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海底撈,也有許多其他品牌在進行對智慧餐廳的探索,可以預見,餐飲智能化是餐飲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繼9月26日赴港上市後,海底撈又有了新的大動作——10月23日,海底撈宣佈第一家智慧火鍋餐廳將與10月28日在北京中駿世界城正式營業。

這家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智慧餐廳,海底撈投資的1個多億,花費了長達三年的時間來進行籌劃,在此過程中,海底撈分別與松下、阿里雲、用友和科大訊飛達成了合作。

那麼有着重磅級合作和智慧屬性加持的這家火鍋餐廳究竟和普通的海底撈有着什麼區別呢?

1、等位區高科技互動遊戲屏,實現全球PK

智慧餐廳等位區

太空艙的既視感有沒有!

從美甲到擦鞋再到按摩椅,海底撈的等位服務不斷升級。

如今已升級爲大屏互動遊戲,劇院式等位區,掃碼屏幕二維碼即可進入遊戲,目前支持同店PK,以後將做到同城甚至全國、全球PK。

像跳一跳一樣,讓人停不下來的小遊戲

2、智能機器"佔領"後廚,用科技保障食品安全

經過等位區進入餐廳,首先看到的是玻璃箱內的巨大上菜機械手臂(自動出菜機)。

據悉, 所有菜品從自動控溫30萬級超潔淨智能菜品倉庫中,經過全程0~4℃冷鏈保鮮物流直達門店,進入自動出菜機。與前臺點餐系統連通的自動出菜機,則由機械臂完成從菜品入庫到出庫的全自動上菜流程。

圖中密封箱內溫度長期保持0-4℃,隔離異物,定時進行臭氧殺菌。

機械手臂上菜

同時,配合門店自動出菜機,加載RFID食材監管系統,給每盤菜配備專屬“身份證”,進行實時追蹤,實現菜品保質期精準把控,過期商品會被自動丟棄。

機械手臂會將選好的菜品放到傳送帶,再由機器人送到顧客桌前。

菜品傳輸帶

送菜機器人

自動配鍋機、洗碗機、切肉機……等等一切均爲智能化!

這麼強大的後廚怎麼控制?看這裏,這裏被稱爲“後廚總控臺”。系統通過收集智慧廚房各個環節的數據,並對各項數據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實時監控廚房整體的運行狀態、生產狀況、庫存狀況、保質期狀況等,對智慧廚房進行統一管理。

海底撈首席信息官、執行董事邵志東爲大家講解

同時,結合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生產管理流程化、自動化,庫存管理智能化、精準化,生產數據信息化、可視化,及對菜品全生命週期的監控,保證產品質量。

3、千人千鍋,口味私人定製,可分享、可PK

都說衆口難調,海底撈實現了!一千個人,一千個口味!這纔是真正的私人定製!只要你想,沒有做不出來的味道。

根據個人的口味偏好,選擇搭配鍋底,還可以掃碼發送給朋友,邀請品嚐!

客人無論是偏愛麻辣,還是酸甜,還是濃香,都可以在點菜的時候確認好,廚房的精細化管控可以精確到0.1毫克,對菜品進行精準的制定!

全自動打鍋機,就好像最懂你的家人一樣,可根據口味私人訂製鍋底

海底撈可以在你點完餐之後,爲你建立食譜檔案,包括口味的偏好和菜品的選擇,甚至你可以給自己的鍋底取名字。系統當中將在你下次光臨時,自動推薦你最愛的菜品和鍋底。

海底撈的自選小料臺

4、沉浸式用餐體驗,四季四方,景色自由切換

餐廳內四面八方佈置了若干個投影儀,花費數千萬!目前共有六個核心主題,包括:星空、桃園仙境、雪山等。佈景創意甚至有來自央視的大導演!用心良苦,就爲了給顧客帶來最佳的場景體驗。

全部的播放內容,都可以提前預約進行定製,比如家裏有孩子過生日的,可以把往期的視頻、照片打在屏幕上,給他帶來最完美的歡樂,也可以讓用餐的顧客分享你的喜悅。

同時包廂也獨具特色,不但燈光顏色可以調,牆壁上安裝的屏幕也可以連接顧客的電腦,播放想播放的一些視頻或電視節目,包括公司開會都可以滿足。

據悉海底撈智慧餐廳進門的5D迎賓舞臺屏幕,大廳的沉浸式體驗由石代科技參與配合完成了本項目。

這並非海底撈對智慧餐廳的初次試水,近幾年來,從ipad點餐到機器人送菜再到3年前開在北京上地的互聯網線下體驗店,海底撈從未停止過在傳統餐廳與互聯網相結合道路上的探索。

那麼海底撈爲何對智慧餐廳有着如此深的執念呢?首先得從智慧餐廳的優勢說起,總結而言主要有三方面:

1、機器代替人工,減少服務人員數量,節省人力成本;

2、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讓食材到店的整個流程都處於管控之中,廚房實現自動化生產,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3、人工被智能釋放,可以更聚焦於以人爲核心的服務,從而提升顧客就餐體驗。

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曾說過這麼一段話,“我相信新技術對傳統產業帶來的不應該是顛覆,應該是提高效率。移動互聯網對於這個傳統產業的改造應該是纔開始。”

因此,除了上述智慧餐廳的優勢外,改造餐飲這個傳統產業現狀也是海底撈致力打造智慧餐廳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除了海底撈,也有許多其他品牌在進行對智慧餐廳的探索,例如慶豐包子鋪,盒馬鮮生等等。可以預見,餐飲智能化是餐飲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今日話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