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件明確,券商應對參與的評選活動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但不限於:主辦方是否爲《證券分析師評選活動組織機構自律公約》締約機構、評選活動的組織情況、評價方法的科學性、評選結果的公正性等。記者瞭解到,一些券商已開始嘗試脫離原有的評價體系,如研究團隊實力較強的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近兩年都沒有參選新財富,中信證券在2015年退出評選之後,其分析師團隊便以個人名義參選,與此同時,公司內部也將考覈方式徹底轉變成爲了佣金派點制度,去年以來一些券商已經開始效仿。

原標題:券商分析師評選2.0時代: 入選新財富 薪酬不掛鉤

券商分析師評選或將迎來新時代。

10月8日晚,證券業協會下發《證券分析師參加外部評選規範》(下稱《評選規範》),去年以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期間曝出飯局醜聞,引發了分析師評選全行業風波。2019年至今,包括新財富、水晶球在內的多個券商分析師評選均選擇了冷處理。此次《評選規範》的發佈,或意味着券商分析師評選將重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9月初,監管層就曾召集部分券商研究所負責人以及之前或正在籌備分析師評選的機構進行座談,希望大家儘快達成共識,重新推進券商分析師評選事宜。

而就在這次座談會召開後一個月,《評選規範》就正式下發。

文件明確,券商應對參與的評選活動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但不限於:主辦方是否爲《證券分析師評選活動組織機構自律公約》締約機構、評選活動的組織情況、評價方法的科學性、評選結果的公正性等。對於不符合評估要求的評選,券商應主動拒絕參加。

不少市場人士認爲,隨着監管層對評選提出的諸多要求和限制,評選在分析師評價體系中的地位很難重回往昔,更多是充當評價的輔助和完善條件,行業要開始尋找和建立新的評價座標系。

  規範後重啓

8家締約機構則成爲目前可以舉辦分析師評選的首批機構。

據瞭解,這8家機構包括中國證券報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證券報有限公司等媒體,也有萬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另外新財富分析師評選的主辦方深圳市新財富多媒體經營有限公司也在其中。

這意味着,短時間內其他市場第三方主體想要進入券商分析師評選的領域並不容易,首先需要和證券業協會進行溝通並且簽署自律公約。

此外,《評選規範》要求嚴禁分析師以各種形式向投票人及其他可能對評選結果產生影響的人請客送禮,包括提供禮金、禮品、旅遊、紅包、娛樂健身等利益,或者以其它變通的方式進行利益輸送。

另外,文件中也嚴禁證券公司和分析師以各種形式刊載或發送拉票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在微信羣、微信朋友圈等各類自媒體上刊載或以郵件形式發送拉票信息,以微信名、微博、博客名或暱稱附註形式顯示拉票信息,或在提供研究服務時附帶發送拉票信息等。

顯然,這兩項要求直指近年來市場對分析師評選的詬病,由送請和拉票衍生出來的各種問題將隨着新規的到來煙消雲散。

  評選重要性或下降

《評選規範》的另一個核心要求是,證券公司應當引導分析師客觀、理性看待評選結果,建立合理的發佈證券研究報告相關人員績效考覈和激勵機制,維護分析師執業獨立性。評選結果只是作爲對分析師個人社會評價的參考依據,不得作爲對分析師薪酬激勵的依據。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項內容將影響券商分析師評選在分析師評價體系中的定位。

“以前新財富的評選直接和薪酬進行掛鉤,如果能拿到最佳分析師,薪酬提升是非常可觀的,另外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的身份也是分析師跳槽談價格的有利籌碼。”一家中小型券商研究所負責人表示。

但《評選規範》的嚴格約束和將近一年的空窗期,已讓原有的券商分析師評價體系受到了不小衝擊,如今的重啓或意味着新評價體系的開端。

其中的關鍵問題是,如果不和薪酬直接掛鉤,券商要建立合理的分析師績效考覈和激勵機制,是否要藉助外部評選,以及評選的佔比在新評價體系中該有多大。

“監管層想降低外部評選在分析師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性,但一方面又不是徹底否定評選的作用,否則也不會重啓評選。這兩者要怎麼平衡就要看之後評選活動實際的情況了。”前述食品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記者瞭解到,一些券商已開始嘗試脫離原有的評價體系,如研究團隊實力較強的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近兩年都沒有參選新財富,中信證券在2015年退出評選之後,其分析師團隊便以個人名義參選,與此同時,公司內部也將考覈方式徹底轉變成爲了佣金派點制度,去年以來一些券商已經開始效仿。

而就在《評選規範》下發後,滬上一家大型券商研究所的分析師也對記者透露:“對於評選可能重啓的消息,公司幾乎沒什麼反饋,大家也沒有着手想要參選,更實在的還是去找派點。”

不過也有市場觀點認爲,評選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對分析師行業有正向的推動作用。

一位北京地區機構人士指出:“賣方分析師觀點的反饋機制比較少,反饋鏈條也比較長,身邊基本上充斥着正面和樂觀的信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券商分析師評選作爲一個由買方評選、賣方參與、極大影響賣方分析師個人的評選機制,等於強制要求賣方積極參與到與買方的積極交流中。整體來看,初步形成了分析師行業的信息觀點反饋循環鏈,這種自我反饋和自我修正的機制,有總比沒有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