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成績差確實有外界的因素影響,父母想要批評孩子也是正常的,但可能就是家長的這種傳統批評方式會讓孩子不容易接受,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肥皂水效應,如果家長能夠善於利用肥皂水效應,相信孩子也能更加端正和愉悅的態度接受批評了。所以說,有時候孩子拒絕批評其實也是自尊心強烈的一種表現,所以說,家長的批評還是很容易會傷害到孩子脆弱的自尊心的,而肥皂水效應則是將批評夾雜在讚美之中,孩子最能直觀感受到的是父母的讚美,而批評的意味就被大大的弱化了,而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從心底認可自己,認可自己,所以纔想要變得更加優秀,孩子也會明白家長的批評也是爲了自己能夠進步。

相信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孩子聽到批評就炸毛的場景。或許有些家長會認爲是孩子本身的自尊心太強或者是抗壓能力薄弱導致,但除去這些因素,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出在家長身上,因爲家長不會批評,讓孩子的心靈受到了打擊。所以說,批評同樣是有技巧的。其實就算是作爲家長也不希望被別人劈頭蓋臉地匹配批評一通,易地而處,相信很多家長也能理解孩子的心態了。

鄰居家的孩子文文可能因爲最近常看電視,所以導致作業的完成水平有所下降,今天出門買菜回家的時候正好就聽到文文媽在批評孩子:你看你這個作業這麼簡單,竟然還不是全對!我看你以後電視是不想看了。什麼時候作業能全對,什麼時候再看電視吧。結果就聽到砰的一聲,大概是孩子氣鼓鼓地跑回房間了。

對此,我也是頗感無奈。孩子成績差確實有外界的因素影響,父母想要批評孩子也是正常的,但可能就是家長的這種傳統批評方式會讓孩子不容易接受,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肥皂水效應,如果家長能夠善於利用肥皂水效應,相信孩子也能更加端正和愉悅的態度接受批評了。

肥皂水效應是指把批評夾雜在讚美中,使人能夠愉快地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換一種方式來講就是以讚美的形式巧妙地替代批評的直白字眼,這樣既可以弱化直接批評帶來的負面效果,同時也能提高批評的積極意義。那麼爲什麼運用肥皂水效應進行批評教育就能夠讓孩子愉快地接受呢?

第一、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直白的批評方式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會認爲原來在父母眼中自己是這麼沒用,尤其是有些家長還會用上一些比較過激的詞語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所以說,有時候孩子拒絕批評其實也是自尊心強烈的一種表現,所以說,家長的批評還是很容易會傷害到孩子脆弱的自尊心的,而肥皂水效應則是將批評夾雜在讚美之中,孩子最能直觀感受到的是父母的讚美,而批評的意味就被大大的弱化了,而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從心底認可自己,認可自己,所以纔想要變得更加優秀,孩子也會明白家長的批評也是爲了自己能夠進步。自然就不會被家長的批評激起牴觸情緒了。反而還會全盤接受!

第二、給予了孩子表達的機會

家長在使用肥皂水效應時,其實也算是間接地給孩子提供了表達的機會,這其實也是在給家長理清思緒的時間。很多時候,父母的批評都是過於直接的,家長也只是在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而父母只顧着表達自己情緒的同時,可能就會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也就沒有提供給孩子闡述觀點或者原因的機會。有些時候,家長看事情看得也會比較片面,甚至有時候還會冤枉孩子。如果這樣的話,不但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還會讓孩子感覺更加委屈,時間久了,還會讓孩子對家長失去依賴感和信任感。

那麼作爲家長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樣利用肥皂水效應,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批評呢?

第一、控制自己的情緒

首先家長需要做的是先要把孩子值得鼓勵的部分找出來,然後再慢慢帶入不足的方面,因爲孩子容易被激起逆反的心理,越是嚴厲,孩子就會越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我行我素。這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你說往東,我便要往西吧。長此以往,家長的主觀否定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孩子在這樣的嚴厲打擊下,會覺得自己就是不行,就算再怎麼努力,爸爸媽媽也是不可能滿意的,可能就會開始自暴自棄。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理智迴歸,不要因爲看見孩子闖禍就開始大聲地責罵,如果父母真的覺得自己的情緒已經到達了一個臨界點,可以給自己三分鐘的時間來調整呼吸,讓自己能夠以更加理性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爲。

第二、儘量不要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有一類羣體大概是自家孩子最深惡痛絕的,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這些正面例子經常會被家長用來批評自己的孩子,總是可以在生活中聽到家長這麼跟孩子說:你看對面的妹妹多乖巧,哪像你整天就知道給我添亂。如果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喜歡用這樣對比的方式來否定孩子,甚至翻起以前的舊賬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就是如此差勁,所以儘量不要用這種方式去評價孩子,不僅會讓孩子覺得不服氣,還會讓孩子覺得在同齡人面前落了面子,容易使孩子陷入沮喪挫敗的情緒當中無法自拔。

第三、在讚賞中夾雜的批評

這裏要注意的是我們的讚賞也是有一定的門道的,儘量多多使用描述性的詞語,通過描述你所看到的和你的直接感受來替代你的主觀的評論。比如說孩子畫了一幅畫,拿給你分享,父母爲了鼓勵孩子經常會這麼說:我們寶貝畫得真棒!但孩子可能根本就沒有理解你所說的棒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但是如果家長換成描述性的話語來講,寶寶就會更容易理解,比如可以這麼說:寶寶竟然畫了天空,雲朵,還有可愛的小鳥,真是太厲害了。那麼孩子也會繼續跟家長分享內心的所思所想,另外一方面還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無可避免的,那麼如何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進行有效的批評,也是家長必須要學會的一門功課。如何在適當的時候批評孩子,採用哪種方式批評孩子,這些都需要家長去慢慢學習和探索。相信今天分享的這一個肥皂水效應也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啓發和思考。​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