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家庭教育專家

《接納力》系列圖書作者;浩途家庭俱樂部創始人;首創接納力實證理論體系;《接納力》一書入選國家2016年大衆喜愛的50種圖書和2016年"噹噹好書榜。

有媽媽後臺留言:“4歲男孩兒頑皮,我快要失去耐心了,該怎麼教育呢?”

我答:“放下教育,以孩子爲師吧。”

這位媽媽又問:“以孩子爲師?怎麼理解?”

很簡單,以孩子爲師,代表將視角轉換爲:孩子是老師,我是學生。

“4歲男孩兒頑皮,我快要失去耐心了。”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句式,直接提示孩子這位老師現在上的主題課是:耐心。

“哦,原來4歲男孩兒這位老師是在教我什麼是耐心!”這樣想的時候,你心中會不會有一絲的調侃和有趣兒,有木有?通常我這樣想的時候,便不再想全力阻止孩子的頑皮,而是將力量收歸自身,聚焦我該如何應對了。不就是考驗我的耐心嘛,我纔不會被他考到;我肯定平心靜氣地和他說話。

多數時候,孩子這位老師教導的功課,都在我們的話語中有所體現。

比如:孩子愛打人,我不知道該怎麼教他和小朋友和諧相處。

再比如:孩子要啥東西就非要得到,要不然就使勁兒哭,氣性大的不得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和他相處了!

這些話是從我們嘴裏說出來的,說完花些時間拆解一下,就能看到我們需要做的功課是什麼了。這兩句話都指向同一個功課,就是如何和人相處。知道了功課所在,就趕緊網上查資料、讀書、聽講座、問朋友,找答案唄。只是要記得:這功課是我們需要做的,是我們要習得如何與人相處。

我相信每位媽媽的智慧都是足夠的,方法總比問題多,只是需要最初的那一點視角轉換。視角轉換了,用力方向對了,效果就會很顯著。

孩子作爲我們的貼身老師,每天都會給我們佈置作業。做個好學生,麻溜溜地做完家庭作業,親子關係會越來越好。

假裝我是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我分享下學習經驗哈。和人相處,最關鍵的是理解他人的境地,即共情。

我記得,龍兒不過4歲的時候,剛學會打撲克牌,每天固定的點兒我們就會陪他打牌,可是這一天,家裏來了很多親戚,鬧鬧哄哄的,龍兒在牌桌那兒等了又等,拿着撲克牌眼巴巴地看着大人們走過,不時地還有人順手摸他一下頭,更慘的是,他20歲的哥哥路過順手搶了他的撲克牌,還戲虐地說:“沒人顧得上和你玩兒。別拿着了!”這下惹得龍兒大哭起來,臉憋得通紅,雙手緊握桌角竟然要把桌子掀翻似的。

親友們看着龍兒,搖頭嘆氣說:“這孩子氣性大的!”

身爲媽媽,我一看老師佈置功課了,隨即明白這堂課的主題是“共情”,我需要理解情境和當事人的感受。我馬上麻溜溜地跑到老師面前,蹲下,單手攬抱着龍兒,說:“你一直在等着有人來陪你玩兒撲克,可是今天一直沒人陪你,而且哥哥還搶了你的撲克牌,你都快氣死了,是吧。”龍兒哭聲驟減,用力點了下頭。

我雙手擁抱了下龍兒說:“媽媽知道你等了很久了,平常這個點兒都已經開玩好久了,你等得都特別着急了。”龍兒再次在嗚咽中點點頭。

我繼續說:“走,咱們一起去問問看都有誰想玩兒牌,好不?”龍兒立刻不哭了,從椅子上滑下來,和我拉着手,一起走到每個人面前徵求意見:“你現在想玩牌嗎?”

很快,事態平息,家裏迴歸和諧氛圍。

這些年來,以孩子爲師,勤學苦練下來,竟然發現教學相長,我做到的,我老師也都做到了,當年我怎樣對待他,現在他在怎樣對待我。當然他比我段位高,我需要刻意的共情,而他會潤物細無聲地共情。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 記

以孩子爲師,背後有一份相信,就是相信孩子是來成就我們的,是爲了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完整。有了這份相信,便能心甘情願地跟着孩子成長的步伐了。

以孩子爲師寶典如下:

1、老師佈置的功課,肯定在我們的話語中有所體現。

2、育兒先育己,將焦點回歸自身,讓自己成長。

如果你在抱怨孩子不聽話,說明你該練習傾聽了;

如果你在抱怨孩子調皮搗蛋讓你沒有耐心,說明你該覺察下你的耐心和你對孩子調皮搗蛋的定義了;

同理可得其他功課。

深深地祝福每一位父母同修,在育兒育己路上苦練不綴,終成正果!

修煉接納力,支持父母們隨時覺察並以孩子爲師,支持我們兩代人活出生命的綻放,若你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接納力實修體系,推薦你參與接納力導師帶讀的《接納力》系列書籍,詳情請諮詢接納力學員服務。

往期精彩回顧

苛責孩子,是因爲對自己不滿

孩子愛看電視,如何讓他自控?

孩子不合羣,你該怎麼辦?

期待不是愛

如何養育一個聽話又有主見的孩子

孩子,媽媽永遠在你身後

整理編輯丨李娜   圖文編輯丨潘存英

▼ 點擊 閱讀原文,瞭解「浩途家庭俱樂部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