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景式打造、全季節體驗...這個區將打造黃石首個5A!

      說起黃石市鐵山區,或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來自一張網上廣爲流傳、場景震撼的“亞洲第一天坑”的照片。鐵山這個冶礦歷史長達3000年的地方,如今已經變“採”爲“看”,以“鐵”爲核心譜寫全域旅遊發展新篇章,讓更多的遊客摸得到歷史、望得到綠蔭、見得到清水、品得到文化、記得住鄉愁。

規劃引領以鐵爲核作文章

      被譽爲“亞洲第一天坑”的礦冶峽谷,如今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鐵山歷史的一道縮影。早在3000多年前,我們的先祖就在這裏掘礦冶煉。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在這裏建設了當時規模爲東亞之冠的大型露天鐵礦——大冶鐵礦,爲我國近代鋼鐵工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新中國成立後,大冶鐵礦成爲中國十大鐵礦生產基地之一,被譽爲“武鋼糧倉”。

鐵山·美景

圖爲:亞洲第一天坑

到了轉型發展時期,以鐵爲代表的礦冶文化,成爲了鐵山旅遊的核心。2016年,鐵山區成功入圍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圍繞深度挖掘礦冶文化、全力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總體思路,鐵山區堅持用旅遊的理念規劃城市、用景區的標準建設城市、用遊客的眼光管理城市,全力打造“中國最美工業旅遊城區”和“中國礦冶文化最佳體驗區”,實現了由靠礦生存、找礦發展向着生態富礦、文化富礦、旅遊富礦的蛻變。

      2017年,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榮獲全國首批“中國工業遺址旅遊基地”稱號

豐富產品四季有景積人氣

      每到深秋,鐵山居民張克儉就要接待外地來鐵山旅遊的朋友,還充當臨時嚮導。“他們多是衝着鐵山古剎的千年銀杏。”他說。鐵山古剎,建於唐末,在古剎前十米崖壁,傲然矗立一棵1500多年樹齡的古銀杏。進入秋季,金黃色的銀杏迎來全年最美麗的時刻,與淡雅古樸的古剎相映成趣,讓遊客流連忘返。

鐵山·美景

圖爲:熊家境景觀

鐵山的美景,遠不止此。還有東方山、大華藏寺、長生寺、礦冶文化旅遊精品街、萬畝槐花林等諸多景觀。

      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節體驗、全產業發展、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的要求,鐵山計劃打造集礦冶遺址、工業鄉愁、運動休閒、民俗村落爲一體的5A級景區,形成以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爲中心的大旅遊發展格局。

精準營銷活動不斷贏讚譽

      酒香也怕巷子深,鐵山區把旅遊營銷放在重要位置,持續舉辦系列活動。

      連續七屆成功舉辦槐花旅遊節,鐵山槐花”已成爲與武大櫻花、荊門油菜花、麻城杜鵑花、東湖梅花齊名的第五朵“金花”。熊家境年貨節、龍衢灣餈粑節等活動,讓許多周邊遊客成爲忠實粉絲。

鐵山·美景

圖爲:鐵山區第七屆槐花旅遊節

高質量營銷的背後,是鐵山上下一心對創建全域旅遊的高度重視。近兩年,鐵山編制完成《鐵山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暨重點項目策劃》,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爲組長的全域旅遊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頂層設計,高位推進,全域共建。

專家點評順勢破解轉型難題

      湖北大學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馬勇教授,曾在鐵山作過專題講座。

      馬勇表示,鐵山以工業旅遊爲本,盤活了農業、文創、研學等相關產業的旅遊存量,充分體現了“旅遊+”概念,藉助全域旅遊創建,順勢破解轉型難題,擴大產業規模,讓遊客和市民都能體會到旅遊帶來的幸福感。

書記話旅遊: //

工業強區 旅遊興區 //

      黃石市鐵山區委書記張育英表示,鐵山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堅持工業強區、旅遊興區,鐵山城市面貌、基礎設施、景區建設、服務質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2018年是鐵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攻堅之年,全區上下始終堅持全方位推進、全要素配套、全產業聯動的大旅遊發展觀,將全域旅遊與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緊密結合,充分發掘鐵山礦冶文化內涵,力爭打造全市首個5A級景區,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彰顯黃石歷史文化名城底蘊,以旅遊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爲黃石“五城”建設作出鐵山貢獻。

□楚天都市報記者鍾洲通訊員曹巧紅杜娟娟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宋枕濤

大黃石精彩推薦:

這幾天黃石好消息爆棚!機場高速、軌道交通、沿江大道…

黃石軌道交通1、2號線沿線站點公佈!看經過你家麼?

大冶女孩改編《成都》引爆朋友圈,濃濃的鄉愁超好聽!

新華社:比美國黃石更有歷史底蘊的“中國黃石”!

10月2日零時起,黃石杭州東路單雙號限行取消啦!

重磅!黃石湖濱路隧道和迎賓大道立交全線通車!

重磅!黃石擬新增12條公交線路,快看經過你家嗎?

最愛大黃石以傳播正能量爲己任,力爭爲270萬市民提供最優質的資訊服務。動動您的小手指,轉發給您的朋友吧!同意的親們就給小編點個ZAN唄。

來源|萬象鐵山

聲明 | 轉載請註明來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