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要直接、武斷可簡約籠統地,去評定錢先生的書作,就是前面所說,姿態突出的“文人字”,高標一點可稱“文人書法”。若要具體評述錢先生的書法,大概又可以一句話總結吧:是典型的“文人字”,總體上是守法度而又恣縱肆。

談論錢鍾書是十分危險的。對於這樣一位百年難得一現的槃槃大才,任何議論都可能難免曝露自身的無知。

錢鍾書,1910.10.20日—1998,江蘇無錫人

錢先生一生窮盡中西古今知識分子文本,他自各也差不多成爲了20世紀中國最複雜的知識人文本之一。他的所思、所寫,幾乎就是一個知識人對所有知識人生命體的一番反顧、一種打量,包括他隨意揮筆而下的筆墨。

錢鍾書以學術大師名世,其書法罕有人論及。他也從未以書家自稱,他對自己的字,還可能十分不自信。在身邊人某篇回憶文字中,他說過自己的字功還不如妻子楊絳紮實——我們看他著作,清一色均是楊先生代爲題簽,這固然是愛妻暱內的表示,可確實也當有服善而退的意味吧。

錢氏及其手稿

晚年,師長陳寅恪在廬山的新墓落就,陳家子女懇請題寫墓碑,他起初也是欣然答應,可試寫數張草稿後,他自愧不登大雅,還是婉轉推辭了了。

所以,總的來講,他留下的筆墨,嚴格來說,在同時代同行們橫向比較,確實夠不上“書法”的高度。

民國時書法生態系統還很健全,名家大師輩出,與之相較,錢鍾書離“書法家”這一美譽還是距離不小的。看他的毛筆遺蹟,即便是很鄭重的條幅,都有不少毛病。比如,墨色過重,結體偏差,功底有欠,殊乏彼時成名書家的韻致與神采。近人論學問,他與陳寅恪可稱雙子星座,可二人書法都不算特出。

陳寅恪給友人書信——如今市面上很多署名陳寅恪的墨跡,其實很多是其夫人代筆

只是,略顯可悲的是,我們的人文傳統是在持續衰退着的,書法之風也是在逐步潰敗之中的。中國藝術精神的大脈搏,是攔腰斷裂了的。民國時可能“不過爾爾”的,人物也好,書法也罷,放置在當代文人學者隊伍中度長衡短,難以否認,又是那麼高巍獨異了。以錢鍾書而論,他的字,拿出去與眼下那些專業書法家們較量起來,又能遜色多少呢?

所以,僅就這一短縱向面來論,若標準不是什麼于右任臺靜農的,錢鍾書先生的功力與實績,又完全夠格稱爲書家的吧。陳丹青西畫出身,所習專業與中國書法了不相干,前些時日都能大張旗鼓辦書法展了,對不對?

2018年6月,北京“如雲在野——陳丹青作品特展”展出的陳丹青書法

更別提其餘一類,書學素養還遠不及陳丹青呢,都昂昂然以書法家招搖於世。濫矣至此,錢鍾書又怎會缺一席之地?

細說起來,錢鍾書雖然沒有刻意練習書法,但是他博雅橫通,對於書法史及書法理論的吸收積累,絕對不亞於在世任何學問家。

江蘇無錫崇安區健康路新街巷30號,巷子深處,角落裏的錢鍾書故居

他不是書法家,可他寫的那些作品中,有意無意地,對於書法留有大量精闢的言論,讓後世的有心人受益匪淺。他這種情況不算特例,只是如今的“專業書法家”只知躲在屋內瞎練字不怎麼讀書纔會覺得奇怪而已。

在舊中國時代,從無所謂專業書法家。對於傳統讀書人來說,書法這玩意,就是文人的基本功,是學者的必備藝術修養,白紙黑字是他們共有的情愫。而對於一文史從業者來說,書法史之類的閱讀,尤是題中應有之義。錢先生自少起,就志在匯通世間學問,露才揚己,地涵海負,自然更不可能例外。

錢鍾書手稿裏混雜的各種外文筆記,世間已經無人可以整理

關於書法,他並沒特意出一專著。可是他的鴻篇鉅作,諸如《七綴集》、《談藝錄》、《管錐編》等書中,有大量書法史、書論的精義言論散落,議論暢快,思力深刻。他把溝通古今、融匯中西、搭橋上下、敉平南北的志趣,也搬運到了傳統書畫的闡釋上去了。咳唾珠玉,滔滔不絕,使讀者如登覽飛流直下的懸河瀑布。

他是有不少妙論的,非常專業。比如他揭示出一個“韻”字,認爲這是傳統詩文書畫的共有特性,而書學之妙,在“法度之外,其韻自遠”;比如他像魔術師一般,引來古希臘羅馬、叔本華康德等西人要義與中國藝術精神互見,指出書法作出藝術,其成立理由在於“說而不說”、“喚起想象比補充跡象之所未具”等等。

給作家袁鷹的信

他也弄出過《中國詩與中國畫》此等專題名論,警示讀者說,在中國,詩與書畫有着相通的傳統與原理,而書法的核心內蘊,不在形似的寫字層面,而近乎西人所謂的“形而上學”宗旨,且書法的正宗法脈,當是“文人書法”。在衆多散論中,他還不吝嗇地表白對於蘇軾書作的偏愛,儘管他對蘇詩也藏有不少保留意見。

翻閱錢先生有關書法的議論,有兩點信息大概是格外重要的:一,可見他到底“粉”的是哪位書家偶像,從而觀瀾索源,看出他的淵源;二,大家也能就此,大體臆測到錢先生的書法旨趣,是怎樣一種情況的吧。

晚年給楊絳的情書,算是比較認真寫的作品

這兩點搞清楚,錢鍾書的書作,到底什麼面目、什麼水準,也是呼之欲出了。

我們作爲閒談,還應該知道的是,錢鍾書對於書法,自幼及長,委實並沒在上面太花功夫,這極大地限制了他的成就。

最重要的一個時代背景當在於:錢鍾書出生及其成長的年代,科舉全廢,過去許多社會的主流價值認識日顯潰壞,而書法作爲科考順利的核心工具性已經失掉了。換句話說,書法對於讀書人來說,已沒那麼實用了,也不是世家子弟必須得強制學好的項目了。此前的龔自珍,因了書法不特別好,屢屢進士不第的謬況,一去不復返了。

錢鍾書父母

是以,到了錢先生那代人,書法與前途屬於鬆綁狀態,他不學好書法也不是很有關係了。這點,我們如今體察他前後輩的情況也能看出端倪。比如,魯迅、李叔同、馬敘倫等人,還活在科舉時代的尾巴,雖沒刻意要成書家,可是被強制苦練過,隨手甩出來的字差不多都可當法書看;可到了下一代,諸如陳寅恪、胡適之、傅斯年等大咖,論地位講學問,固然還是頂呱呱,但若比字,那功底明顯是“自鄶而下”了。

錢先生也是這般情況。這是時代的背景、社會的大文化氛圍對個體才學影響的反饋。具體到錢先生本人,他的習書歷程大體如下:

留學前後

其一,錢鍾書幼年時,家裏並不刻意督察他練書法。據他自各《槐聚詩存》序中所憶,是“餘童時從先伯父與先君讀書,經,史、古文而外,有《唐詩三百首》,心焉好之”;楊絳後來的追述也講過,錢一出生就過繼給伯父錢基成,伯父對他是放羊式教育,管教很鬆,每日就下午上上課。

餘下時間無非上茶館、聽說書、逛小喫攤,書法那是比較不受重視的一門,還漸染晚起晚睡、貪玩貪喫的壞習慣。青少年時代的錢氏,用功所在主要還是詩文、外語、雜書,現存材料基本少見有練字記錄。

也有抄經之時

其二,錢先生讀書作學問,持重有素,玩氣也重,類似臨池苦練這等事,多半也是違揹他天性的罷,他應該也不大可能喜歡——楊絳與夫君屋檐下過了一甲子,也說錢只有牛津留學期間,因有版本校勘考試,有過一次“苦學”。範旭侖他們研究錢學甚深,也說錢似從未專門花精力去練書法。

錢字的基本功,大體還是少年時打下的,雖也不甚措意。可他家畢竟是文化名門,家中長輩書法都是極爲高明的。過去世家子弟的一滴水換在外頭,往往都會是瓢潑大雨,不能小覷。而且,在後來他很是很勤讀碑帖,加上一生日常書信、寫作也基本都用毛筆寫就,以今視昔,其實花費的時力也不算少了。

抄蘇東坡詩詞

他對蘇東坡書法,尤有契合,也非常熟,足以“背臨”、“意寫”。這些,想來都是他書法進益的無形資糧吧。

若要具體評述錢先生的書法,大概又可以一句話總結吧:是典型的“文人字”,總體上是守法度而又恣縱肆。

錢先生遺留墨跡不少,更仰仗楊絳先生留下專一“打掃現場”的虔心勞苦,太多書稿比如《容安館札記》、《宋詩紀事補訂:手稿影印本》等都陸續原本出版,我們得以比較全面地得睹錢先生的文采風流,乃至書學造詣。

一家

如果要直接、武斷可簡約籠統地,去評定錢先生的書作,就是前面所說,姿態突出的“文人字”,高標一點可稱“文人書法”。所謂“文人字”,首要的指標,理所當然是“書卷氣”。這類書作,最大特徵,在於有一股士大夫的“士氣”而非專業主義的“匠息”。

筆致輕鬆、流利、靈巧、遒勁、生動,或碑或帖,有本有源,個性隨意,且有一種經史內涵、筆墨藏古的儒雅超逸之感。此種書法,是書寫者精神氣質的外展,是書齋生涯裏,明理養性的日就月將中所燻洗出來的。就這些標尺而論,錢先生的筆墨可謂若合符契。

晚年探望舊識冰心

錢鍾書現存最早的書作,當是他在清華上大學時寫給恩師羅家倫的書信與詩稿。這些文字稿全由毛筆所就,行草兼有,十足宋人意態。清新光亮,隨意天然,鋒芒凌厲,極像他爲人,也和他年輕時鐘愛宋學宋詩掛的上關聯。

而從往後手稿上看,他當有過碑帖的涉略,二王有很多基礎痕跡,對孫過庭草書的臨習當汲取不少,匆忙而就中流露出來的楷法碑意,接近他那時代流行的張裕釗書風。尤其是東坡居士的灑脫章法,他似乎更具深味。這些情況,與他早期友人吳忠匡的評述是相符合的。

贈書

到了中年之際,從部分書信看,錢鍾書的書法風範,是大體定型中,雖有調整,“亦不遠矣”。總體上的意見,他的字,有常見的文人書法美感,可是毛病也重,技法形式上還不夠精熟,內在筋骨上也過露,不免支離,難避粗率圓滑,是有真態可是繁雜,而這些缺陷也幾乎陪伴他始終。他實在沒有想過當一名書法家吧。

1950年代前後,給鄭振鐸的信

只是,越往後,看《錢鍾書手稿集》裏,很多他晚年隨性寫下的墨跡,倒多少有些不同的意緒了。那時他已是晚景之年,劫難歷過,鬢也星星,書作依然天然流利爲主,可也多少有了點老手味道,蒼勁飽滿,意趣森然,隨心逸遊,牽絲連帶,恣縱豪放,情感連綿,宛然蘇體面目佔據中心矣,一派“文人書法”的魅力了。

可以說,比較起專業書家來,錢字規範性不足,隨性粗率的成分太重,技法功力都大欠缺,可是那種慧意聰蘊躍然紙上,在我等“錢粉”看來,也是足以千金不換的珍物了。錢字,最大的價值並不在其字本身,而是“字以人貴”。

今天,我們該怎麼紀念錢鍾書?

這等字,在民國時代固然無法與書家一較短長,可放在今日,即便列入一般書展,照我陋見,也不太辱沒那些據此謀生的專業書家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