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试试每天凌晨三点钟起床,练一个功夫一练至少四个小时(刚猛的功夫两个小时)以上,这还不算晚上的练功,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如果这算懒,那么能这么懒的人还真不多,或者说外家功夫没有人能这么练,因为没有内功,会练伤的。打个比方说,你早上练四个小时武当玉环桩,下午或晚上练两个小时武势玉环桩,是这样的练法)。

上一篇文章讲到传统内家拳的修行当以“不吃力”为第一修行法则,为的是涵养元气,以化真力。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习惯了用力,这种力是后天的力,局部用力,气血就会局限在某个地方,不能周身为用。只有放下后天的执念,神意自然贯彻周身内外,这样才能使真气流转全身,以呈混元之姿。

那么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其实还有其他的作用和原理。打个比方说,我们跑一百米比赛,你全力跑完,也就10来秒时间。跑完会感到很累很累,两腿僵硬麻木,头昏脑胀,气喘吁吁。这时让你再马上全力再跑另一个一百米,那就得要人命了,第二次的成绩也会很差。但是如果你慢悠悠地跑步或行走,可能1000米下来都不累,当然时间就比较长了。内家拳的练法与这种方法有些类似,就是要把你练功的时间给练上去。

这种练法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时间长了,可以更好的磨练心性。常人一静下来,没有事情寄托,就会思绪纷繁,工作上的事,生活上的事都会冒出来。这时就要慢慢地通过练功消磨掉这些杂念,使心性沉淀下来。这种磨练是需要时间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此是第一作用;

其次,动作悠扬而轻缓,则人能静下心来体会自身的变化,正所谓“慢工出细活”,能更好的体悟“一动无有不动”之微妙;

其三,则是能使身心内外如一。我们知道人身体静止下来之后,血液会回流到五脏六腑之中;如果运动激烈,则会充盈到四肢百骸之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轻柔的运动,则内脏和肢体之间的气血会形成一个平衡,周流有序。张介宾说:“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这种锻炼能很好的循经导脉,气机在脏腑和四肢百骸之间能良好的循环,内壮五脏六腑,外强筋骨皮肉。

但是练武的人要知道功夫不是简单的事,就像我们上了小学,学习的只是基本知识。想要进一步学习,就得上中学,大学,乃至硕士,博士。这种松柔的功夫,是养气柔体。练到后来,还要有刚强威猛的练法,这才是阴阳一体,合乎于道。光有柔的练法不是真功夫,或者说不是完整的功夫。

以武当功夫而论,武当玉环桩是入门桩功,它的动作轻柔舒缓,要想练好,得达到四个小时以上才行。但是还有一个功夫是武势玉环桩,是少林的功夫,是当年张三丰祖师传承自少林的功法。它的风格就是冷、脆、快、急,与武当玉环桩是完全不同的。当年李兆生老师授课之时说过,最好两个功夫一起练,刚柔并济,快慢结合,功夫上得更快(注:这个一起练是指错开时间练,不是说把两个功夫混合在一起练。打个比方说,你早上练四个小时武当玉环桩,下午或晚上练两个小时武势玉环桩,是这样的练法)。

武当玉环桩是以四个小时为标准,可是少林玉环桩的标准却是两个小时,这是因为大家的练法不同。轻缓的练,它能边练边缓过气来,所以练得时间就长。迅疾的练法,气息运转就急,锻炼强度大,练的时间就相对要短,各有各的作用。前者慢悠悠地练,也能练出无坚不摧之力。可是两者一起练,这种刚猛霸道的力量就出来得更快更强。

那么是不是说功夫练到后来要改成“吃力”的练法呢?不是!因为你前面经过武当玉环桩的锻炼,身强力壮,体魄强健了,再练武势玉环桩,也不吃力。如果练起来吃力,说明你还没达到这功夫的条件。

再说一点,有人说内功一词是偷懒的人,不想吃苦,编出来忽悠人的,这是没有传承的人说的。你试试每天凌晨三点钟起床,练一个功夫一练至少四个小时(刚猛的功夫两个小时)以上,这还不算晚上的练功,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如果这算懒,那么能这么懒的人还真不多,或者说外家功夫没有人能这么练,因为没有内功,会练伤的。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