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徐紅)訊,面對不斷升級的全球疫情,有觀點推測新冠病毒肺炎有可能成爲與人類長期共存的流行病,因此開發預防性疫苗也被認爲是此番戰"疫"的終極解決方案。

然而,傳染病疫苗開發的難點之一是病毒的變異或會導致研發策略失效,因此需要與病毒變異拼速度。近日發表於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的一項研究貌似帶來了一些新消息。

該項研究題爲《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研究團隊由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單位的科學家組成。

據研究,通過對公開的103個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進行序列分析,發現病毒株已發生了149個突變點,而且多數於近期產生,同時演化出L和S兩個亞型,從佔比上看,L亞型更爲普遍達到70%,S亞型佔30%。通過與其他冠狀病毒比較,作者發現S型新冠病毒與蝙蝠來源的冠狀病毒在進化樹上更接近,從而得出S型相對更古老的結論。傳染力方面,L亞型則更具侵略性。

此外,論文作者還表示,至少兩株SARS-CoV-2病毒的非同義突變影響了六種蛋白,包括orf1ab(A117T,I1607V,L3606F,I6075T)、S(H49Y,V367F)、ORF3a(G251V)、ORF7a(P34S)、ORF8(V62L,S84L)和N(S194L,S202N,P344S)。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關鍵也在於S蛋白與人體ACE2蛋白的結合。本次新冠疫情發生後,很多科研機構與企業也將S蛋白作爲新冠疫苗研發的靶點。

那麼,研究發現新冠病毒S蛋白有突變位點,這是否會顛覆目前相關的疫苗研發策略?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暫時不用過於擔心"。

"還要看發生突變的具體位置會不會引起S蛋白結構的改變,以及在不在抗原中和位點上。如果並非在中和位點上,這就不會影響現有的開發策略。而即使氨基酸改變發生在一箇中和位點上(需要血清學研究證明),也沒大的關係,因爲S蛋白是個很大的蛋白,它有很多中和位點,改變一個影響不大。"一位疫苗專家告訴記者。

另外,GISAID(全球共享禽流感數據倡議組織)相關研究亦顯示,目前S蛋白在與人受體結合的地方還沒有突變(下圖綠色部分)。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說明病毒的基本特性沒有改變,也是對現有研發影響有限的證據。

image

公開資料顯示,自疫情發生以後,國內外已有多家企業和機構投入新冠疫苗研發,其中進展較快的部分企業已經完成了早期研究,進入到動物實驗階段。

image

圖|來源:動脈網

在這些企業中,國內的斯微生物與三葉草生物,還有美國Moderna的候選疫苗均基於S蛋白而開發。日前,來自美國德州大學的研究團隊還利用冷凍電鏡技術解析出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超清結構,希望能以此助力疫苗的開發,而據研究團隊成員透露,該項研究成果會用於某知名疫苗公司的產品當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