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日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正式開始實行,圍繞網絡信息內容,明確違法行爲、劃定平臺責任、說明監管辦法,意在營造良好網絡生態。作爲人們獲取資源的重要渠道,網絡之上發佈的內容、呈現的圖景,直接構成網絡生態,也深度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僞造、流量造假……一律禁止!3月1日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正式開始實行,圍繞網絡信息內容,明確違法行爲、劃定平臺責任、說明監管辦法,意在營造良好網絡生態。

據權威報告顯示,截至去年6月,我國網民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超六成。這意味着,“人人都有麥克風”不再是一句口號,網絡正是現實社會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爲人們獲取資源的重要渠道,網絡之上發佈的內容、呈現的圖景,直接構成網絡生態,也深度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然而,隨着使用頻率提升,越來越多人看到,網絡空間並非“世外桃源”。各類營銷號把炒作當生意,爲了賺流量、博眼球,全然不顧惡劣的社會影響;不良平臺上,“標題黨”層出不窮,文不對題已成常態,視頻、直播等更是光怪陸離。而“鍵盤俠”們則匿名隱身,一言不合就口出惡語,甚至人肉他人,製造網絡暴力;某些“公知大V”揣着不爲人知的心思,熱衷於批判一切、製造對立,還自稱“輿論領袖”……若任由雜草叢生,不僅會導致網絡空間烏煙瘴氣,更會嚴重污染輿論場整體環境。

公衆對網絡內容亂象早就深惡痛絕,爲何卻始終難以禁絕?一方面,有人借概念混淆視聽,把髒話連篇當觀點交鋒,把傳播謠言當信息共享,把弄虛作假當營銷範本……當惡行披上了“正義”的馬甲,往往難以辨別,誤導作用更甚。另一方面,在龐雜的亂象面前,監管失之於寬鬆軟。以現有治理經驗來看,對不良信息內容發佈者,常規處理方式仍是封號、禁言,但“對號不對人”會給違法者留下另起爐竈的空間,治標不治本。低違法成本與高違法收益,自然助長了惡劣言行。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當前社會,信息封閉固不可取,但仍要意識到,網上言論自由不等於放任自流,一旦罔顧道德底線、逾越法律邊界,就必須付出應有代價。惡劣信息內容發佈雖在網上,但影響早就延伸到了現實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說,依法嚴懲也必須突破封號、禁言等網絡之上的手段,落實到現實中去,具體到人員、團隊等。還要看到,網絡信息極爲龐雜,僅靠官方監管力量明顯難以覆蓋,必須暢通舉報路徑、維權路徑,調動起最廣大的人民力量。唯有如此,方能最大限度讓胡作非爲者受到懲治,給蠢蠢欲動者劃出紅線。

網絡如大海般廣袤,更應像星辰般明亮。實現這一美好願景,需要每一位網絡行業從業者、每一位網民自律,也需要監管者盡責。期待此次規定充分落實,儘快淨化網絡環境,還大衆一個清朗的精神空間。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