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浪漫暴擊!十月份迎來多場流星雨和罕見天象,附上6個最佳觀賞地

流星雨來啦!

好消息

好消息

👧👧👧

10月的夜空可謂是“佳片雲集”

不僅有

十月鹿豹座、天龍座、南金牛座、小獅座

流星雨(唰唰唰地)活動

還有

木星合月、水星東大距、天王星衝日星象

輪番上演

最最最令人期待的是:

世界“七大流星雨”之一的獵戶座流星雨

將在本月22號到來

🎆這個十月也太羅曼蒂克了叭!

10月20日-水星東大距

水星是地球上最難觀測的行星,因爲它離太陽太近,總是湮沒在太陽的光輝裏。只有水星和太陽的角距達最大即大距時,才最有希望目睹水星。

水星在太陽東邊稱東大距、在太陽西邊稱西大距。“水星東大距”時,可以在黃昏時分西方地平線上找到水星;“水星西大距”時,水星則在黎明時東方低空出現。

10月22日-獵戶座流星雨

獵戶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著名的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由冰、塵埃物質組成,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每次接近太陽前後都要損失20億噸的物質。

其中冰昇華成水汽,塵埃顆粒飛散到四面八方,進入地球大氣層,就形成了獵戶座流星雨。

10月28日-天王星衝日

天王星衝日是指太陽、天王星、地球連成一線,此時,天王星與地球距離最近,亮度也最高,是一年中觀看天王星的最佳時機。

去哪看?

(看這裏)

深圳6大觀賞地

01 七娘山

七娘山位於大鵬半島南端,三面環海,主峯海拔867.4米,是深圳的第二高山。山上七座山峯錯落有致,山勢險峻、雄偉,山中奇峯異石、巖洞、山泉、密林、以及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交相輝映,多彩多姿。山頂視線開闊,適合觀星象。

交通市內搭乘E11路大巴到達南澳鎮,轉乘M274到新大村委站。

02 南澳楊梅坑

梅坑位於深圳龍崗區南澳街道,楊梅坑是一個適合婚紗攝影的天堂。這裏的沙灘視野遼闊,是看日出日落與星空的好地方,再加上遠離市區,更適合觀看天象。

交通:市內可乘坐E11路大巴直達到南澳終點站 。

03 大梅沙海域

大梅沙人少、沙軟,風景綺麗,海鮮價格便宜,晚上還有海浪,晴朗的夜空可以看到密佈的星星,非常舒適的觀景地。

交通:可搭乘1路、239路等巴士直達。

04 梧桐山

梧桐山位於深圳東部,主峯海拔941.7米,作爲深圳第一高峯,觀星方面自然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看到最暗的6等星,同時梧桐山的日出也是一絕,常常吸引大批戶外愛好者在此露營。

交通:可達成211路公汽到梧桐山總站。

05 馬巒山

如果說深圳觀星條件最好的地方是西涌天文臺,那麼深圳觀星環境最好的地方就是馬巒山,由於偏離市區,人煙稀少,這裏成了絕佳的觀測點,深圳天文協會的成員們也經常來這裏舉行觀星活動

交通可搭乘觀光1號、103B、380A、380B路等公交車至“小梅沙”站下車。

06 西涌天文臺

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西涌,主要建築有天文樓、氣象樓、綜合樓。這是深圳條件最好的天文觀測點,擁有最專業的天文觀測器材。適合觀察“水星東大距”、“天王星衝日等星象”,但看不了流星雨喔(工作人員提醒的)

‼注意,天文臺是需要預約的喔

預約網址:

http://sznco.szmb.gov.cn/gxt/v2/gryuyue/index.html

交通:建議自駕;可搭乘M232至鶴藪村站。

如何看?

(來看看注意事項吧)

觀星指南

01 對流星雨的誤區

其實很多人對於流星雨都存在很大的誤區,你以爲流星雨是下圖這樣的。然鵝這只是延時拍攝的效果。

另外,流星雨也不會傷到人,它們只是宇宙的塵埃。觀看流星也不需要高大上的專業設備,只需要一雙眼和足夠的耐心,以及能熬夜的身體

02 流星雨的特點

一般情況下,流星雨都是持續發生的,不是在一個小的時段,而是連續很多天

大多數流星雨會持續2周到4周,而我們說的觀測時間其實是流星雨的極大值時間,也就是說這個時間流星最多。

03 查詢流星雨預報的方法

只要瀏覽器搜一下流星雨時間表就能找到。

04 查找輻射點

輻射點就是流星往外飛的地方,瞭解輻射點的位置十分重要,可以使用星空模擬軟件(網上搜索,會有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免費的)

05 觀看前的準備

一定要確定當晚是不是晴天,以及月亮的晴缺,由於“月明星稀”,在殘月或新月時觀看效果比較好。

一般看流星雨不需要望遠鏡(搞學術才用),如果你的視力不好(有點度數就不行,至少100度以下),一定要戴眼鏡,因爲流星大概只有2-4星等。另外就是夜晚注意保暖啦。

06 選擇觀看地

選擇的地方要遠離一切燈光,並且是開闊地,要能看見輻射點在的那片天空,最好不要離市區太遠。空氣污染不能太嚴重,達到輕度污染就不適合觀看了

流星只是宇宙的塵埃,肉眼可見的流星體直徑也不過在0.1-1cm之間,難以想象這如砂礫般細小的物體,竟在與大氣層的摩擦過程中產生出這麼強烈的光,真是極致浪漫啊!

編輯:八兒 主編:小喇叭

來源:谷歌地球、天文網、百度經驗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