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笑傲江湖》裏的嶽不羣是華山派掌門,精通“紫霞神功”,武功高強,人稱“君子劍”,妻子爲同門師妹甯中則,獨女嶽靈珊,收令狐沖、勞德諾等一干徒弟。令狐沖是他的大弟子,又和他女兒嶽靈珊相好,可以說已經是內定的接班人了,而且這個大弟子本身就很優秀,武功又高,難道作爲師傅的嶽不羣不應該高興嗎?他爲何還要算計自己的徒弟,打擊自己的接班人?

其實一開始,令狐沖纔出場時,作爲華山派大弟子,很受嶽不羣喜愛,因爲天資聰穎底子好,頭腦靈活,這些都是接班人必備的素質,偶爾膽大妄爲不算什麼過錯,世界觀還沒形成,慢慢教育就好,有點鋒芒,甚至可以當成是領導潛力。但事情漸漸變得不如意,嶽不羣發現令狐沖的散漫不是年輕,是天性,即使這樣,也還有洗腦再教育的可能,直到風清揚的出現,一個武功和地位都比嶽不羣高數個段位的大咖,否定了嶽不羣的教育內容,告訴令狐沖:你該按自己的路線走。這就讓嶽不羣非常難堪了,自己最優秀的徒弟在別人的教導下居然比自己教導的還要優秀。

《笑傲江湖》裏的嶽不羣其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政治人物,他的所有判斷選擇,都以政治利益爲第一。而從古到今,政治人物領袖廢黜接班人的原因無非兩點:執政理念不同,威脅自身地位,剛好令狐沖兩點全佔了。

令狐沖生性放蕩不羈,爽朗豁達,豪邁瀟灑,不拘小節,這樣的性格和嶽不羣完全不同,而且這樣的性格也不適合做一把手。

自古帝王的最大忌諱,是有人威脅自己的地位權威。嶽不羣從令狐沖身上就深深體會到了,從華山勝封不平,到雨夜救難,再到五霸崗羣雄聚會,去福州的一路上,令狐沖當着華山派衆人的面,數次大出風頭,搞得嶽不羣一點面子都沒有,而這些丟掉的面子,是沒法通過言歸於好找回來的,不拿下罪魁禍首令狐沖,嶽不羣在華山就完全喪失了威信,隊伍帶不好,在華山和江湖上就會難以服衆。

當嶽不羣把令狐沖革出華山之後,就更沒法容忍令狐沖,所以嶽務必趕盡殺絕,這時師徒親情都早已無暇顧及。爲了奪取武林最高權力,他不惜以女兒做誘餌,奪得《辟邪劍譜》後,殺人滅口,砍傷林平之,誅殺八弟子,不惜自宮練劍,嫁禍於令狐沖,號召“正派諸友共誅之”。

而令人可嘆的是,令狐沖對嶽不羣簡直到了愚忠愚孝的地步。嶽不羣再三再四地加害於他,他卻再三再四地自我檢討,再三再四地爲嶽不羣辯護。於是讓嶽不羣再三再四地玩弄於股掌之中,差一點死於嶽不羣之手。

嶽不羣從冠冕堂皇、頗孚衆望的掌門人,變爲背信棄義的小人,衆叛親離的孤家寡人,不男不女。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的權力慾和個人野心。所以嶽不羣是可悲的,也是可憐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