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快要來了,彷彿可以看到一大波快遞正向我們襲來。作爲快遞行業的兩大巨頭順豐和菜鳥網絡,還有剩下的“四通一達”想必是痛並快樂着。喜的是收入翻倍,悲的是快遞成山,又有無數個不眠之夜……

然而在衆多快遞公司喜憂參半的時候,我想作爲快遞行業風雲人物,被譽爲中國民營快遞之父的陳平應該是黯然神傷的。作爲中國快遞第一人,如今的熱鬧卻不屬於他。

在90年代的時候,中國的快遞業還無人問津,但陳平的一次日本留學之旅改變了這一局面,在短短的13年間便創造了一個神話,成爲快遞業的鼻祖。

陳平,1959年出生於湖北天門的狀元之鄉,他的二哥是泰康人壽的創始人陳東昇。自小兄弟倆的感情甚篤,後來陳東昇從文,陳平從戎。1990年,31歲的陳平退伍了,這時的他感到前路迷茫,二哥陳東昇已經當上了副局級的幹部,自己能做什麼呢?

恰好陳東昇剛從日本考察回來,就建議自己的弟弟到日本留學開闊眼界。毫無思緒的陳平就聽了哥哥的話來到了日本求學。在日本,陳平一邊學習,一邊打着小工維持生活。正是在兼職的過程中讓他知道了日本有個宅急便快遞,“只要在日本國內,5天之內保證送到!”

當時的陳平被徹底震驚了,聯想到在國內時,自己給家裏寄快遞寄了三趟才順利寄出去的麻煩,陳平的心裏起了漣漪。在中國開一家快遞公司的想法在他的腦海裏揮之不去,爲此他還應聘到宅急便當一名送貨員,學習經驗。

1994年,預感時機成熟的陳平帶着省喫儉用的30萬回國,與哥哥創立了自己的北京雙臣快運有限公司。當時的中國還沒有快遞這個概念,陳平的公司可想而知生意是有多麼的差,十天半月的都等不來生意,只得自己出門拉生意,可這做的跟原來的快遞差太多了,一年下來勉強掙了4700塊。

倍感無奈的陳平只能找來了日本的一城株式會社取經合作,有了有經驗的一城株式會社的加持,陳平的快遞公司迎來了一個良好的發展。2003年,發展勢頭良好的北京雙臣一城快運更名爲宅急送。

此後的幾年裏,宅急送幾乎是平步青雲。2007年的時候,它的營業額已經突破了13億,員工近萬名。服務範圍遍佈全國300多個城市,一時間無人與之爭鋒,穩坐龍頭老大的地位。

頗具眼光的陳平打算在大件物流的基礎上開發小件業務,並醞釀上市之路。而這時,美國的風投機構華平資本也主動找上門來要給宅急送3億元的投資,這意外的好處自然讓陳平欣喜不已,立即簽訂了協議。

然而好景不長,正做着美夢的陳平沒有想到美國一場次貸危機不僅讓即將到手的投資飛了,還耽誤了自己上市的計劃和小件業務的開發。以大客戶爲主的項目物流也陷入停滯,宅急送爲求生存只能裁掉近萬名員工還有2000多個網點,一時元氣大傷。

本來因爲小件業務的開發還有諸多事件,陳平與股東內部就有了不合,這次宅急送的沒落更是讓陳平有了更大的壓力,隨後他自動退出了宅急送,將企業交到哥哥手中,去到了西藏散心旅行。

但是心有不甘的他卻不想就這麼認命,2009年,從西藏回來的他第二次開始創業,創立了“星晨急便”。基於在快遞行業的名聲,陳平再一次出山就獲得了阿里巴巴7000萬的投資。然而這時國內的快遞業再也不似之前了,順豐,四通一達都在虎視眈眈。不到3年的時間,陳平的二次創業宣告終結。

阿里給的7000萬投資,自己的5000萬全部沒了。作爲民營快遞第一人,從曾經的行業龍頭老大再到如今的落幕者,陳平的結局實在是令人唏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