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發揮“僑”“海”優勢,廣泛凝聚海外華僑華人和留學生力量支援國內疫情防控;號召醫療衛生戰線的廣大職工黨員參與疫情防控和應急響應保障工作;調動海歸專家學者智力優勢,就治療方案、防控舉措等提出意見建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致公黨重慶市委會的組織和引導下,廣大致公黨黨員積極行動起來。

致公黨員、英國華人醫療信息協會執行會長廖瀛,曾經在英國衛生部、“中英醫療大健康合作”計劃中任職,利用這一優勢,他帶領英國華人醫療信息協會,聯合中英醫療大健康公司及海外華人社團,參與調配全球醫療設備採購,協調聯絡英國多家批量採購供應商,最終協助復星集團籌措來自法國、英國、德國、葡萄牙、日本、印度等地的共計超過24萬件套防護服和20萬個醫用口罩,其中19萬套防護服採購自英國。

此外,從韓國、日本、迪拜採購了500副護目鏡、500副手套、2000個口罩和340套防護服的李進,從澳大利亞爲重慶採購1000套醫用防護服的時玫,從肯尼亞購回1000只口罩的杜業濤,從日本採購口罩的曹嶺……他們無不生動詮釋着“致力爲公、僑海報國”的情懷。

堅守在醫療衛生戰線的致公黨員,更是逆向而行。1月26日晚10點過,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在簡單集結儀式後,重慶組建的市級醫療隊144人奔赴武漢。這其中,就有致公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支部黨員、院感科副主任醫師張爲華的身影。她表示,自己作爲一名醫護人員、致公黨黨員,將用實際行動弘揚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譜寫致公黨“致力爲公”的奉獻之歌。

張爲華醫生(左三)在援馳武漢的出征儀式上

在九龍坡區的隔離病房,也閃動着不少致公黨黨員的身影。九龍坡區人民醫院副院長任遠是重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醫療專家組組長,每天在預檢分診處、發熱門診、感染科等病區間來回奔走,部署工作、會診病人、制定方案,指導醫療救治工作;九龍坡區人民醫院東院區呼吸內科主任李曉佳、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陳萬,不顧親朋好友勸阻,主動請纓成爲第一批進入感染科隔離病房的成員……還有很多個“他”“她”,每天都是可能與病毒親密接觸的高風險人羣,但疫情面前,他們選擇了戰勝恐懼、守護百姓。

抗擊疫情,發出履職強音,致公黨重慶市委會廣泛動員黨員爲疫情防控建諍言、獻良策。英國心理學會特許諮詢心理學家陳志林在開展公益心理援助活動的同時,撰寫了《建議多措並舉重視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問題》被致公黨中央採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府系訪問學者朱穎撰寫的《對世衛組織宣佈我新冠疫情爲“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預判》《關於建議防疫應急物資的標準化數據庫及“先查後用”的對策建議》被市委統戰部採用。

(記者 陽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