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以爲關五六天就了不起了,誰知大年初四,主管通知大家把平時積攢的顧客拉進銷售羣,說暫時不知道復工時間,要我們在羣裏賣貨。2020年2月24日,售樓部復工開放,打完回訪電話的我,沒能邀請到客戶到訪。

核心提示:

今天,貴陽開始堵車了,但朋友圈裏,人們對堵車的抱怨卻已經變成了欣喜。

終於,大家復工了。終於,大家盼望的正常日子,來了!

年初的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也嚴重影響着各行各業,但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隨着有序復工的逐步推進,貴陽這座城市正在漸漸復甦,每個崗位上的從業者都在努力拼搏着,希望能快點摘下口罩,去擁抱春天與希望……

A:受訪者:王宇劉聲健

職業:宜北町創始人

每天在門店看着窗外的車來車往,切身感受到這座城市在慢慢地復甦。

今年剛好是我們創店20週年,就像成長中總要披荊斬棘一樣,我們同樣需要“打怪升級”。30家分佈在7個城市的門店,關店20天有餘,這樣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關店的那些日子裏,我主要工作就是協調各個部門制定應對方案,優化外賣渠道,增進包裝細節等等。

這次疫情,店裏的外賣盒子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當年做的時候,本來想的是用來保溫或是保冷,讓顧客點外賣後的30分鐘內,拿到冰的還是冰的,熱的還是熱的。現在回頭看,這個盒子感覺蠻好。

從另外一個側面看,突發的疫情爲我和我的夥伴們上了寶貴的一課,我們在較短的時間內開拓出更多的領域,提供了儘可能的線上消費渠道。

當時我們商量決定:等復工了,我們作爲員工去門店幫忙,和夥伴們一起工作,告訴大家,我們在,一直都在。

還記得2月18日貴陽門店第一天恢復營業,我們兩個站在荔星店的前臺,有顧客從城南、城北開車到市中心,就爲了買一杯熟悉的味道。很多顧客都握拳讓我們堅持……這些感動,我們都銘記於心。

我們相信城市恢復生機的日子已不遠,希望能快點摘下口罩,擁抱春天與希望。

B: 受訪者:敖雲飛

職業:華潤悠山悅景地產銷售

2020年2月24日,售樓部復工開放,打完回訪電話的我,沒能邀請到客戶到訪。這幾天,我們需要繼續開啓網絡主播模式,這是之前從未嘗試過的,現在也只能摸着石頭過河。

據我所知,春節以來,各大房企的置業顧問都在努力變身“帶貨主播”,包括我。在售樓部周邊轉了一圈,沒有一家餐飲店開門,打開外賣APP,全屏都是20元配送費。

今年2月25日是售樓部開放的第二天,打了幾百個電話,仍沒能邀請到客戶到訪。

2月27日,陽光明媚,客戶到訪多起來了。自己拍攝的項目視頻反響不錯,有不少客戶終於在微信諮詢了項目詳情。我決定拿出無人機再多拍一些不同角度的。

2月28日,雨,客戶到訪量驟減,幾萬字的說辭快背完了。客戶電話微信都已聯繫了多次,無人回覆,大概都在忙吧。

疫情發生以來,作爲地產銷售的我們才發現不僅可以賣房,還可以變身網絡主播,在線上教客戶選房、教客戶做菜、教客戶打遊戲,還得每天上“網課”學視頻製作等等。

C: 受訪者:潘小妃

職業:一番悅食烘焙店店主

今年元旦剛從法國學成歸來的我傾其所有創辦了自己的烘焙店,可怎麼也沒想到,一個月都不到,就因疫情不得不關店,這一關,就是40天。

遭遇這樣的突發情況,肯定是當頭一棒。

關店在家,也不是完全無所事事,學習法語,學習各種新的烘焙技巧……總之好像也沒閒下來。

心煩氣躁中盼來了復工,不過更大的壓力也隨之而來。因爲店員們回不來,我一個人不僅要做蛋糕,還要兼職客服、保潔員、搬貨員……有時候甚至是快遞員,店裏事無鉅細都靠我一個人。

作爲餐飲行業,本來就有嚴格的消毒要求,疫情一來,我每天要花上比平時多2倍的時間來做店裏的清潔消毒工作。身累,但更多的還是心累。

復工這幾天,基本上每天睡眠就四五個小時,不過更多的是焦慮接下來店面運營、新品研發等等。當然還有怎樣籌集資金讓店面活下來這種嚴肅又頭痛的事情。

儘管很困難,但我仍決定無論如何要優先保障店內員工工資的照常支付。

有時候我也慶幸,幸好自己只有兩家店,現在終於復工了,堅持一下總能扛過去。大家最近不是常說: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嗎?那慢慢地,春天真的要來了。

D: 受訪者:甘世星

職業:順豐快遞員

說實話,我感覺快遞行業真的算是受疫情影響不大的幾個行業之一。休息了幾天,我也就當自己一年到頭休息一下咯。從我個人的單量來看,並沒有減少很多,甚至有時候更忙了。維持生計和家庭開支這些嘛,還是沒問題的。

平時一般上午一車,傍晚一車,現在有時候晚上還得加一車。好在現在取件和下單程序也簡便了很多,機子一掃,地址電話這些直接上系統了,“嘀”一聲完事,節省了好多時間。

最近復工後,生鮮的快遞一下子增加了好多,我負責的這個區域將近2000戶人,平時一天就是差不多四五單生鮮的快遞,最近翻了2倍都不止。

看來大家不出門,真的靠快遞維持生活哈!

反正我是比較樂觀,不怨天尤人,我覺得等疫情過去了,大家憋了這麼久,肯定更是要瘋狂買買買哦,那時候我可能忙都忙不贏。

E: 受訪者:郭小琪

職業:商場護膚品銷售

大年三十前一天,商場突然宣佈要關門,心裏還有點不適應,但轉念一想,關就關嘛,得休息還不好?

原以爲關五六天就了不起了,誰知大年初四,主管通知大家把平時積攢的顧客拉進銷售羣,說暫時不知道復工時間,要我們在羣裏賣貨。就這樣,我們幾個銷售按照上面給的貨品和價格折扣信息,開始了羣裏賣貨生涯。

說實在的,平時實體店裏生意也比較淡,好多顧客都是來試用後,對比價格上網去買了。真正能在我們這邊消費的要麼比較有錢,要麼是急用。

所以我對網上賣貨也不排斥,只是覺得確實沒有當面交流的效果好。

2月21日,商場恢復營業。開門時間比以前短,我站了六個小時,進店的客人不超過6個。

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天後,我和另外一個銷售小姐妹決定,反正暫時也沒啥客人,還不如拍點試用感受、護膚小竅門類似的小視頻放到羣裏,促進一下羣裏的銷售。

小視頻發出去了,羣裏好些顧客建議我們開直播賣貨。於是我們又開始研究直播,前天試了一場,由於沒經驗,效果不太理想。但仍準備再試幾次直播。我經常想,就算沒這次疫情,像我們這樣的實體店銷售也應該轉型。

這次疫情,就是推動着我們加速轉型的契機。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田原

編輯何瑩瑩

統籌徐倩

編審幹江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