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女主角是英國人,導演肯尼思·布拉納也是戲劇出身的英國資深演員,他把莎士比亞的戲劇理論和舞臺經驗融入到電影之中,給這一版《灰姑娘》帶來了奢華與考究的古典主義風格。雖然《帕丁頓熊》的故事被認爲缺乏新意,但至少可以讓你有一次在電影中暢遊倫敦和感受英倫文化的機會。

「英倫」是電影藝術中 肉毒桿菌

雖然《帕丁頓熊》的故事被認爲缺乏新意,但至少可以讓你有一次在電影中暢遊倫敦和感受英倫文化的機會

英倫元素持續賣座

藉助倫敦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老牌帝國再次展示了自己的文化特性:王室貴族,流行音樂,大本鐘和田園生活……尤其對美國和亞洲國家依舊充滿了吸引力。從伊麗莎白時代到工業革命,英國在世界幾百年的領先與霸權地位,也奠定了其在文化輸出上的強勢軌跡。即便沒有像法國人那樣發明電影,也沒有美國般完整的好萊塢體系,英國電影人依然孜孜不倦地在銀幕上貢獻着最自豪的元素。在奧運開幕式上客串的007和憨豆先生可謂其中的標杆,風靡全球,搭上了英語的全球通行,以及與美國“表弟”的關係,“英倫風”具備的最大優勢,就是借好萊塢的舞臺賣遍全球。《諾丁山》的浪漫,《猜火車》的叛逆,《國王的演講》的傳奇,《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的黑色幽默,融入英國人血液裏的天性,其他人想學都學不來。精緻典雅的古典主義,是源自封建王朝的積澱;專業的戲劇人才,是莎士比亞留下的遺產,光這兩筆財富,足以讓好萊塢羨慕不已,奧斯卡獎捧手相送了。如《帕丁頓熊》般技術層面合拍,抑或像《灰姑娘》那樣借來戲劇導演和演員擔綱,好萊塢雙贏操作,自己賺了錢,英國人賺了名。其實近些年在《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系列和《唐頓莊園》等英劇及電影風靡全球之後,英國人就已明確了這些輸出文化的銀幕通道,既冷傲又賣萌,固執與新潮的矛盾體,“卷福”和“小雀斑”的笑容,沒幾個觀衆能擋得住。

「英倫」是電影藝術中 肉毒桿菌

從美術設計和服裝設計來看,《灰姑娘》的佈景和格局都與現在播放的英劇並無兩樣

傳統童話的“全球化”

連威廉王子都來捧場的《帕丁頓熊》,代表了一種英國式的溫情和幽默。對於這隻會講英語,懂得英式禮貌,形態舉止萌翻了的小熊,倫敦人一開始顯得如此冷漠,可當他們內心一旦被打開,就都像布朗家歡迎來自祕魯的移民。這份矜持的人道主義,比之同類型的美國影片,多了份英國人特有的自負。正如影片開場時的出租車司機,在雨中載着外國熊一路把倫敦橋、大本鐘、倫敦眼等標誌性景點兜了個遍,分明就是一部推廣旅遊的“明信片”。在今天的倫敦這樣一個融合多種文化的大都市,在後殖民時代的迴流中,本土居民不得不接納“祕魯來的新移民”,如此正能量的融入形式,也算是個理想主義的“成人童話”。帕丁頓熊的故事源自英國作家邁克爾·邦德的經典童話,當祕魯小熊被好心的英國家庭收養的同時,也被壞心眼的標本收藏家窺伺。這種設計從“現實化”又回到了“迪士尼化”,原本典型的兒童著作,在改編成電影時除了突出了“檸檬醬小熊”的乖萌,還要充分解釋妮可·基德曼成爲反派的前因後果。完整的戲劇性超越了原著童話和1970年代的定格動畫,在保留英倫風的韻味的同時,顧全了閤家歡喜劇的套路,這才能真正地賣向全球。

「英倫」是電影藝術中 肉毒桿菌

很可惜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設定依然過於“少女”,這在一定程度上阻擋了大部分男性觀衆

英美合作的古典主義

曾出演《唐頓莊園》的休·博內威利,在《帕丁頓熊》中成了布朗先生,而同樣在《唐頓莊園》裏飾演外甥女羅斯的莉莉·詹姆斯,則化身爲新版“灰姑娘”。如果說“帕丁頓熊”基本還算由內及外的英國製造的話,那新版《灰姑娘》就是由美國人出錢,英國主創出力的“英美合造”。除了女主角是英國人,導演肯尼思·布拉納也是戲劇出身的英國資深演員,他把莎士比亞的戲劇理論和舞臺經驗融入到電影之中,給這一版《灰姑娘》帶來了奢華與考究的古典主義風格。飾演仙女教母的英國女星海倫娜·博翰·卡特,這位曾與名導蒂姆·伯頓出雙入對的“性格女星”,其實早先的男友正是布拉納,她的英國氣息也是藏在骨子裏的。再加上塑造演員形體的桑迪·鮑威爾,更是英國大名鼎鼎的服裝設計師,兩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一羣來自英國的臺前幕後人員,保證了《灰姑娘》從頭到尾的“英倫風情”,讓膩味了美式特效的觀衆們,重新感受到了啥叫宮廷奢華,啥叫真正的貴族風範。

英倫風代表作

「英倫」是電影藝術中 肉毒桿菌

《女王》

就因爲海倫·米倫的精彩表演,人們對年邁的英國女王多了份同情和理解,沒有殘酷的宮鬥和陰謀,白金漢宮揭開了神祕的面紗。作爲全世界最著名的王室和貴族階層,這部電影細膩地展現出他們的內心世界,與現代社會的隔閡與抗爭、在危機前的彷徨和無助,原來與常人無異。

「英倫」是電影藝術中 肉毒桿菌

《伊麗莎白2 :黃金時代》

來自澳大利亞的女演員凱特·布蘭切特,正是憑藉這兩部史詩鉅作登上了“女王”的寶座,雖然其並非英國人,但舉手投足的霸氣英倫風,讓她足以駕馭《灰姑娘》裏的邪惡後媽。這兩部作品充斥了伊麗莎白時代的帝國鼎盛風貌,華服與鎧甲的交相輝映,更襯托出女王的文成武德。

「英倫」是電影藝術中 肉毒桿菌

《波特小姐》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上流社會和平民生活,具有田園牧歌般的平淡和從容,波特小姐的一生除了創作出童話《彼得兔》,還保留着自己終身難忘的初戀遺憾。英式的口音、英式的風情、在秀美怡人的鄉間景色中悄然流露,女作家單純的品格成就了美好的回憶,比簡·奧斯汀更值得後人去探索和緬懷。

來源丨週末畫報·城市版官方微信平臺[週末i城市]

原標題丨銀幕童話裏的英倫文化

點擊頂部「劇角映畫」

關注劇角微信,每天都有新姿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