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融創CEO汪孟德:產品是企業的根基

見習記者 李貝貝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冰凝 上海報道

“要想把企業能夠做長久,做得有競爭力,產品是最基本的要求。”融創中國行政總裁汪孟德在10月29日舉辦的融創中國2018中式產品發佈會上直言,中國樓市整個市場近年來尤其是今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在焦慮規模、現金流的時候,作爲企業更應該關注“最基本的東西、基本面”:“短期的市場的波動只是暫時性的,如果一個企業的基本面的東西不做好的話,短期的策略、短期的東西做得再好,可能作用也是很有限的。”

所謂的“基本的東西、基本面”,在汪孟德看來就是產品,“這是最根本的東西”。汪孟德認爲,產品是最需要、最值得持續地一心一意的聚焦所有的精力去做的東西。只有得到客戶認可的產品纔有競爭力,而作爲市場的一員,融創發展的基礎也正在於此。

“做產品需要一心一意,需要持續,需要長期。”汪孟德坦言,十多年前融創的產品和服務在業內並不具備太高的知名度,但經過十多年“不斷的努力、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提高學習”,目前已經得到了業內的高度認可。

目前,融創正加緊以優質的建築來實現中國人的人居理想。汪孟德覺得,當下中國對傳統居住與建築文化的傳承發展急迫而重要,從審美價值、人性尺度、人際關係、生活方式等方面來看,中式建築都有太多值得去繼承、發揚和珍惜的東西。汪孟德很感慨,在中國高速發展的當下,“如果再不去挖掘、保護、創新、延續的話,(這些價值)有可能再過十年、二十年真的就沒了”。

事實上,做好中式產品並不簡單。汪孟德直言,這需要企業有做純正中式的傳承能力,創新的能力和完整的體系能力。經過長達數年的努力,目前上至集團、下至項目都已經形成了這種體系能力。而從研發、設計到施工工藝、後期的維護的每一個方面,融創也都堅持傳承與創新,拒絕全盤復古,秉持基於生活方式而精煉出的文化復興理念,在每一條產品系的研發營造歷程中,都以“自然觀、文化觀、時代觀”爲出發點,結合時間緯度、空間緯度、人的緯度綜合考量,創造出融於自然,孕於文化,成於時代的作品。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融創從蘇州桃花源開始專注中式建築,目前其打造的中式產品已進入30個城市,落地42個項目,全面覆蓋融創八大區域。在此基礎之上,依託漢唐、宋朝、明清不同的時代風格和文化形態,根據地域特徵與文脈特點,這些產品線逐漸生長成融創的中式產品譜系,闡釋了一個不斷生長的中式人居生態。而在本次發佈會上,融創也正式發佈了中式產品譜系中的桃花源、雅頌繫、宜和系3條產品線。

與此同時,汪孟德透露,努力保護優秀古建築遺產、古村落額是融創基金會目前的主要工作方向,未來融創還將“持續投入,永不停步”地保持高度關注:“不是今年、也不是明年,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我們會持續去做。”汪孟德稱,希望可以真正讓優秀的中式建築和中式生活方式能夠得以延續,創新,最終發揚光大。

責任編輯:袁曉瀾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