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學生時代背的元素週期表嗎?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提出元素週期表的時候,他就曾預測宇宙中應該存在118種化學元素,直到現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元素只有94種。那麼,如果有一個元素收集愛好者,要把所有化學元素都收集1克,那麼他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嗎?

以最基本的元素碳(C)爲例

即使是相同的元素,構成的物質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我們認爲不值錢的碳元素。

先舉兩個物質,石墨,金剛石。這兩種物質都只是由碳元素組成。對於石墨,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灰黑色物質,有着穩定的化學性質;對於金剛石或許大家有所耳聞,但是提到鑽石,幾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實際上,鑽石就是經過加工的金剛石。

這我們就知道了,石墨與金剛石(鑽石)的價格一個在地下,一個在天上。一般來說,企業購買石墨的數量都是按“噸”來計算的,而鑽石是按照克拉來賣的,一克拉爲0.2克,上好的鑽石,一克拉能夠賣上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但如果單一的認爲石墨的價值一無是處,那麼你又錯了,如果石墨的尺度驚喜到納米級,如石墨烯,那麼它的價格是黃金的10-20倍。

對部分元素進行總體估算

第一週期就兩種元素,每種元素收集1克,只要0.178元。

第二週期元素總共8種,每種收集1克,總計8.275元。

第三週期元素總共8種,每種收集1克,總計0.0666元。

前三週期總共包含18種元素,每種收集1克,總計8.51元。由此可見,收集前三週期的18種元素的成本並不高。但保存是個麻煩的事情,因爲一些單質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而且具有危險性,例如,鈉,過量的鈉放在水中會發生爆炸。

其他週期的元素不再一一贅述,在這裏只列舉價格比較高的元素,例如,55號元素銫(Cs)每克的價值約400元,45號元素銠(Rh)每克的價值約1000元,最貴的是84號元素釙(Po)(地殼中最稀有,含量約一百萬億分之一),每克的價值可達千億元,並且這也是非賣品,據說其毒性可以使全人類滅亡。人工合成是難題

其實吧,上面列舉的幾種昂貴的元素,沒有個幾百億的家產的話,恐怕真是買不來,但是,還有一些元素單質,哪怕是你想買,那也買不了,因爲在自然界中壓根就沒有這種元素。

畢竟有很多的高放射性元素都是在實驗室中合成的,在實驗室中的使用都是要受到嚴格的管控。而原子序數越大的話,那麼這些物質也就越來越不穩定。例如第98號元素的半衰期爲470年,而到了第110號元素,其半衰期只有8.6毫秒,它們只能存在於實驗室中並且眨眼即逝。

如果真的有大佬要收集這些人工合成的元素,那也只能乖乖的呆在實驗室裏,體會時間與金錢不成比例的浪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