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刷圍脖和票圈的時候,應該都看到過“逼死強迫症”系列的圖,比如這種——

  這種圖對於今天咱們要說的男豬腳來說,分分鐘能把他逼去昇天,因爲他是個強迫症爆表的——《計劃男》

  說男主角正碩“強迫症爆表”可不是誇張,大家看看他平日的生活就明白了——

  他的臥室比殯葬現場還要端莊肅穆、整齊劃一,分不清躺在牀上的到底是死人還是活人;

  他從內褲到外套,要強制按照一週七天的循環更換;

  至於整理和殺菌工作,更是穿插在各個環節,起牀後要噴殺菌噴霧,洗澡後要手動吹乾浴簾和香皂,出門前還得帶一瓶殺菌噴霧備用。

  對於正碩來說,每天要在鬧鐘的提醒下完成日常起居纔算嗨皮,萬一出現計劃外的事情打亂了節奏,他就會渾身難受,充滿糾結。

  而他的周圍偏偏是一羣看心情過日子的人,所以正碩每天都要面臨各種挑戰——

  旁邊的同事喫零食弄到桌子上,他就拿着吸塵器狂吸,

  領導沒有把杯子放正,他說什麼都要衝上去擺好,

  而萬一“不幸被人強抱”了,他就會火速衝去洗衣店,請老闆全方位消毒。

  至於小貓小狗這種自帶飄逸皮毛的動物,更是被他視爲碰到就要魂飛魄散的“髒東西”。

  小夥伴們看到這些,應該已經覺得男主病得不輕“該喫藥”了——每天糾結於這些細碎的小事,還怎麼盡情地享受生活、工作、戀愛?

  實際上,正碩是個圖書管理員,整理書架、貼條形碼的工作內容,恰好可以讓他盡情“發病”。

  不僅如此,他還在經常光顧的便利店裏,遇見了心中最完美的女神,一個店員妹子。

  正碩暗中觀察、記錄了100天妹子的日常,發現她也是個“整理癖+殺菌狂”,分明是個“懂我的奇女子”。

  不久之後,正碩就定好表白的日期和時間,準備和這個志同道合的妹子共譜戀曲。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店員忽然換成了女主角素晶,店裏的東西也被她擺放得亂七八糟。

  這場景瞬間暴擊了正碩的軟肋,慌亂中把記錄女店員的日誌落在了那裏。

  不過,這個突發狀況倒也有積極的一面,因爲素晶看到日誌內容之後,就幫正碩成功約到了女店員。

  但沒想到,他的表白直接被拒絕了,因爲女店員飽受強迫症的精神折磨,正打算放飛自我,她還勸正碩,有病就得治。

  其實,男豬腳一直有接受心理輔導,但面對心理醫生給他定下的四個“脫敏目標”,他總是內心狂喊“臣妾做不到”。

  說到這裏,估計大家都明白了——這又該輪到女主角素晶登場了。

  她建議正碩跟自己組個樂隊,參加音樂比賽,這樣正碩就能向心儀的女店員證明自己在努力擺脫強迫症。

  正碩想想也有點道理,就答應了。

  但之後的發展對他來說,幾乎是史詩級別的人生挑戰——

  因爲素晶先是沒收了他的鬧鐘手錶,導致他一覺睡過了頭,有史以來第一次上班遲到;

  然後午休時間也被素晶強制佔用,被迫到她凌亂的家裏練琴,

  到了晚上本該大掃除的時間,他也被素晶吼着去酒吧看她的駐唱表演。

  總之,正碩在短時間內解鎖了人生當中讓自己超級不舒服的各種“第一次”,雖然他還是會忍不住沒事就到處消毒,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樣嚴格定點辦事了。

  這一步轉變雖小,但卻讓他更“像個正常人”,上班遲個到,就收穫同事們一片喜大普奔的祝賀。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和素晶組建的樂隊,居然順利通過了第一輪的海選。

  慢慢地,正碩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轉變,心理醫生之前給他定下的四個小目標,轉眼間就完成了三個。

  雖然打個對號還得用尺子量好

  但就在一切順利發展的時候,樂隊卻在第二輪比賽中遭到了沉重打擊——

  素晶被身爲評委的音樂人前男友當衆羞辱,諷刺她“當別人的小三”。

  而就在正碩站出來維護素晶的時候,音樂人又爆出猛料,說正碩就是當年電視裏的“騙子神童”,假裝記憶力超羣,實際上就是和媽媽一塊欺騙大衆的騙子。

  這話瞬間激怒了正碩,激動地要打音樂人,樂隊比賽的事兒就這麼黃了。

  正碩爲什麼會暴怒呢?難道音樂人的爆料確有其事?這還得從當年的事情說起——

  正碩8歲的時候因爲記憶力超羣,經常被媽媽帶去參加各種電視節目,

  他的拿手好戲就是背誦圓周率,不管觀衆隨機點出哪一位數字,他都能立刻回答出來,憑藉着這項天賦,正碩一度被譽爲“引領韓國未來”的少年。

  然而有一天,在一場直播表演中,正碩居然接連背錯了數字,在場的觀衆立刻覺得正碩母子是騙子,開始瘋狂嘲諷和攻擊他們。

  這麼看,似乎音樂人的爆料屬實,正碩出手打人,就是因爲當年的事被揭露而惱羞成怒。

  而打人事件之後,當年那個直播節目的過氣主持人再次現身,借題發揮地又做了一檔節目,又火了一把。

  這下搞得正碩還沒治好強迫症,社交恐懼症又冒了出來,直接把自己鎖在了家裏。

  但實際上,大家看到的、聽說的只是當年的部分真相——

  正碩是故意背錯數字的,因爲他不想按照媽媽的安排,獨自去美國留學。

  但當時年幼無知的他根本不會想到,自己的行爲造成了嚴重後果。

  記者們聞訊趕來,把正碩的媽媽堵住問東問西,結果媽媽在驚慌失措之下墜樓身亡。

  這種刺激無疑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從那以後他只記得媽媽說的最後一句話“回家給你剪指甲”,開始有了輕微的潔癖。

  再之後,這個心理陰影的副作用越來越強烈,正碩就這麼變成了孤獨又無人理解的強迫症患者。

  知道了這個真相,再去看前面正碩每天糾結於各種整理、打掃、殺菌的情節,估計小夥伴們都不由得心疼起男豬腳,他的古怪、偏執、格格不入,並不是什麼挑剔和矯情,而是童年陰影的後遺症。

  便利店的飯糰也要幫着擺正

  而真正的強迫症,並不是社交網絡中的褒義標籤,而是因焦慮和自卑而生的精神障礙。對於像正碩這樣的強迫症患者來說,他們本不想每天重複做殺菌、整理這些事情,但卻總是忍不住要去做。

  比如片中正碩一開始喜歡的女店員,就因爲經常控制不住地去洗手,結果搞成這個樣子:

  所以,即便本片把男主角的故事寫成了喜劇,但隨着他童年經歷的揭曉,還是讓觀衆看到了,每一個強迫症患者其實都有着受傷的過往。

  他們的偏執和古怪,其實是由於內心的千瘡百孔。

  不過,儘管男主角的身世悽慘催淚,本片還是給出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一度自我封閉的正碩後來意識到,好不容易克服了各種心理障礙,不該在這時候放棄。

  於是,他決定去完成心理醫生定下的最後一個小目標,親手觸碰一下原本認爲的“髒東西”喵星人。

  這項挑戰完成之後,正碩感覺自己進入了自我治療的新階段,他來到心理醫生舉辦的病人分享會,鼓起勇氣把童年的經歷毫無保留地說了出來,徹底解開了心結。

  而他也終於意識到,自己喜歡的其實是素晶,並靠着神經兮兮的緊張表白打動了她。

  雖然接吻之後,還是經受不住心理赤雞暈了過去。

  總的來說,《計劃男》是部讓人看了既開心,又有點小感動的溫情喜劇。

  男主在經歷一系列挑戰之後獲得治癒的過程,也讓我們看到,對於生活中那些看似格格不入、行爲古怪、我行我素的陌生人,不應該去主觀臆斷地給他們貼上“怪咖”的標籤。有時候,心懷善意地去試着瞭解他們,說不定就能幫助那些孤獨的人找到治癒的方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