Racer爲例,在鬥牛App上,最低售價爲3459元,最高售價則飆漲至16789元。諷刺的是,最高求購價僅9元。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從市場營銷角度來看,推出此類限量版球鞋,其實是一種隱性廣告營銷,廣告宣傳、市場營銷,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品牌商家都不提供真假球鞋鑑定服務,生產商們自己也心知肚明,一方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縱炒鞋市場上揚;另外一方面他們也不爲抄鞋真假兜底,這就是一個非常殘酷現實。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與此類似的是“炒盲盒”,炒盲盒實際上是源於日本二次元文化。日本二次元文化衍生出一個重要周邊產品——手辦,無論是小卡片,還是小玩偶、小玩具都是手辦。盲盒就是一個盒子裏面裝着未知手辦,只有買來開封以後,才能把它打開。而這些手辦玩具、玩偶都是成系列,需要通過不停購買,才能湊齊集齊一個系列。

這實際上是一種飢餓營銷,可能最初售價就幾十塊錢,但是一轉手馬上就翻10倍、20倍、30倍不止。而在這個細分市場中,雖然整個炒作不過千萬級,但是很多職業炒家也入場了。

所以無論是時尚潮鞋還是所謂盲盒,實際上今天擺在年輕人面前的都是充滿了誘惑的金融標的物。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今年8月份,淘寶公佈了95後剁手力研究報告,其中,年輕用戶最喜歡的東西是玩偶,手辦。還有很多90後、95後、00後年輕人最喜歡各種潮鞋。

這樣情況,其實堵不如疏!怎麼疏?要加強市場透明化機制,很多隱藏在幕後的莊家、炒家就是利用市場不透明。市場信息一旦透明之後,背後玩各種伎倆的莊家和職業炒家就會被逼現出原形,一旦在這個領域無利可圖,炒家會撤出這個領域。

從炒鞋到炒盲盒 投資者當心成爲另一種“韭菜”

事實上,監管機構應該對此類處於炒作狀態下準金融類商品進行嚴密關注、關切。如果出現了證據確鑿違法違規行爲,尤其當廠家、平臺推波助瀾時,應該毫不猶豫開出高額罰單。否則,真正相關文化愛好者和真正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將無法得到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