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爲“我們如何生活”,將在威尼斯的綠園城堡(Giardini)、軍械庫(Arsenale)和馬爾加拉堡(Forte Marghera)三個展場舉行,本屆雙年展由黎巴嫩建築師、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院長哈希姆·薩基斯(Hashim Sarkis)擔任策展人。由她們策展的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爲“自由空間”,強調在空間中,發生人與建築的交流,在建築師離開建築很長時間後,建築也能找到與人分享交流的方法。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意大利的爆發,原本計劃於5月23日開幕的202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推遲至今年8月29日,而閉幕時間仍然是原本計劃的今年11月29日,這使展期縮短爲三個月。

延期後的官方海報

第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爲“我們如何生活”,將在威尼斯的綠園城堡(Giardini)、軍械庫(Arsenale)和馬爾加拉堡(Forte Marghera)三個展場舉行,本屆雙年展由黎巴嫩建築師、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院長哈希姆·薩基斯(Hashim Sarkis)擔任策展人。

威尼斯雙年展軍械庫展場

根據雙年展發佈的官方聲明,“(改變)新日期是鑑於近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在人員流動方面採取的預防措施而確定的,這些措施將在未來幾周對人員流動和工作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聲明中還寫道,考慮到“組織機制的複雜性”,短期的推遲是無效的。這一舉動是意大利當局繼該國累積確診新冠病例2500餘例、死亡80例之後做出的最新對策。與此同時,米蘭傢俱展已經從4月推遲到6月。

事實上,在一週前的2月27日,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辦方進行了一場線上發佈會。原定於3月3日在倫敦意大利文化研究所(Italian Cultural Institute)舉行的新聞發佈則宣佈取消。在發佈會上,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塔(Paolo Baratta)明確表示,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在很大程度上仍將按照原計劃舉行。

巴拉塔在線上新聞發佈會說到,“這些年來一直有一個不變的主題,即建築可以使一個社會變得更好。”他對這一概念進一步解釋道,“好的建築會讓我們關注到空間下的每個人,它可以幫助我們成爲真正的市民,而並非只是城市裏的消費者。它會提醒我們反思自己的行爲有可能造成的間接影響,同時也會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社會性與公共性,對於社會福利有更全面的理解。”

保羅·巴拉塔(左)與哈希姆·薩基斯

薩基斯在策展宣言中寫道,“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空間契約’,在政治分歧和貧富差距愈演愈烈的當下,我們呼籲建築師構想一個我們可以從容共同生活的地方,”根據薩基斯的宣言,“共同”是在個人獨立性見長以外,對數字化和實體空間中的相互聯繫的渴望;“共同”是爲新的家庭尋找更加多元化而有尊嚴的居住環境;“共同”是社區對公平、包容和空間認同需求的整合;“共同”是跨越政治壁壘而思考新的地緣聯繫;“共同”是我們攜手面對全球危機併爲繼續生活而採取行動。

巴拉塔在線上發佈會中詳細闡述了哈希姆·薩奇斯的策展方式:“哈希姆·薩奇斯策劃的展覽,以其寬廣的視野捕捉到了當代社會的結構性問題。他觀察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在發生着劇烈的變化。儘管變化內容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需要對生活條件進行重要的調整。”他還進一步解釋道,“因此,薩奇斯的策展方式將視野放得很遠,他將建築看作不同社會結構與不同政治環境的下的參考座標。我們希望通過哈希姆-薩基斯的學術成果以及其他與會的國家,讓我們看到除了分歧和當今的趨勢與衝突外,還可以想象出一個致力解決這些問題的世界,特別是一個讓建築思考、想象並探尋新解決途徑的世界。”

2月27日,各國國家館主題公佈,本屆中國館策展人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張利擔任。策展團隊提出的“院兒——從最大到最小”(Yuan-er, a courtyard-ology: from the mega to the micro)爲本屆中國國家館的實施方案。

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效果圖 第一部分:“共同理解I” ——靈感與干預(圖片來源:簡盟工作室)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公佈了其對中國國家館主題的闡釋:“它自然得讓我們聯想起一個最熟悉的原型:‘院兒’——由多個家庭同時居住的院落。在中文的語境裏,‘院兒’有着特殊的意義:它既指這種院落的空間形態,又指在這種院落中居住的人的共同體——院落社區。”

“院落是一種充滿活力的共同生活原型,它跨越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歷史時代,長盛不衰。‘院兒’還一直是中國所有傳統城市肌理和社會結構的基本組成單元,遍佈於從最大到最小的各種城市建築案例中,從氣勢磅礴的紫禁城到平凡日常的衚衕鄰里。它不僅記載着過去的理念,更持續激發着當代建築師與藝術家的精彩探索,爲我們共同的未來提供着啓示。”

相比於1980年開始,至今仍未有40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早在1895年登臺亮相的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可謂歷史悠久,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十九世紀末,歐洲多個國家、城市因爲高漲的民族主義而在不斷進行“較勁”,當時的威尼斯市長決定策劃藝術雙年展,藉此吸引遊客、拉動經濟並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而後的影響力也證明了這一舉動的大獲成功。

畫作裏的軍械庫

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是一個擁有百年曆史的藝術節,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活動之一,創立於1895年。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聖保羅雙年展(Sao Paulo Art Biennial)並稱爲世界三大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在奇數年(如2017、2019)爲藝術雙年展,在偶數年(如2016、2018)爲建築雙年展,展覽一般分爲國家館與主題館兩部分。主要展覽的是當代藝術和建築藝術。首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舉行於1980年,相較於此,早在1895年便登臺亮相的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可謂歷史悠久。

軍械庫內部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策展人正是剛剛獲得今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的伊凡娜·法瑞爾(Yvonne Farrell)和雪莉·麥克納馬拉(Shelley McNamara)。法瑞爾和麥克納馬拉是位於都柏林的建築事務所Grafton Architects的創始人,她們認爲建築師沒有能力對抗全球性議題,但是小項目仍然能夠給社會帶來巨大貢獻,她們呼籲建築師對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持樂觀。她們用“慢食運動”來比喻建築:“建築就像慢食運動——有時候你進行小尺度的工作,仍然會產生影響”。由她們策展的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爲“自由空間”,強調在空間中,發生人與建築的交流,在建築師離開建築很長時間後,建築也能找到與人分享交流的方法。

伊馮·法雷爾(右)和謝莉·麥克納馬拉

“沒有必要因爲無法解決大問題而感到沮喪,”麥克納馬拉曾這樣說道。“建築師只有創造建築的能力。但我們堅信,這能夠帶來小的變化,而一系列小的變化能夠帶來大的圖景,並引領某些趨勢。”但麥克納馬拉不認爲這是在將大議題置於一邊,“要想實現有意義的小變化,你必須瞭解那些大的議題。”這也與雙年展主席在本屆線上發佈會上所說的不謀而合,即“建築可以使一個社會變得更好。”

附:最近十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2018年“自由空間”

第十六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自由空間”爲主題,由伊馮·法雷爾(Yvonne Farrell)和謝莉·麥克納馬拉(Shelley McNamara)擔任策展人。兩人是都柏林的建築事務所Grafton Architects的創始人,她們認爲建築師沒有能力對抗全球性議題,但是小項目仍然能夠給社會帶來巨大貢獻,呼籲建築師對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持樂觀。她們用“慢食運動”來比喻建築:“建築就像慢食運動——有時候你進行小尺度的工作,仍然會產生影響”。共有100名建築師和63個國家參展,其中6個國家是首次參展。

策展人認爲,建築是既主動又被動的生命。“自由空間”是一個充滿機遇、民主的空間,具有未經安排的、自由的功能,讓不曾構想過的使用成爲可能。這其中會發生人與建築的交流,即使沒有刻意設計,在建築師離開建築很長時間後,隨着時間的推移建築也能找到與人分享交流的方法。

2016年“來自前線的報告”

第十五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由智利建築師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Alejandro Aravena)策展,他也是那一年的普利茲克獎得主。

阿拉維納認爲,建築師最大的挑戰應該是應對那些非建築的問題——貧窮、污染、擁堵、隔離,並貢獻我們的專業知識。比起一場建築展,觀衆更像在回顧一場盛大的全球“新聞聯播”,難民問題、災後重建、經濟危機,、住房危機等等構成了展覽的若干議題,建築師衝向一個又一個“前線”,試圖用空間營造去應對所有災難。而在“建築新形式”和“回收利用”板塊,建築師們提出瞭如何通過技術的革新實現建築空間的改革。

2016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覽現場

2014年“基本元素”

第十四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由荷蘭著名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策展,主題爲“基本元素”,與往屆雙年展更多關注當代和明星建築師相比,庫哈斯的這屆雙年展着力於研究歷史,希望最終能夠探討“建築及建築思想核心的現代化”。

庫哈斯希望探索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內國家建築的演變,曾經有強烈地域特色的建築是如何變成了趨同的全球性建築。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基本法則,如果不是被拋棄了的話,是否已經崩塌。

2012年“共同基礎”

第十三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由英國建築師大衛·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策展。他表示,“我希望這屆雙年展能夠慶祝有活力的、互相連通的建築文化,能夠鼓勵合作和對話的產生,我認爲這是建築的核心。”奇普菲爾德表示,展覽的名稱是是對於建築活動領域的一種隱喻。他呈現了來自建築師、攝影師、藝術家、學者等的69個項目,其中包括許多著名的建築師,如彼得·卒姆託、扎哈·哈迪德、讓·努維爾、OMA建築事務所、諾曼·福斯特等等。

2010年“人們在建築中相遇”

第十二屆威尼斯雙年展由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策展,她也是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歷史上的首位女性策展人。妹島和世將展覽主題確定爲“人們在建築中相遇”,意在讓觀衆“體驗建築的多重可能性以及建築手法的多樣性”。共有44組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藝術家、工程師參與這次展覽,他們對於社會與自然環境如何進行新的互動做出了各自的回應。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立的展示空間,充當着自己的策展人,讓展覽通過“多元視角而非單一焦點”來得以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