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國上下努力以更優異的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70週年華誕的喜慶氛圍裏,我們特邀河南博物院共同舉辦本次展覽,以加強新時代河南、河北人文的交流合作,推動文明的互通互鑑。由河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聯合主辦的“鼎立中原 豫地瑰寶”展將於2019年9月3日在河北博物院北區13、14號展廳向觀衆免費開放。

展覽名稱:鼎立中原 豫地瑰寶

主辦單位:河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

展覽時間:20190903-20191031

展覽地點:河北博物院北區13、14號展廳

展覽簡介:

由河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聯合主辦的“鼎立中原 豫地瑰寶”展將於2019年9月3日在河北博物院北區13、14號展廳向觀衆免費開放。

河南簡稱豫,因地處“天下之中”,又被稱爲“中州”“中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中華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自夏代至宋代3000餘年間,河南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先後有20多個王朝定都或遷都河南,幾度形成政治文明的巔峯。

河南、河北隔河相望,一衣帶水,自古以來交流頻繁,互爲融合。在全國上下努力以更優異的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70週年華誕的喜慶氛圍裏,我們特邀河南博物院共同舉辦本次展覽,以加強新時代河南、河北人文的交流合作,推動文明的互通互鑑。

展覽分“帝國形成”和“匠作技藝”兩部分,共展出河南地區夏商至宋金時期的珍貴文物146件組,其中一級文物29件,二級文物81組。展廳面積1000餘平方米,以文字、圖版、視頻等輔助形式,從政治、禮制、技藝等方面再現了河南古代文明誕生、演變、發展的歷程及繁榮祥和、包容大氣的物質與精神面貌。

展覽至2019年10月31日結束。

展覽作品:


銅爵

通高14.5釐米、流至尾長19.5釐米


金縷玉衣 

西漢 

長180釐米、寬125釐米


青銅神獸

春秋 

高48釐米、長47釐米


花口金盞

高2.8釐米、口徑7釐米  


“婦好”銅方斝 

通高67.6釐米


青銅圓蓋大鼎

戰國

通高88釐米、帶耳寬103釐米


“父乙”銅觥 

高27.5釐米 、通長30釐米


玉覆面

西周 

最大片長10.7釐米


彩繪五層陶倉樓

東漢

通高154釐米、面闊53釐米、進深54釐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