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英

在紀念著名作家周立波誕辰110週年之際,鄒理博士的專著 《本土經驗與世界眼光:周立波與外國文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著名作家周立波於1928年來到上海,投身革命文化運動,他的文學生涯是從西方文學和蘇俄文學作品翻譯起步的。從1935年到1937年,作爲左翼文藝運動的後起之秀,周立波獨立翻譯了外國文學作品17部,其中長篇小說《被開墾的處女地》和報告文學《祕密的中國》產生了較大影響。周立波在翻譯實踐中積累了文學知識,爲他自己後來創作報告文學和小說打下了堅實基礎。研究周立波和外國文學的關係,無疑是周立波研究最基礎的重要環節。本書以紮實的材料與深入分析,填補了周立波研究中的這一空白。

作者歷時10年,克服困難,從海內外一些著名圖書館如北大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及英國倫敦圖書館等蒐集了周立波的翻譯材料,以比較文學視野把周立波放到世界文化語境中研究。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周立波早期的文藝思想與他的翻譯活動,通過對周立波的代表性譯作從原作到譯本轉換的文本分析,揭示他通過翻譯學習、借鑑外國文學知識,對他的報告文學與小說創作的影響,揭示了周立波在中國報告文學誕生與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探討了外國文學對周立波後期小說創作的深刻影響,詳細勾勒出這種影響的圖譜,包括思想觀念、創作技巧和語言風格等各個方面。

(《本土經驗與世界眼光:周立波與外國文學》 鄒理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